简述促进“明招文化”形成的几个历史时期及特点
明招小学朱黎亮
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明招文化”是武义历史上最灿烂的文化,它的形成同样也是一个历史积淀的过程。“明招文化”以明招命名,何为“明招”?“明招”为山名!明招山位于武义县城以东3公里处,面积约1.8平方公里。地方不大,却别由一番韵味。武义文化先贤叶一苇老先生这样描述:这里有层次分明的叠锦山;有二龙戏珠的阮珠山;有月朦胧的月谷;有细流明沏的小白溪,风景十分迷人……有“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仿佛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历史上的武义,其实还真是个桃花源,明招山则更偏安一隅。武义位于浙中南,唐天授二年(公元691) 置县,隶婺州。传武则天执政时,新设郡县均冠以“武”字,因县东有百义山,故以“武义”为县名。武义为山区盆地,历来交通不便,历史山对武义描述最有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孟浩然在途经武义时,所作的一首《宿武阳川》:“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馀。”诗中“人物是秦馀”是赞美武义的民风淳朴,也可以说是武义经济发展的滞后。孟浩然乘船过武义,走的定是当时的水路要道,应该是当时武义最繁华的区域。而明招山所处的地方,虽景优美,但无疑是一个“山沟沟”。但这个“山沟沟”离武义县城又不远,仅5公里,生活物资能得到补充。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孕育了明招文化。
一、“阮孚隐逸”——“明招文化”的序幕
阮孚,字遥集,西晋时,在太傅府任军职。永嘉之乱发生后,阮孚跟随一些北方士族流亡至江南,并继续任职于东晋朝廷。历经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前后约共10年。咸和二年(327)年,阮孚受任镇南将军,赴广州途中,归隐于明招山。阮孚早于武义建县300多年。阮孚的归隐,正式在历史上拉开了明招文化的序幕?阮孚为什么要归隐?这其实是有历史必然性的。
阮孚是“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侄孙,阮籍是“建安七子”阮瑀的儿子。阮孚的家世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无疑是“书香门第”,都是饱读诗书的“文化人”。然而。魏晋时期,司马氏篡夺了曹魏的天下。读书人讲究道统,司马氏的
篡权夺位自然就让这些读书人产生了不满。特别是阮籍,原本就在魏朝为官,司马氏篡夺帝位后只能终日沉醉于酒,不问政事。阮籍与其他几位“竹林七贤”,是当时学子们对司马朝廷不满的代表,他们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氏朝廷所不容。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阮籍只能佯狂避世。当时的知识分子不被利用,便是被迫害,再加上魏晋时期社会的动荡,,士子们只能选择“苟全性命于乱世”,至此,才会产生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来寻求心理上的安慰。阮孚作为阮籍的侄孙,定会受到家族中思想的影响。社会的动荡不安、家学的影响,促成了他选择了在明招山隐居。一方面,明招山地处偏僻,不受战乱影响,生活上能够得到补给,而且,在明招山不远的白阳山上,阮瑶
夫妇早已先人一步隐居在此,所以,他的隐居生活其实也并不寂寞的。阮籍的隐居,开创了明招文化的先河,叶一苇先生,把这段历史时期称为“东晋隐逸明招文化”。
创造隐逸文化的主体,是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乡野粗人不会选择隐居,选择隐居的人无疑都是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隐居虽然是一种脱离社会,消极的态度,但是在隐居的同时他们与世无争又有积极的因素,是当时学子们普遍的一种人生态度。
二、“德谦讲经”——“明招文化”的传承
阮孚想归隐,想避世。阮孚没有著书立说,也没有文学作品流传于世,但他却依然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人们所熟悉的“囊中羞涩”一词,讲的就是阮孚。宋代阴时夫《韵正玉·阳韵·一钱囊》中记载:“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
阮孚想隐却未隐,阮孚放荡不羁,追求身无一物的洒脱,颇有佛家“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意味。所以,相传阮孚在晚年期间他把自己的房子也捐献了出来,盖了一座寺庙。他的这一举动,为后世明招文化的形成洒下了种子,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明招山旁,有一寺庙,名为明招寺庙。据学者和专家们考证,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比杭州灵隐寺还早500多年。明招寺的前身就是阮孚“舍宅建寺”而成的寺庙,不过当时的名字应该叫惠安寺,该寺至
清乾隆年间奉敕改为智觉寺。“明招寺”的称呼只不过是民间的叫法。“明招文化”、“明招寺”都沿用“明招”这一山名,其实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比如有人问:“智觉寺在哪里?”,
可能知者寥寥,而同样的问:“明招寺在哪?”,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
当然,除了它坐落明招山,称其为“明招寺”之外,肯定还是有其它含义的。学者毛天哲在《吕祖谦与武义明招寺》一文中有这样的表述:考“明招”二字,亦可以看出人们对明招寺的钟情喜爱。“明”,《说文》:“明,照也。”又“照,明也。”“招”,《说文》:“招,手呼也。”《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招通召(召:唤、呼唤)招又通韶。因此,明招二字有“明智聪察”之意,故而乾隆要把它改名智觉寺了
据明招小学编的《明招传薪》中记载,明招寺建成之后,至六朝时期荒废。“六朝”是一个非常长的历史时期。六朝,一般指的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即三国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南朝陈(或称南陈)这六个朝代。这六个朝代的共同点是都建都于建业(或建邺、建康、今南京),唐朝人许嵩在《建康实录》一书记载了这六个朝代故而得名。大多数史学家认同许嵩六朝说。六朝的最后一个朝代“南朝陈”灭亡的时间是589年,而阮孚隐居明招山是327年,从阮孚隐居到六朝最后一个朝代灭亡中间相隔26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内明招寺的香火情况无从考证。从阮孚舍宅建寺后,明招寺第二次在整个的“明招文化”形成中发挥巨大作用就要到后唐时期了。
后唐,五代之一。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后唐与923年立国,937年灭亡,,中间只存在了短短的14年历史。在这一时期,德谦禅师,来到了明招山“开山聚徒,乃复其旧”,重新建立了明招寺。
梦见棺材武义新闻网上对这段历史有这样的描述:德谦和尚从金华智者寺来明招山主持,时寺称明招寺。德谦禅师,义乌人,12岁出家,禅宗史上称之其为“明招德谦禅师”,嗣法于福州罗山道闲禅师。他曾为万宁寺、崇恩寺主持,奉诏赴京都著述经典,后在婺州智者寺居第一座。他来明招寺后即“开山聚徒,乃复其旧”,从事禅宗经学。各地僧人纷纷慕名而来拜师听经,历时40余年。因此,明招寺成为婺州、处州、衢州、福州等地六大寺院的禅宗祖庭。德谦佛学著作甚丰,多流传于日本,名扬海内外,因此明招寺也名声大振。上世纪90年代,日本一些佛学研究者专门到明招山拜访,事后日本禅学院所将德谦高僧编入《中国100个
著名和尚》一书。
德谦禅师的明招寺讲学,使明招寺“名声大振”。我不明白德谦禅师为何会从“婺州智者寺居第一座”的位置上走下来,来到这早已荒废的明招寺,是宣扬佛法?还是追寻先人的脚步?不论是何原因,他的到来,再次让明招山出现在了世人的眼中,也正是德谦的到来为后世明招文化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世界无烟日手抄报内容但明招山、明招寺真正开启武义文化之门,还要在离阮孚隐居(327年)800多年后,德谦在明招山讲经(907年)200多年后的南宋时期。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吕祖谦来到了明招山。昔人已乘黄鹤去下一句
三、“成公讲学”——“明招文化”的历史高潮
吕祖谦(1137——1181年)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人称东莱先生。与朱熹、张栻齐名,同被尊为“东南三贤”。卒后谥曰成,所以后世尊称吕祖谦为“吕成公”。吕氏家族为官宦世家,从北宋吕蒙正到吕祖谦共七代,一门十七人中过进士,其中五代当过宰相,吕氏家学可谓是显赫一时。
27岁那年,吕祖谦春试礼部奏名第六,赐进士及第,五月又中博学宏词科,特授左从政郎,改差南外敦宗学教授,可以说正式风华正茂,正式踏入了当时的上层社会。然而,吕祖谦悲情的一生在他26岁那年已经开始。26岁时,吕祖谦的妻子韩复病亡,葬于明招山,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吕祖谦母亲病故,这时他才31岁。这一年,吕祖谦来到明招山为母服丧守墓。期间,各地学子纷纷前来求学,这一次,他在明招山讲学十四个月左右,直到乾道四年秋天回到金华。乾道八年吕祖谦的父亲吕大器病逝,吕祖谦又回到明招山讲学,这次历时十二个月。据学者考证,吕祖谦在明招山讲学断断续续有六年之久。吕祖谦讲学期间到底收了多少学生,史料上没有记载,但是他的得意门生,武义人巩丰在《咏玩珠亭》诗里说:“岁时来上冢,车马隘阡陌。念昔事先生,同门至千百。”在《哭东莱先生》诗中又这样描述:“户外履常满,摄齐愿升堂。”可见,当时,从各地慕名而来,前来求学的人是不少的。
吕祖谦的讲学,给武义人带来的影响也是空前的,据统计在武义的历史上,1165年以后考中进士的有31人,到了明代洪武年间,考中进士6人,考中举人22人,贡生157人,地方举荐做官的有27人。
吕祖谦的讲学,“讲史”不“讲经”,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清代历史学家
全祖望说:“明招学者自成公(吕祖谦)下世,忠公(吕祖俭)继之,由是递传不替……明招诸生,历元至明未绝,四百年文献之所寄也……为有明开一代学者之盛。”也正是吕祖谦“讲史”不“讲经”,引起了当时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引来了陈亮、叶适、薛季宣等一批当时的社会名流,从而开启了整个“浙东学派”,从而真正赋予了明招山浓厚的文化彩,真正使“明招山”成为了整个武义的文化发祥地,也使“明招山”走出了武义,走向了整个浙东,走向整个中国。
吕祖谦在明招山守墓讲学的行为不被当时社会所容,陆九渊、汪应辰等人纷纷来信劝阻。朱熹则更对吕祖谦讲史不讲经的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吕祖谦去世后,吕学遭受了多重打压,但是“明招诸生,历元至明末未绝,四百年文献之所寄也”。历史对吕祖谦,对明招学子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四、明招“新学”——“明招文化”新时代的传承和内涵发展
明招寺历经沧桑,元,明时因无人主持而烟没无存,到清康熙、嘉庆、光绪年间都曾对明招山遗存的历史文物进行修缮和建设,然而在时期,这些重要的历史文物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大部分都被拆毁,破坏,仅存朱吕讲堂、传薪亭和明招寺大殿。
观沧海 曹操历史建筑虽然曾经被破坏,但“明招文化”流传下来的文化精神,却一直在影响着我们整个武义的教育发展。清光绪二十八年,壶山小学首任校长王式桢秉承“明招精神”,对教学进行了改革,把学制改为九年,成为当时的武义最高学府,成为当时金华所属各县的首例,开创了现代教育。叶一苇老先生这样回忆自己幼年时入学时的情景:记得在入学的第一天,由当时校长陈家俊先生带领我们在吕祖谦的像前鞠躬致敬,给我们第一次留下吕祖谦的印象,八十多年来记忆犹新。
1945年5月,汤恩伯倡议以民间力量,筹办私立明招初级中学,成为武义开办的第一所初级中学。1985年,县文物部门开始对明招山进行修缮保护,1986年以来,明招文化文字研究起步比较晚,随着明招文化遗址一步步修缮过程中逐步出现了一些文字研究。1989年6月,高金楼、涂志刚的《明招寺记略》和1991年朱和沈、高金楼的《吕祖谦与明招寺》,是至今县内人士发现较早研究明招寺和吕祖谦的文章,但他们均没有在文章中提出“明招文化”这一概念
1989年12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吕祖谦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4月11日在县政府第二招待所举行明招学术研究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大会第一次提出了“明招文化”这一历史概念和这一概念的历史根据。并宣布研究会的研究总课题定名为“明招文化”。2003年9月,原武义县白溪小学改名为明招小学。
自我介绍初中明招文化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吕祖谦,吕祖谦在武义最重要的活动是讲学活动,明招文化和教育的关系
是分不开的。现在有人质疑:明招小学能否担当得起明招文化的重量?
明招文化经过历史的数度变迁,在当今的社会重新去挖掘它,不仅仅是要向人们简述它辉煌的历史,认识其中重要的人物,更重要的是要继承和发扬其中内涵的精神资源。为此,人们做了很多事,在武义县内出现了不少以“明招”为名的建筑,但这对与弘扬明招文化来说,还是很不够的。
明招文化虽然有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明招文化的社会影响还是不够广泛,不要说县外,就是县内,对其了解的人也不多,研究明招文化的人则更少。人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环节,但没有人的参与,没有学校教育的介入。明招文化最多是记载在史书中的只言片语,如空中楼阁、镜花水月一般远离我们的生活。如果是这样,明招文化最终仍然会像阮孚、德谦、吕祖谦一样被时间掩埋,会再次在历史中沉沦百年。
世界最大岛屿如同吕祖谦在明招讲学一样,教育是传承和弘扬明招文化重要的手段。明招文化的确不仅是属于武义的,它有厚重的历史重量和宽泛的地域范围。但不可否认的是,明招文化首先是武义的文化。明招寺都在明招小学所处的学区范围内,明招小学以“明招”为名,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诚然,学校也有借“明招”这份文化的重量来提升自己,宣传自己的用意。但是在借用“明招”为己用的同时,更是承担起了在新时期在学校层面继承、弘扬明招文化的责任。
再者,明招小学是一所比较特殊的学校,外来民工子女众多,但这个特点,却为我们的明招文化进一
步走向全国提供了基础。就如同阮孚将军舍宅建寺为吕祖谦讲学提供了物质基础一样。而且,明招小学四方学子集于一校的情景,难道不像当年四方学子纷纷聚集明招山求学的情景吗。人们常说:冥冥中自有天意。不管是天意还是巧合,明招文化,在以明招小学等致力于弘扬它的人的努力之下,必定会被赋予更多的历史内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