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古代历史事件(上)
古代历史事件(上)
【秦灭六国】
1. 原因:
2. 民心所向。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的生活;
3.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
4. 秦王善于用人,准备充分;
5. 秦王正确的军事战略——远交近攻。
6. 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7. 经过: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一般注销公司流程端午节作文300字作文三年级8. 结果: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9. 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1. 皇帝制度:
2.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且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3. 中央官制: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4. 郡县制: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起来。
【巩固统一的措施】
1. 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2. 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
3. 文化:统一文字为小篆。
4. 思想:焚书坑儒。
5. 交通:修筑贯通全国的驰道;开凿灵渠,沟通南北水运交通。
6. 军事: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秦朝之后中央官制的改变】
1. 汉承秦制,也实行三公九卿制,但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汉武帝时设中外朝,任用亲信之人组成中朝,分割宰相权利。
2.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分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掌起草政令、审议、执行等不同事物,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具体事宜。
3. 北宋时期,进一步分化相权,实行二府三司制。
4. 元朝实行一省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内阁只是顾问机构,没有决策大权,清雍正设
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从中我们能看出来中国国古代中央政权的一对矛盾,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皇权在不断地加强,相权在不断地削弱。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1. 实行“推恩令”
2. 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势力强大,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底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这样侯国越来越多,土地被越分越小,以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文天祥的爱国诗
3.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使儒家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兴办太学,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作为教材,重用儒学人士
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推崇,影响深远。
4. 盐铁专卖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专营、专卖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什么是商业贿赂
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西汉经济的发展。
5. 北击匈奴
背景:秦末汉初,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不断南下袭扰
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
汉武帝组建骑兵队伍,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经过: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汉军大胜而归。
应用化学就业前景结果: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6. 影响
汉武帝通过一系列措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巩固了中央集权,消除了诸侯国对抗中央的力量,完全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并且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思想上的控制,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比较“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相同点:
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阳光励志实质相同:都是思想文化专制的体现
不同点:措施不同:秦采用法家思想,对儒家学说采取野蛮粗暴的方法,未能巩固统治。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采取温和措施,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结果不同:“焚书坑儒”加速了秦朝的灭亡;“独尊儒术”巩固了汉武帝的统治。
影响不同:“焚书坑儒”造成了大量珍贵典籍的消失,残害了大批儒学人士,“独尊儒术”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