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时间:2013年5月27日6月7日 总第14-15课时
课 题 | 7、书法的结构之美 | 教学内容 | 书法的结构 | |||||||
教学领域 | 欣赏·评述 | 课时 | 2课时 | 执教教师 | 董春海 | |||||
教学目标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体会到书法创作的核心是情感,技法表现为情感服务。 | ||||||||
知识与技能 | 会临写篆、楷等不同字体,会分析书法的结构之美。 | |||||||||
过程与方法 | 欣赏——评述——临写——展示。 | |||||||||
教学重点 | 书法的结构特点、艺术价值。 | |||||||||
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 | |||||||||
教学准备 | 宣纸,毛笔、墨汁等用品,多媒体课件。 | |||||||||
教学过程 | 合作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 意图 | 时间分配 | |||||
第一课时 | ||||||||||
一、欣赏导入。 | 交流、启发。 | 1、出示甲骨文图片,请学生欣赏。(以音乐《高山流水》为背景) 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甲骨文)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画一画。 2、同学们在课前收集有关甲骨文的资料,你知道关于甲骨文的有那些知识。 3、学生交流。 4、教师总结甲骨文是在乌龟的贝壳上写上的文字.看看你们认识上边的字吗?请同学们边看边欣赏。学生看课件中的图片资料.看的时候可以尝试临摹。 | 独立思考、回答。 | 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 5 | 动情的话|||||
二、感受造字艺术,体会“画”字的感觉。 | 外联部策划书合作交流、 全面提高。 | 1、创设情景,感受书法魅力: A、提出问题:在欣赏甲骨文时,有你们认识、感兴趣的文字或者图案吗?也可以谈谈你的看法。 B、师生交流。 C、教师接过学生话题,创设情景。 很久、很久以前,那个时候还没有文字,人们还没有文字来记叙自己的事情,人们为了方便,有的人就在房屋中挂了根绳子,记录东西,后来,人们就想,思考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怎样表示。 这个时候人们就在思考, 太阳—— ? 月亮—— ?水—— ? 你们觉得怎么表示? 引导学生大胆发言。 总结:有的人会结合事物的外形,有的结合意思,有的用图……等,引导学生大但发现,不拘一格。 2、学生尝试表现太阳、水、月亮、火、家、爱等字,教师注意发现有亮点的创作。 A、有的学生提出太阳的图形表示方法,在学生说出自己相应的图形或者创意时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小组合作用肢体语言表现。 B、教师评价你还有其它的表现方式吗?让学生结合甲骨文、篆书中的字看一看。 C、教师总结。刚才欣赏和表现了太阳、水、月亮、火、家、爱等字。此时让你们忘记这些文字,重新设计你们会怎样表现,大家可以从笔墨效果、造型,图形、彩等方面去考虑。 | 1、学生欣赏各阶段汉字的笔画变化。 2、学生评述。 | 感受书法的魅力、表他自己的真实感受。 | RNG新公司名为“软泥怪”15 | |||||
三、临写小篆,体验书法的线条与结构美。 | 品味、提高。 | 教师尽量从笔墨效果、造型,图形、彩等方面来进行评价与引导。 1、书写小篆,感受书法的线条与结构美。 2、选择自己想表达的心情和感受,名言名句等进行书写。 3、注意从笔墨效果、造型,图形、彩等运用方面提高表现能力。 | 学生临写。 | “实战训练” | 15 | |||||
四、欣赏表现书法艺术的舞蹈,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魅力。 | 合作、交流、提高。 | 1、播放舞蹈《中国风》,感受舞蹈音乐所体现的中华民族音乐特点及舞蹈动作的钢劲有力、洋洋洒洒的意韵。 2、感受舞蹈与书法结合的表现形式带给人的视觉美感,体验舞蹈与书法表现民族精神的统一性。 3、尝试模仿舞蹈中的个别动作,体验表现书法舞蹈特有的情趣。 | 交流、展示。 | 知识拓展。 | 5 | |||||
五、赏析作品,师生交流与评价。 | 1、将每个学生的作品,放在一起展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看法。 2、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方法,对所产生的笔墨效果、造型,图形、彩等方面进行审美评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 畅所欲言。 | 交流、提高。 | 5 | ||||||
第二课时 | ||||||||||
一、谈话导入。 | 品味。 | 1、图片出示, 2、学生讨论并说说每个图片, 3、教师小结(图片出示) | 学生听、思考。 | 激发兴趣。 | 5 | |||||
二、精讲点拨。 | 十大高智商犯罪电影体会其魅力。 | 1、动势之美: 如一个"山"字在书法家的笔下,由于意象的不同即呈现出风格各异的结构美。金文《癸山敦》的"山"字,不离象形,观之如三山并立浑朴天成。北魏郑道昭《天柱山摩崖》"山"字,以中间一画为中轴,真如擎天一柱,左右两竖化为两点,各骑下横一端,如翘翘板,在平衡中寻着不平衡,在稳定中寄寓着活泼。唐太宗《晋词铭》"山"字,将三竖化为三点,下横只写一半,化实为虚,结构顿显轻盈活泼。而怀素《自叙帖》,化三笔为一笔连绵草书,左一竖有山之高,下横与中、右竖化为山之连绵逶迤,写出了动态的美。 2、结构之美: 结构美汉字是以点线来造型的,线与线之间所界定的就是面。点线面构成的书法结构美是书法形式美的重要方面。书法的结构美类似于建筑美感。古代书论里谈书法结体构字的文章很多。隋代和尚智果的《心成颂》,唐代欧阳珣的《结字三十六法》,明代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等等,其中以欧阳珣的《结字三十六法》影响最大。他按楷书字型的类别特征规定了书写平正的合理的原则,如"避就"(避密就疏),"相让"(合体字的相互搭配),"朝揖"(偏旁与主体的关系)等等。但是书法的结体原则规范不了书法的实践,古代书法家在创作中,有法而又无法,展示了千姿百态的书法的结构美。 3、章法之美: 章法是指书法作品整体的谋篇布局的结构法。 | 潸然泪下造句学生听、思考、讨论、畅所欲言。 | 细细品味书法的魅力。 | 10 | |||||
三、小试牛刀。 | 分组配合。 | 改变“竹”、“其”、“列”的造型,至少写两种,注意美观。 | 学生分组练写。 | 学以致用。 | 20 | |||||
四、讲评练习。 |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相结合。 | 畅所欲言。 |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 10 | ||||||
板书设计 | 1、 书法的结构之美 端庄平稳之美 均衡对称之美 疏密匀称之美 应让避就之美 | |||||||||
教学反思 | ||||||||||
二十不惑人物关系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