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五要之四:悟
技术支持协议黄庭坚《上苑诗》
书中五要之四:悟
—黄绮
悟
qq农场快速升级教师节祝福语 简短20字历史上有些书法家有时候偶然触及一种事物的变化与活动,引起顿悟,从此他的书法大进,那些事实,乍看起来,好象不好理解,为什么你我都学习书法,遇见同样事物的情景,你能有所悟,而我就触动不起来呢?有些文字记载,把“悟”谈得不是很笼统就是比较神秘,使读者不容易体会。其实,悟这个活动每个人都可能有的,我们学习或研究一门专业,到一定的阶段进行不下去,在行动上我们暂时把它搁下,但在思想上却没有忘掉,不定在什么时候碰见表面看来与我们学习或研究的专业毫不相干而实际的内部情理却脉息相通的事物活动,猛然间触动我们思想上一定程度的停滞状态,豁然贯通,翻然觉醒,于是把我们的学习或研究大大地向前推进。这就是“悟”所起的作用。另有一种“悟”的情况,就是我们正在不断地学习或研究中,大脑时时是兴奋的,宇宙间事物相通的情理能在巧遇的情况下使我们有所悟,促进我们的工作。学习书法,你悟我不悟,原因较多,但在你我注意力集中与不集中上可能是主要的。我们可以这样说:悟是受现实世界具有的人情物理所触发的思维活动。悟出来的东而可能是一种创造,但决不是悟之从心所欲的主观自由创造物。
五保户初夏的诗句书法中的“观”、“临”、“养”都是“悟”的基础,“悟”离开这些基础,它本身就不存在。佛家有“顿悟”的说法,我们不用他以“顿除妄念”解释“顿”字,“顿”应该当“立时”讲,立时觉悟,它也是
有致悟之由的。“顿悟”与“渐修”不可分割,“渐”对“顿”而言,“渐”有“徐进”的意思,因此,“渐修”是要下较长时间的工夫的,在书法上也可以用这个词语,“观”、“临”、“养”三者,我们说它是书法中的“渐修”。较长时间的“渐修”可以促成刹那的“顿悟”。“领悟”似是一时之机,但它是平时书法实践的飞跃。抛弃书法实践,是悟不出什么来的。
黄庭坚草书《杜甫寄贺兰铦诗》
从书法史来看,古代书法家的“悟”,可以分为两大类,我们给它取个名称,一个叫做直接的悟,一个叫做间接的悟。
什么是直接的悟呢?它是从书法实践中直接悟出书法的道理来的。它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从“观”中来,二是从“临”中来,三是从“养”中来。观中与临中的悟,毫无疑问,它们来得直接,而养中的悟有时就介乎直接与间接之间了。当然,更多的还是属于直接的,因为“养”主要是在我们所说的“养字”方面。
直接的悟,据历史记载以及书法家自己介绍经验,往往说得简单、笼统,后代读者领会不到他们悟之所由起,但他们的确是从观帖或临帖中悟出东西来的。黄山谷谈他自己的经验:“元祜中与子瞻、穆父饮宝梵僧舍,因作草书数纸,子瞻赏之不已,穆父无一言,问所以。但云‘恐公未见真藏(怀素)真迹’。某心窃不平。绍兴中贬黔中,得藏真《自叙》于石扬休家,谛观数日,忧然自得,落笔便觉超异。回视前作可笑,然后知穆父之言不诬。”他把怀素的《自叙帖》仔细地看了好几天,恍然大悟,确实有所得,但究竞得到了什么?没有明白说出来,可能是对怀素的笔法有所悟后便自己落笔超异了。这是观中悟。再如《松江
志》记载董其昌学字,说:“少好书画,临摹真迹,至忘寝食。中年,悟入微际,遂自名家。行楷之妙,跨绝一代。”只笼统地说革其昌到了中年时期能悟到书画的精妙之处,不是董氏自己谈的悟,所以更不具体了。这是临中悟。至于说养中悟,在养的过程中就随时有悟的可能,说得宽一点,养的本身包含有悟的成分在内。
怎样上传视频什么是间接的情呢?宇宙间事物内在联系之理往往是相通的,钓鱼、骑马、赶车、撑船四种技术都有个“谨敬”(小心谨慎)之理,“故钓可以教骑,骑可以教御,御可以教刺舟”。【见《淮南子·说山训》】书法有书法之理,其他事物也都有各自之理,学习或研究书法的人,心中有“书理”。碰见与“书理”相通的“物理”时,引起顿悟,又提高了“书理”,落笔超异,书法长进。这种悟是通过事物之理而引起面促成的,统了一个弯儿,所以我们管它叫做间接的悟。这种悟应该说是书法中的真正的悟。
间接的悟,历史上有各种先例。有悟出“笔法”的,有悟出“结构”的,有伍出“气势”的,也有悟出“创新”的。下面分别举例,看古人是如何由“物理”而悟出“书理”以至提高了自己书法水平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