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概况
来源:云南年鉴2011(第26卷) 2011-11-11 10:44:00
行政区划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州境西和西南与缅甸接壤,东和东南与老挝交界,国境线长966.3千米。总面积19124.5平方千米。辖一市两县三区,即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景洪工业园区、磨憨边境贸易区,共31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218个村民委员会。州府驻地景洪市距省会昆明540千米。
人 口 年末,全州常住人口112.50万人。据公安部门统计,户籍人口94.21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65.98万人,占总人口的70%;少数民族人口73.02万人,占总人口的77.50%。主要少数民族人口数:傣族32.03万人,哈尼族19.28万人,拉祜族5.76万人,彝族5.03万人,布朗族4.69万人,基诺族2.32万人,瑶族2.0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50‰。
自然资源 主要旅游景(区)点有植物园、傣族园、原始森林公园、野象谷、花卉园、曼听公园、勐氻大佛寺、勐景莱、云茶源、勐远溶洞和望天树景区等。
州境矿产资源丰富、矿种较多,已发现的有黑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及各种非金属矿产,矿种有铁、铜、银、金等19种,矿产地及矿化线索181处,其中大型矿床14处。优势矿种有石盐、铁和稀土,储量分别为255亿吨,2627万吨和2.2万吨。大河沟煤矿和新山铁矿是州内两大采矿企业。
优质稻米、橡胶、蔗糖、茶叶是西双版纳传统优势产品,血竭、砂仁、白豆蔻等珍贵南药已发展种植多年,香蕉、芒果、龙眼、荔枝、西番莲等热带水果种植面积因茶影响而减少。西双版纳是“全国第二大天然橡胶基地”和“普洱茶原产地”。橡胶和茶叶已成为西双版纳的主要产品。
“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概况 全州生产总值从78亿元增加到161亿元,年均增长12.1%。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35.8:22.9:41.3调整为“十一五”末的27.6:29.6:42.8。工业占生产总值比重的20%,比“十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的34%,比“十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3.6亿元增加到11.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从12.8亿元增加到42.4亿元,分别年均增长25.3%和27%。固定资产投资从141亿元增加到395亿元,比“十五”末增
长1.8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1.5亿元增加到50.6亿元,年均增长18.6%。对外经济贸易总额从2.7亿美元增加到10.3亿美元,年均增长31.3%。
全州积极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世纪金源、大连万达等一批大企业,5年累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358万美元。
“十一五”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从282.5万人次增加到8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24.4亿元增加到80亿元,分别年均增长24.7%和2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874元增加到13350元,年均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172元增加到4354元,年均增长14.9%。
全州加大农业投入,农林水事务累计支出20.2亿元,年均增长34%。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设农村公路3778千米,31个乡(镇)公路全部实现油路化,行政村道路全部完成晴雨通车改造,行政村道路通达率达100%;完成农网改造14.7万户,改造中低产田地1.13万公顷、中低产林1.33万公顷,新增水库总库容8100万立方米,解决26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州级财政投入2000万元,实施6个乡(镇)的山区综合开发;完成克木人扶持、368个贫困村的整村推
进和4650人的易地搬迁,38个人口较少民族村委会实现“四通五有三达到”目标,累计解决2.3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5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8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97万人。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有各类社会保险人数73.9万人次,8.59万农村贫困人口和2.77万城镇低收入人实现应保尽保。对60周岁以上发放生活补助,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保健补助和长寿补贴,对8800名残疾人实施救助,州社会福利院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累计建设廉租住房6505套、经济适用住房4632套、垦区危旧房改造8563套,解决6万多住房困难人员的住房问题;完成1.47万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危旧房改造。
全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发展不可持续、发展速度不够快仍然是最大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和经济结构单一、发展基础脆弱、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尚未根本改变;二是城乡之间、山区与坝区之间、人口较少民族及特困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还很突出,农村与农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尤其是水利化程度和山区自然村公路通达率偏低,扶贫攻坚和山区开发任务艰巨;三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保险制度不够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国庆寄语大全
设亟待加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相对落后,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劳动者素质偏低;维护社会稳定和边境安宁、禁毒和防艾任务依然繁重;四是干部队伍的素质与推动科学发展还有一定差距,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
经济综述 2010年,全州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1%。财政总收入增长35.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长20.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8%。对外经济贸易总额增长34.8%。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1%;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增长4.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减少5.9%。
跨行取款手续费怎么算农 业 全州“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景洪市流沙河治理防洪工程、勐海大型灌区、勐宋水库、打洛界河治理工程、全州水土保持项目和人畜饮水安全等水利项目建设加快,景洪黄草岭水库、勐海曼满水库、小一型病险水库等项目开工;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和天保工程,推进以工代赈、边境贫困乡和易地搬迁扶贫;开展“结对子、抓基础、强产业、促增收”活动,加大
农民技能培训、农村能源建设和新兴产业培植力度,着力抓好农民增收。全年粮豆种植面积8.69万公顷,增长3.2%。主要农产品及产量:粮食总产量37.1万吨,增长3.7%;干胶25.5万吨,增长7%;干毛茶2.8万吨,增长2.3%;肉禽蛋2.7万吨,增长8.5%;水产品2.2万吨,增长6.9%。
婚礼策划书工 业 年内,在国家一系列扩内需、保增收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全州工业主要产品价格迅速上扬,工业总产值增长17.4%;工业增加值增长9.8%。主要工业产品及产量:精制茶2.3万吨,增长40.2%;蔗糖13.3万吨,增长10.8%;发电量68.54亿千瓦时,增长7.1%;铁矿石367.61万吨,增长0.6%;水泥32.49万吨,减少18.1%;铁合金1.57万吨,增长17%。
英语专业大学排名全年工业施工项目360个。固定资产投资111.2亿元,增长25.1%。从投资构成看,城镇投资73.9亿元,增长29.8%;农村投资15.6亿元,增长21.9%;房地产投资21.7亿元,增长13.4%。
商贸·物价 年内,继续贯彻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各项政策,全面落实“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及“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增加对城镇低收入体和农民的补贴,促进城乡
消费需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6亿元,增长21.8%。对外经济贸易总额10.3亿美元,增长34.8%,其中进出口总值9.3亿美元,增长37.5%。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3.5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4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个百分点。
旅 游 以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加大旅游软硬件项目建设力度,改造提升景区景点,扩大内外旅游宣传促销,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和转型升级,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853万人次,增长16.5%。其中,国内游客795.6万人次,增长16%;海外游客21.7万人次,增长42.8%。旅游社会总收入80亿元。
教 育 年内,认真做好“两基”迎国检各项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校安工程建设工作有序展开。以排危、集中办学和确定学校规划为工作重点的教育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州一中、二中和景洪市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稳步前进。全州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景洪市职业中学学生食堂项目建设进程加快。有普通中学57所,减少5.0%,在校生5.17万人,增长3.0%;小学178所,减少23.6%,在校生8.83万人,减少1.8%。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5%,初中学龄儿童毛入学率107.38%。
卫 生 年内,加快卫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州22个扩大内需项目按期开工建设;认真做好州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州精神病院,勐腊县人民医院医技楼,勐海县人民医院综合楼,勐海县中医院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完成勐龙镇,勐混镇,尚勇镇3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和勐海县20个村卫生室项目的申报工作;景洪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7个乡镇文化站,5个社区服务中心(站)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年末,全州医疗机构有床位4744张,增长3.7%;有卫生技术人员3580人,增长0.4%。
2010年景洪市概况
景洪市 景洪市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总面积6959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5%。辖5镇(勐龙镇、嘎洒镇、勐罕镇、普文镇、勐养镇)、5乡(勐旺乡、基诺山基诺族乡、景讷乡、景哈哈尼族乡、大渡岗乡)1个街道办事处(允景洪街道办事处)、5个农场管理委员会(景洪农场管委会、东风农场管委会、勐养农场管委会、橄榄坝农场管委会和大渡岗茶场管委会),下设99个村(居)委会(不含农场部分),772个村民小组。市区距省会昆明560千米。2010年,年均气温23.5℃真爱如血第三季,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
年末,全市有12.23万户,总人口(户籍)39.9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20万人,占总人口的40.57%;少数民族人口28.01万人,占总人口的70.17%。居住有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彝族、基诺族、瑶族、壮族、回族、苗族等13个世居民族。主要少数民族人口:傣族13.85万人,占总人口的34.68%;哈尼族7.03万人,占总人口的17.62%;布朗族8230人,占总人口的2.06%;基诺族2.19万人,占总人口的0.5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2‰。
全市生产总值88.12亿元,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5亿元,增长8.6%(可比价);第二产业增加值28.43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37.65亿元,增长13.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5:33.1:43.4调整为25.0:32.3:42.7。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22155元,增长13.3%。财政总收入15.66亿元,增长19.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99亿元,增长17.2%;地方财政一般支出22.33亿元,增长17.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7.06亿元,增长29.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9亿元,增长22.7%。
2023年高速路免费通行全年固定资产投资81.61亿元,增长30.6%。其中,城镇投资54.48亿元,增长33.4%;农村投资8.61亿元,增长27.7%;房地产开发投资18.53亿元,增长23.9%。全年对外经济贸易总额1.71亿美元,增长21.4%。其中,边境小额贸易1.18亿美元(出口1123万美元);边民互市376万美元;经济技术合作1584万美元;一般贸易1096万元;其他进出口211万美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27亿元,增长19.5%。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