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词中对“月”的意象分析
【关键词】月意象朦胧美秋月愁绪
当人们仰望苍穹,看到一轮明月高悬夜空,总会引发无尽的遐想与感慨。古代的诗人更是如此,古诗中“月”这一意象随处可见,承载了不同的感慨和心绪。高考诗歌鉴赏题目中,“月”这一意象也经常被考查。
下面我简单列举一些课本中出现过的有关“月”的诗词句: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明明如月,何时可啜?月明里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学籍号怎么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支付宝年度账单在哪里查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江夔《扬州慢》)
林丹母亲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从以上诗句我们可以看出,“月”的反复出现应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在历史与文化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无数文人经过自己的加工赋予了月亮独特的含义与美学特征。月亮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景物,为什么会备受文人的青睐呢?“月”意象的介入参与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下面我们来一起进行分析:
cf战队收人口号一诗歌中“月”的特点
首先,我们先看一看“月”作为自然物象的一般特点,阅读一些课文中的诗词我们会发现,诗人笔下的月的形状或是圆的或是弯弯的,月光或是皎洁或是朦胧。在她们上面承载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后,她们成为了意象,这些意象组织在一起,往往就能塑造出一种优美、宁静、朦胧的意境。这就是“月”这一意象的第一个特点。因此文人笔下的月无一不是优美而耐人寻味的。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这就鲜明地营造出一个秋日的傍晚,以明月为背景的一幅和谐、宁静的生活画面。其实,不仅古人爱这样写月,现当代作家也爱把月写得优美而朦胧,从朱自清的《荷塘月》中我们便可体会到月光下的朦胧美。
其次,古人特别喜欢把秋与月联系起来,他们所描绘的月亮很多都是“秋月”。比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也是秋日夜晚离别时的月。实际上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也许是人们爱把秋季与萧条、哀愁联系在一起的缘故吧,就像刘禹锡所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再加上月可寄托作者深邃的感情,所以往往写月、写秋的诗词都离不开愁苦的情绪,这才是表层现象后的深层涵义。
再次,“月”往往与“愁”相连。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人间词话》)诗词中的意象之所以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是与作者写作时的内心感受紧密相连的。“月”这一意象也不例外,也许是因
为月亮的皎洁与朦胧可以映衬文人不平的内心,
所以诗人们喜欢对月抒发自己内心的愁苦,正所谓见景生情;那么写月的诗词也就大多有了孤寂、凄惨、哀怨的彩。
以上三点仅是高中课本中出现过的“月”这一意象的特点,其实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月这一意象的特点,远不止这些。比如:人们容易把月与思乡联系起来,借月抒发去国怀乡之情。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今夜泸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都是如此类特点的典型代表。再如,诗人也爱用月表现美好的、纯洁的情感,如李白的《玉阶怨》把月亮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心灵的纯洁。“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把
月亮作为最美好、最纯洁的象征。还有诗人借月展示广阔的胸怀,像“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辽阔的原野里,白沙如雪;雄伟的燕山上,新月似钩。这是一幅多么雄奇壮阔的图景!与其说是诗人对大漠、白沙、燕山、新月这些奇景进行描写,还不如说是诗人展示了自己想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广阔情怀。
从“月”的特点和这些例子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现,凡是有“月”这一意象的诗词往往有优美朦胧的意境,背后隐藏着作者的伤
感,这就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凄美”,这也许是“月”这一意象特有的意境。霞谷先祖位置
二古人何以对“月”情有独钟
古人何以对“月”情有独钟。总的来说,是因为古人认为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是一样的,因此认为月可以超越空间,正所谓“天涯共此时”。所以,无论是浪漫主义的还是现实主义的诗人,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无论是诗还是词,都喜欢借月托情。面对同一轮明月,抒发的感情却各不相同:有感叹世事多艰、光阴易逝的;有排解怀才不遇、慨叹宦海沉浮的;更有表达对理想的追求。除此之外,古人喜欢写月还因为“月”这一意象在诗词中有很多特殊的作用,有的纯洁、美好,有的孤单、凄凉,有的阔大、磅礴,有的悲惨、愁闷等等,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妇孺能诵的佳句。三高考中出现
的“月”意象
“月”这一意象不仅在课本中频繁出现,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意象在高考试卷的诗词鉴赏中也曾多次出现,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1997,全国卷)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1998,全国卷)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1999,全国卷)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北京春招)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上海春招)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北京卷)
行尽江南数十程,晚风残月入华清。(上海春招)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福建卷)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王安石,2005辽宁卷)
我们以其中的三个为例子来简单的分析一下:
简短开学第一天寄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