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10期(总第285期)
qq非主流个性网名教育研究
EDU CA T I ONAL RESEARCH
N o.10,2003
General,N o.285心理健康的定义和特点
李 蔚
[摘 要] 心理健康的研究,不应该仅以非正常人的心理状态为研究对象;只单纯地从医学角度,以满足于消极保持心理的正常状态;只局限于和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这是远远不够的。心理健康依赖于社会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健康的定义,并因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不同。心理学家是从积极的、由意识控制的、有方向、有强度、对他人负责和认知性质等维度来阐述心理健康问题的。
[关键词] 心理健康;心理学家;心理健康观
[作者简介] 李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 100088)
一、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的定义因为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所以很难统一起来。
(一)世界卫生组织(W HO)的心理健康观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 HO)的宪章中规定“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性完全处于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指生病或是体弱。健康是不管种族、宗教,政治信仰和经济状况如何,是人人赋有的基本权利。”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如下10条:1.精力充沛;2.乐观处事;3.睡眠良好;4.适应能力强;5.能抵抗一般性疾病;6.保持标准体重;7.眼睛明亮;8.牙齿完整;9.头发有光泽;10.肌肉皮肤弹性好。不难看出,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包涵了心理健康的。
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定义来看,所要求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上,首先是没有疾病;其次,对社会适应上处于最佳的良好状态。不能不说,这一思路尚处在一种被动地、消极状态下的定义。依这一思路,日本学者高木四郎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以人的心理方面为对象,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出现,从而以增进心理的健康为目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我国有些学者也同样是这一思路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学不仅仅是为了消极保持心理的正常状态,和预防心理疾病的一门学科;而且是研究怎样积极增进心理良好状态的方法,怎样实现这些有效方法的一门学问。”应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
(二)心理学家的心理健康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世纪60~70年代人们已不满足于消极保持心理的正常状态,只局限于和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而从积极方面研究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从成熟的、正常的成人那里研究心理健康,而不是从精神病患者那里研究心理健康问题。
下面简单介绍七位学者的心理健康的定义。
1.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 llpo rt)认为:健康的人并不被潜意识所控制和支配,健康的个体是在理性的和有意识的水平上活动,指引这些活动的力量是完全能够意识到的,并且也是可以控制的。健康的心理是摆脱了过去的压抑,心理健康的人是被当前的以及指向未来的紧张和期望所指引的。
人格的核心是希望、志向和理想。这些目标激发人格成熟,并使之理解当前应如何发展。奥尔波
特写道:“拥有长远目标,对于我们个人的存在来说,被看作是主要的”,“正是它,把人从动物中区分出来,把成人和儿童区别开来,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也把健康人格和病态人格辨别开来”。
心理健康的人总有一种穷追不舍的意向性,由此可以统一和整合着整个人格。然而,人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有可能被问题和冲突所困扰,处此情况下,人格可以通过整合其指向完成目标和意向的各个方面,而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穷追不舍的意向性,使之增加个体的紧张度(ten si on level)。某些动机
理论(包括弗洛伊德)宣称:人主要是减少紧张,追求轻松舒适。奥尔波特认为:减少紧张只是部分正确,饥渴要吃喝以减少饥渴的紧张;劳累了,休息以消除疲劳。然而,当人的肚子饱了,恢复了体力,那么人又会有新的需求活动。
心理健康的人,会抛开例行公事而追求新的经验,他们进行冒险行动,探索新事物。而这些活动都引起紧张。因此,奥尔波特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新紧张所创造的经验和冒险,人得以成长。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的人总是在不断地追求新的目标,为实现目标又总与紧张水平相伴而行。心理健康者要善于调整动机,发展新动机,去代替老动机的位置,以便保持人格健康。他举例说:如果一位妇女培养子女成长是她压倒一切的目标,子女成长的各发展阶段上要完成一系列的副次目标——儿童期训练生活自理、上学以后要培养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当她的培养子女长大成人的目标已经实现,她必须到新的兴趣和理想,她的精力必须重新确定方向。由此,奥尔波特提出组织能量等级原理。
心理健康的动机理论还有一个掌握和胜任原理。这个原理认为,对于健康人来说,在平庸水平上或者只在适当的水平上执行或完成任务,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要在努力满足实现动机目标时,力求、渴望尽可能地完成的更好。
心理健康的人是向前看的,是充满希望的、乐观主义的。他们自觉地、审慎地规划未来;他们有长远的目标和理想;他们尽全力地忘我学习和工作;在困难面前会勇敢迎接挑战;他们会在紧张中创造经
验或冒险突破重要难关而完成任务。
大日如来一个人愈是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工作、活动,他的心理就会愈健康,承认自己的一切,包括优点和缺点,他既不孤芳自赏,也不妄自菲薄;面对挫折他不会丧失心理健康的活动能力,不为忧虑、恐惧吓倒。这些人是高度现实的人,有稳固的自我意向和自我同一,有自尊感;能够坦率而无条件地表现爱,有安全感,以及有给生活提供意义和方向的目标和目的感。
2.荣格(C.G.Juong)认为理想的心理健康是有意识地指挥和引导潜意识的力量。有意识和潜意识的领域必须一体化;两个侧面应当任其自由发展。荣格观察了大量精神病人之后,认为几乎所有人的痛苦和绝望、无意义感、无目标感和无意思感,都起源于与人格的潜意识基础失去了联系。他认为,这种失掉联系,是由于我们日益相信科学和理性对生活指引的原因造成的(荣格这一观点与几十年后罗杰斯的观点是对立的)。
荣格认为,能使意识和潜意识一体化,就实现了个体化或自我现实化,就达到了自我中心,这一过程是一种自然的过程。那些真能达到自我中心顶点的人,就是心理成熟和健康的、纯粹的、完美人性的人。
把荣格的心理健康观所需的各种理论和观点,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实际上就是个体化的过程。
(1)心理健康天然追求的目标就是个体化。所谓个体化就把自我中忽视了的潜意识的侧面回来,要勇敢地、坦率地、没有保留地正视潜意识;要倾听、接受并遵照潜意识告诉我们的东西,就是说要注意和留心我们的幻想和梦想;通过我们的写作、绘画或其他表现形式表达这种“创造性想象”的东西。荣格把这种个体化的过程解释为“这也含有成为一个人自己的自我的意思。因此,我们可以把个体化转写为‘达到自我中心’或‘自我实现’”。荣格认为个体化目标是极少能达到的目标。
潜意识进入我们的生活并不是说潜意识控制了人的一切,只是允许它们表现出来与意识处于同等地位,让意识与潜意识具有均等的调控强度。
(2)扭转青年时期的物质性的目标以及能够达到这些目标的那种人格特征。这就是取消青年时期的心理状态,包括一种态度(内倾或外倾)和一种机能(感觉、直觉、思维或者情感)占主导地位。个体化就是要使这些机能或态度在人格中处于平衡状态。人到中年会有两种变化:第一个变化
是人格面具的消失或废除。尽管可以戴上公共的人格面具,但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它并不代表我们的真实本性。我们必须成为我们自己。第二个变化就是我们必须成为清醒地认识到动物影迹的所有力量的(破坏性的和建设性的)人,也就是理解和接受我们本性中的阴暗面,兽性的、原始的冲动,诸如破坏性和自私。这并不是屈服,只是承认它的存在。
(3)心理健康的个体化的人是自我整合。人格的一切方面是一体化的和协调的,再也没有什么态度或机
能占主导地位。
(4)心理健康的个体化的人是自我表现的。一般地说,个体化的人也能认可和容忍人性。这是因为个体化的人对集体潜意识(全部人类经验的仓库)是如此坦率的,所以他们对于人的状态有更深刻的意识和更大的容忍。因此,健康的人可能觉得更深入人性。
(5)心理健康的人有认可未知和神秘事物的特点。个体化的人不仅仅是理性的创造物,也是潜意识、非理性的因素进入意识。所以,他们很重视梦想和幻想,当然也不放弃运用理性和逻辑,他们把有意识的过程与潜意识的力量揉合在一起。
3.在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主要代表之一罗杰斯(C.Rogers)的人格体系中,有一个假定的单纯的动机,即:“一个基本的需要”,就是保持、实现和提高个体的各个方面,体现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成长因素,最初几年,更多地指向生理方面(食物、水和空气)。实现在推进和提高人的成熟和发展,这个成熟过程,从新生儿在大小和形态方面的变化开始。这个进程要求极大的努力。罗杰斯认为,实现的倾向作为一种推动力量,比痛苦和斗争要强有力得多。而且,也比随着痛苦而来的停止发展的驱动力强烈得多。生理水平上的实现倾向,实际上是不可阻挡的;它把个体向前猛推,从成熟的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迫使他(她)进行适应和生长。
小星星 汪苏泷从中可见,实现倾向的生理方面并非减少紧张而舒畅宽松,而是在实现中的斗争和坚持,使人们接触
到更多的紧张。生活的目标,不单独保持体内平衡或高度的舒适和安逸,而是成长和发展。人们的方向是向前的,指向增进机能复杂性目标。实现的特点从生理方面转向心理方面,随着成长就集中到人格上来。
自我一旦出现,也同时出现了自我实现的倾向,这是一生中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目标。自我实现的过程是成为自己的过程,自我实现是受社会力量决定的。
自我实现的第一个特点:健康人格不是人的状态,而是过程,是“趋势,而不是终点。”自我实现是不断进行,且永无止境,因而它不是凝固的、固定不变的。这个目标指向未来的方向,引导个体前进,并分化和发展自我的各个方面。
自我实现的第二个特点:自我实现是困难的,有时还是痛苦的过程。它包括持续不断地考验、紧张和刺激人的各种能力。由此,人就沉浸于而且展现出深刻而丰富的情绪和体验之中。罗杰斯也把快乐看成是努力自我实现的副产品;快乐本身不是目标。自我实现的人使生活丰富多彩,有挑战性,而且富有意义,但是,他们并非任何时候都是欢快的。
自我实现的第三个特点:自我实现者永远以自己的本来面目显现在你的面前,他们并没有隐藏在假面具后面。自我实现者并不遵循行为的习俗惯例,也不对不同情境表现出不同的人格。他们摆脱了由他们的社会或他们的父母所强加的期望和禁令;他们的成长超越了这些规定的范围。但是,他们并不是
寻衅性的、对抗性的或蓄意破例的。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他们能在非限制性的社会法令和准则之内,作为个体而活动。
4.德国精神病学家、人格心理学家弗洛姆
(E.F romm)认为人格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因此,心理保健应该是社会根据所有个体的基本需要来适应体,而不是个体去适合社会。因此,心理健康问题不是社会成员的问题,而是社会满足人的需要达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弗洛姆认为,人有一种天然的追求情绪健康和身体健康倾向,只要有机会这种天然倾向就会兴旺起来,引导人们充分地发展这种潜能。如果,社会力量与天然的成长倾向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会导致非理性的行为,即病态的社会制造出病态的人。
心理健康依赖于社会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健康的定义,而且,定义也因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不同。例如,19世纪和20世纪
初期,储蓄和贮藏行为、勤俭持家的行为被认为是恰当的或合情合理的。当到了20世纪60~70年代,经济结构依赖于持续不断的消费,于是高消费、分期付款即赊购成为一种时尚,而视那些只讲省吃俭用,一心想储蓄的人是缺乏心理健康的人。
弗洛姆提供了一幅关于健康人格的清晰画面。这种人富于爱,具有创造性,有高度发展的推理能力,能够客观地理解世界和自我,拥有稳固的同一感,与世界相处得很好并扎根在世界之中,是自我和命运的主体或动因,而且摆脱了依赖联系。
弗洛姆把健康人格称之为创造性定向,这就是说,心理健康的人会最充分地运用人的潜能,最现实化。所谓定向:是指已确定了的态度或观点,它包括对生活的一切方面,对世界上的人、物和事件,以及对自我的智力、情绪和感觉的反应的态度或观点。
5.美国当代心理学以人本主义为方向的所谓第三势力的先驱之一马斯洛(A.M aslow)认为极度健康的人(自我实现者)有更高级的需要:实现他们的潜能和认识并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他们不是力求补足缺失或努力减少紧张,他们的目的是扩大和丰富生活经验,在现有的生活上增进快乐和欣喜。他们的理想是通过新的、挑战性的各种各样的经历增加紧张。之所以如此,因为他们有成为具有完美人性,实现他们全部潜能的“超动机”。这个动机是“特性的成长,特性的表现、成熟和发展。总之一句话:是自我实现。”
马斯洛提供了一个关于人性的乐观主义理论,并声称人人都有形成的能力。这就是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的人是和蔼、正直、诚实、热心的人。这些极端心理健康的人,似乎在许多方面都是完美无缺的:在理解和承认自己和别人方面;在自然性和自发性方面;在关心和同情人类方面;在容忍别人方面;以及在他们承受和控制社会压力的能力方面。
马斯洛也发现了他认为极端心理健康的人,在他研究的体中只到了极少数的几个人。他认为大多数人都有不幸的童年体验,这些体验阻碍了自我实现。成为自我实现的人,必须能进行大量的艰苦工作,有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
人们一旦自我实现,他们就在高级动机水平上运转。自我实现的人就超越了一般需要水平,而对特殊的东西的追求和期待,就会以一种自然、平常的方式对待一切,由此也就改变和展开了他们的潜能。
6.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兰克(V.F rank l)认识到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选择他们行动的能力。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们也能够保存精神自由的某种残余、自主性的某种片断。他认识到人可以失掉他们重视的任何东西,但最基本的人的自由例外:即选择对于我们命运的反应态度或方式的自由,选择我们自己的道路的自由,是个例外。
我们能够保留决定我们生活结局的最后权力。这种精神自由的成分不可能从我们身上拿走,它给人生提供意义和目的,如果没有了它,也就没有生活下去的根据。弗兰克认为忍受痛苦是为了活下去,但是,只有人在受苦中发现某种意义,才能达到幸存下来的目的。
弗兰克关于心理健康的观点,强调意义意志的重要性。这包括人存在的意义、人对生活意义的需要和发现生活意义的特殊的技术。
其次,另两个支柱——意义意志和生活的意义,是说我们持续探索需要,探索一种能向我们生活提供目的的意义。如果人们越是能超越自己——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而是把自己献给一种事业或献给一个人——我们就越能成为完美的人。这应该是健康人格发展的最终标准,人们只有超越自己才能真正成为我们自己。
佛山南风古灶而提供我们生活的意义感和目的感,不可能是别人——父母、配偶,还是国家,只能是自己。一旦到了它,就坚持下去。我们必须负责地、自由地正视我们的生活条件,并从中到目的。生活经常向我们挑战,而我们的应答不是说说、想想,而应该是行动,在生活中发现意义,并公之于众。
怎么看电脑显卡弗兰克认为,缺乏生活意义的人就是精神病,他称之为意向性精神病。这种状态的特点是缺失意义、缺失目的、缺失目标和空虚。弗兰克对他在集中营的俘虏伙伴这样描述:“灾难使他在他的生活中再也看不出意义,没了目标,没了目的,因而也就没有了坚持下去的意义。不久他就死去了。”弗兰克认为:感到生活空虚状态是当代的普遍情况,特别是美国。
心理健康者愿意承担这种责任,尽管生命是短暂的,但充分利用着瞬息即逝的时光,做了他应
有的贡献。人生的意义是由它的质量评价的,而不是由是否长寿评价的。
林肯公园lol弗兰克阐明,人要是有意地追求愉快,而却感到的愉快就越少。生活定向为追求快乐,就永远不会感
到快乐。意思是说,我们越是把快乐作为目标,就越得不到快乐。这样的人是过分积极地追求快乐而导致得不到快乐的后果,他们不是把快乐作为探索生活意义(这里要注意操作程序和体验操作感受上)的副产品出现的。
追求自我实现上也是如此,越是经过追求自我实现,我们就越是达不到自我实现。因此,成为自我实现的惟一道路,是经由实现超出自我的意义的道路。所谓心理健康,就是前进的超出自我中心,达到超越自我,使自我全神贯注在意义和目的上。这时,自我就会自动地和自然而然地被实现和现实化。
7.德国人珀尔斯(F ritz Perls,1893-1970)本人并未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或特点,但从他对人格的研究、格式塔疗法的提出、人格的附加方面等来看,他的“此时此地”的人的本性的观点就是心理健康标准。
“此时此地”的人牢牢地建立在当前时刻存在的基础上。集中注意当前,这是惟一的现实。珀尔斯认为,对于我们来说,除了此时此地之外,不存在任何别的东西。过去已不存在了,而未来则尚未存在。我们关于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展望,只是当前此时此地的一种感受。如果仍然生活在过去的人或者在今天就生活在未来的人,都有着不平衡的人格。他们生活在那种现在已不再是真实的,或现在尚未成为真实的时代中,正在为那种并不存在的时代而牺牲着现在。要认清,我们享有的惟一现实只是此刻,所以他们并不为寻求生活的意义和目的而向后看或者向前看。他们不是过去事件的俘虏,也不是关于未来幻想和想象的俘虏。他们的注意中心、意识和满意,依靠的全是他们在现实世界中,一瞬间又一瞬间的生活存在。
心理健康的人,对于自己是谁,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充分的认识和认可。珀尔斯认为人类活动的惟一规律就是:每一有机体都倾向于整体性和完满。而破坏这种整体性和完满的任何事物,对这个有机体都是有害的,而且会导致未完成状态。每一个人在自己内部,都有大量的未完成状态。因此,他满足了解而且承认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也意识到他们的潜能。他们是了解自己的能力,了解能干什么和能够成为什么,而且并不力求成为所不能成为的某种东西。他们并不坚持他们已经认识到他们达不到的理想和目标。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坦率而完全地,没有压抑或内疚地表达他们的冲动和渴望。珀尔斯认为,绝大多数人已被他们的父母和他们的社会告诫,要抑制他们的冲动,结果他们都害怕表现这些冲动。然而,被压抑的冲动并未消失;它们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受挫折的进攻性可能表现为神经性痉孪;受挫折的竞争性可以表现为腐败的根源;压制下来的性欲可以表现出正当的礼貌,而受挫折的自主需要则可以表现一种或多种病态的憎恶。因此,不大健康的人不能表达他们本质的某些方面,而把它们投射到别人身上。心理健康的人毫无忧虑地让任何人了解他们在任何时候的情感、思想和欲望。
归纳上述各心理学家的心理健康观以及W HO对健康的定义可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并不是消极地维持正常状态,、矫正和预防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一门学科,而是有意识控制自己,正确了解自己,立足于现在,朝向未来,渴望在生活中的挑战和新的奋斗目标,从而推动自我成长的最佳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所探讨的内容完全涵盖于人格特征之中。人格(个性)是个人的心理面貌(行为和思想),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这里首先指明了人在认知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在态度和行为上的稳定特征,说它是意识倾向性,体现在个体上就是人格倾向性,它包括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此外,还有人格特征:气质、能力和性格。如此说来,心理健康无论从什么角度、范围论述都是说明个人的心理面貌。
所以,心理健康所研究的内容都在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面貌之中。但是,并不等于人格这个个人的心理面貌的全部都是心理健康的内容。那么,二者又应如何区别呢?这要从心理健康的特点谈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