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2期(总第152期)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No.2,2018(Sum ,152)
省情市情研究
要: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给河南旅游业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对推动河南旅游业的转型
升级、打造旅游集散地及塑造河南文化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要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发达的交通体系、完善的产业政策等优势条件,通过创新区域合作模式、推动旅游资源整合、打造旅游业优势品牌等,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旅游市场体系,提升河南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正宗四川老酥肉的做法关键词:“一带一路”;河南旅游业;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701(2018)02-0087-04“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张兴华
(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收稿日期:2000-02-15基金项目:2017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编号:2017B119)、2017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7BJJ06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兴华(1983—),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郑州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自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河南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深化国内区域旅游合作,在推动“一带一路”旅游业发展及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旅游业的整合、特旅游品牌开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沿线省市都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河南也面临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压力。为此,需要分析河南旅游业融入“一带一路”的基础条件及面对的新形势,并提出有效融入“一带一路”的对策建议,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促使“一带一路”大旅游格局的形成,提升河南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1.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为河南旅游业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第一,自然资源丰富。黄河在河南省内穿境而过,大别山、太行山、伏牛山等自然景观多样。第二,人文资源众多。河南既有郑韩故城遗址、舞阳贾湖遗址、
三门峡庙底沟遗址、渑池仰韶村遗址、郑州商城遗址等众多大遗址资源,又有老子、诸葛亮、杜甫、张仲景、范蠡、张衡等名人文化资源,更有洛阳府文庙、嵩阳书院、武侯祠、康百万庄园等众多的建筑文化资源。河南在被国家定位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后,不断加强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弘扬,加大对大遗址文化的宣传保护,形成了健全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推动了郑州大河村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信阳城阳城遗址等19处大遗址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项目,河南丝绸之路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让中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现了河南的历史底蕴,也深刻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轨迹,为河南旅游业全面融入“一带一路”
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汉字的字谜
福州旅游2.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对于旅游业来说,游客量和收入情况是其竞争力的有力展现。河南2016年旅游业加快发展,海内外游客总量达到5.8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64亿元,同比增长12.4%和14.5%,增长幅度明显。“十二五”期间,旅游
87
业占河南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由2010年的9.9%上升到2015年的13.3%,增长3.4个百分点[1]。目前,河南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已有5A级景区14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1个,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400个。旅游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河南省旅游局与银行签订了1200多
亿授信额度支持旅游项目建设,省财政投入1.1亿元的资金用于扶持重点旅游项目,目前河南旅游业在建项目已达577个。旅游业的转型能力不断增强,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栾川模式”“西峡经验”等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郑州、济源、西峡等市县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旅游品牌不断涌现,《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千回大宋》等一大批优秀演艺品牌涌现,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
3.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在交通强国的战略实践中,河南是国家交通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和枢纽,有着贯通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中原经济区规划》把河南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河南的区位交通优势更为突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自贸试验区相继获得批复,尤其是郑州航空产业发展迅速,以郑州为中心的航线一个半小时内可覆盖全国2/3的主要城市。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加快建成,正在成为河南走向世界的重要线路。同时,郑州列入国家中心城市,高铁加速建设,作为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拥有铁路“双十字”和即将形成的“米字形”高铁网,交通区位的溢出效应正在显现。河南的开放条件逐渐成熟,拥有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等开放平台,以及航空、铁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能够在更高层次上融入“一带一路”。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为河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推动了休闲、娱乐、观光、购物、住宿等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为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配套设施保障。
4.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河南高度重视旅游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2014年相继出台了《河南省人民
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等文件,细化了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任务,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工作要求。2015年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意见》,2017年制定了《河南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努力推动旅游业向休闲、度假、观光与产品制造业转变,突出河南旅游的品质和特。同时,注重旅游业的宣传和推介,设立了河南旅游推广中心,尤其加强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推介,借助电视、网络和报刊等广泛推介河南旅游产品。通过“探访中原古都”“老家河南·寻城记”等旅游营销推广活动,以及“老家河南”旅游宣传片征集、讲述“老家故事”等,提升了河南的文化影响力,树立了河南良好的旅游形象。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旅游业面临的新常态
1.“一带一路”区域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沿线国家和地区都积极参与到旅游业市场中,这让河南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一带一路”旅游市场的竞争也将变得更为激烈。国内旅游市场出现了同质化问题,旅游产品的创新力弱化,行业的竞争非理性等问题出现,旅游产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供给过剩。同时,河南不仅与国内省份竞争日益激烈,而且与中亚、东南亚等部分国家的竞争也逐渐加剧,相互争夺旅游客源和市场份额,旅游业发展的难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2015年10月,新疆、陕西、甘肃、山东、河南、云南等沿线省份在河南开封成立了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通过市场共建、资源共享等,突出“美丽中国·传奇丝路”这个主题,努力打造“一
带一路”旅游精品。可以说,在“一带一路”旅游业的发展格局中,区域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让国内省市合作变得更加积极,这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转型及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形式。在区域旅游合作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不仅要加快与国内省市的合作,也要逐渐走出国门,探索与国外地区和国家的合作。目前,河南与亚太、欧洲的旅游合作还有待加强,旅游资源、交通体系和合作机制尚不完善,要进一步完善国际市场体系中的旅游业合作机制,谋求建立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
2.“一带一路”旅游资源亟须整合。河南是我国旅游资源大省,但是还不能称为旅游强省,旅游业资源相对分散,集聚发展能力不强,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旅游精品缺少,而且省内一些城市仍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区域合作能力较低,有效的
88
马冬梅什么梗合作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已经建立的旅游联席会议制度还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一带一路”旅游业要求开放的思维和格局,但是内陆地区的封闭观念与之不相适应,区域的分割问题亟待解决。旅游产品开发的创新创造力不足,产品缺少特,复合型产品缺乏,资源和产业的布局分散,产业功能不集中,呈现出点多、面少、线短等特征,难以满足游客的多样性、高品质的需求,游客、资源和资本外流的现象突出,旅游业供需失衡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同时,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方式滞后等问题也亟待解决[2],重大节日和活动出行难、停车难问题突出,基础设施还难以承载大规模的游客,服务还难以满足游客对品质的追求,这都制约着河南旅游业的发展。
3.历史文化遗产的品牌转化有待提升。文化品牌是城市生产力、竞争力的象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河南近年来非常注重旅游品牌打造,努力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品牌转化,少林功夫、河洛文化、黄帝文化、嵩山文化等影响力逐渐提升,但是尚未形成系统的品牌体系,品牌的国际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此外,河南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陶瓷、印刷、雕刻、演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河南悠久历史的见证。有些历史文化资源已经得到开发,但是缺少有效的宣传、包装和打造,资源影响力不强。历史文化遗产相对分散,缺少互动和沟通,整体的品牌效益没有显现,文化资源尚未转化成旅游生产力,历史文化遗产的潜力亟待挖掘和提升。因此河南要借助各种现代手段,加快历史文化资源的梳理、整合和转化,探索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时代方式和特路径,以文化品牌体系建设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
4.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完善。随着“一带一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人才的总量需求增加,对旅游人才队伍的规范性和专业化要求提高。目前河南旅游从业人才队伍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少等现实问题,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旅游业需要。从教育水平来看,虽然本科学历从业人员有所增加,但是多数从业者的学历较低,有些甚至没有接受过基础教育。从所学专业来看,有60%的旅游从业人员没有旅游专业教育背景,20%的从业人员只接受过简单的旅游培训,旅
游专业人才还难以满足市场需要。我们在与“一
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时,还需要精通外语的专业
人才,但目前从业人员中只有不到10%精通英语,60%不懂英语,专业旅游英语人才和小语种人才更是缺乏,这些都远远不能适应“一带一路”旅游业
的发展,与旅游业国际化的战略定位也存在较大
差距,这些都制约着河南旅游业与“一带一路”的
对接。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打造“一带一路”旅游业合作发展的新模式。河南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河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也是推动河南旅游业全域发展,塑造河南旅游新形象的重要契机。第一,努力探索全域合作新模式。探索建立城市之间旅游协作发展新机制,推动信息共享、项目共建、人才共用,建立跨区域的旅游协作机制,搭建全域联动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全域旅游的新突破。在省域范围内谋划“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新模式,推动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等的协作开发。第二,创新与国内“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合作模式。在与沿线城市建立合作联盟的基础上,融入合作新理念,深化合作内容,丰富合作形式,形成真正的联动发展效应。在旅游业合作基础上,也要探索多领域的合作,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新型经济带,拓宽旅游业的市场,相互提供优惠政策和产业资源,
推出一批特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构建国内省份旅游合作新模式。第三,完善与沿线国家合作的机制。河南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旅游业合作运营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市场互通和信息互动。推动合作国家、企业、组织和个人参与平台运行,参与项目建设,协调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谋划旅游业发展方案,构建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2.构建河南“一带一路”旅游的新方式。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交通发达,尤其是航空优势明显,公路、高铁加快建设,可通达性突出,因此,要把交通的特和特点,融入河南“一带一路”旅游政策设计中。第一,充分发挥铁路、航空优势,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与中亚、西亚等国家的联系,建立综合性、立体式的交通网,形成河南对接海内外
89
的旅游大通道。第二,建立快速的交通物流体系。继续推动郑州至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拓宽航空运输线路,立足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建设亚太和欧美地区的航空旅游物流中心,形成覆盖全球的航空物流网络。第三,完善河南省内的旅游运输体系。结合各地市的实际情况及旅游业发展需要,加快推动城市间的高铁、轻轨建设,提高运输效率[3]。各县市之间既要确保高速公路可达,让车辆可以快速到达旅游景区,也要结合当前自驾游的需要,建立房车营地、游客休息区等,方便旅游出行。
最新好玩的单机游戏3.促进河南“一带一路”旅游资源的转化利用。充分挖掘河南“一带一路”特文化资源,借助旅游平台,
深化在文艺、科研、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增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的认同感,把旅游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第一,推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一带一路”旅游体系。加快对巩义宋陵、郑州大河村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信阳城阳城遗址等大遗址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展现中原文化的特大遗址保护区。实现“天地之中”历史建筑、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丝绸之路河南段等四处世界文化遗产的联动保护开发,充分展现“一带一路”的文化内涵、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推动民间戏曲、美术、音乐、手工艺、杂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把朱仙镇木版年画、黄河澄泥砚、火龙舞、豫剧、河阳花鼓戏、汴绣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一带一路”旅游业发展体系中,通过保护开发、项目建设、产业转化等方式,打造特突出的文化旅游产品。第二,推动旅游科技融合发展。注重现代科技在旅游业中的运用,借助现代科技建立一批体验基地、创意旅游区,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用创新创意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第三,推动文化旅游的融合。推动民间艺术院团、专业演艺团队与旅游
企业合作,挖掘河南历史文化资源,创造具有“一带一路”文化内涵的旅游品牌。加大对优势和特项目的扶持,财政资金重点向“一带一路”文化遗产转化项目倾斜,引导投融资集团参与“一带一路”旅游市场开发,探索文化、旅游、教育、会展、研修等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升旅游业的文化价值。
4.建设河南“一带一路”旅游专业人才队伍。河南旅游业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对河南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加强旅游人才队伍的培训。结合“一带一路”旅游布局需要,加强对旅游
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设立生态旅游、智慧旅游、旅游信息化管理等专项培训班,深化对“一带一路”建设部署、旅游规划、丝绸之路文化、河南旅游特等方面的培训力度,提升对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认识能力,更好地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管理。第二,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育。充分发挥省内专业旅游院校的作用,加强旅游专业的建设,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旅游人才,服务于河南旅游业的发展。采取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教学、实习、就业等一体化的旅游培训基地,提升学生的旅游知识应用能力。省内高校也要逐步把旅游专业打造成为品牌,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和引进,提升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水平,培育一批复合型的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淑萍.河南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分析研究[J].
市场周刊,2017,(2).
[2]张祝平.河南省旅游产业优化升级问题研究[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2022教师节在哪一天[3]戚丁钒.河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2016,(4).
[责任编辑张敬燕]
9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