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袁隆平的句子大学生的“T现象”何以屡禁不止
作者:刘雨霏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2年第12期
作者:刘雨霏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2年第12期
近几年,各大高校学生不去上课,花钱雇人代替上课的现象频发。在校园公告栏上、学生寝室走廊内、教室黑板旁,经常能看到关于替课的广告,后来渐渐发展成为“”“替自习”“替开会”“魔王松鼠替写作业”等一系列“新兴产业”,而且明码标价。这种存在于各大高校的普遍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T现象”。
以替课为主的“T现象”为何会出现?其发展势头日渐严重的原因何在?为什么学生一边交着学费,一边却宁可另外花钱去雇人替课呢?
据相关调查,有学生反映是因为老师讲课内容枯燥无味,授课形式单一乏味,但上课点名考勤,对旷课的学生处分十分严厉,被逼无奈只好出此下策。也有学生因为面临大四工作,到了合适的工作,却迫于校内有课影响上班,怎么办呢?三十六计,“T”为上。当然了,客观地讲,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情绪非常严重,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可能会逃之夭夭,又不想因为考勤不合格而丢了毕业证,所以用“T”的方式防患未然。
生活疲惫无助累的句子无论是哪种原因,不管是为何目的,在“T现象”面前,学生是应该反省的,毕竟人替课是对自己眼前的学业和未来的发展不负责任的表现。然而出现这种几乎无所不包的“T现象”,能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学生吗?汽车指示灯
现在许多高校愿意做表面文章,“重形式”——口组词过于注重课堂纪律、出勤情况;却呼伦贝尔“轻质量”——忽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有的学校不注重课程建设,有用没用一股脑灌给学生。课程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学生不想学;教学缺乏灵活性和新颖性,学生不爱听;管理缺乏有效性和先进性,学生不接受。种种客观原因,加剧了“胜利大逃亡”的势头,老师无奈,只好用点名的方法,而学生也用各种形式的“T”来应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