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退桉还耕及林地调整优化桉树结构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16.01.14
∙【字 号】南府办〔2016〕2号
∙【施行日期】2016.01.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豆腐怎么做【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森林资源
正文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退桉还耕及
林地调整优化桉树结构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南府办〔2016〕2号
考北京电影学院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
《南宁市退桉还耕及林地调整优化桉树结构工作指导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冒险岛魂骑士2016年1月14日
中秋逢国庆多少年一次南宁市退桉还耕及林地调整优化桉树结构工作指导意见
为确保完成我市退桉还耕及林地调整优化桉树结构工作任务,提高耕地耕作率,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和整体质量,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依法对基本农田内种植的桉树进行清理,恢复耕种;引导农民退出非基本农田耕地桉树种植,按照合理规划、科学种植、逐步调整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粮食、水果、蔬菜、桑蚕、中药材等优势特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依法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林地种植的桉树进行清理,引导林农和造林业主、单位调整改造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景区、重度石漠化治理区、江河两岸重点生态
公益林区的桉树纯林,以稳定森林覆盖率为前提,以提高林地森林质效为总目标,以“稳中微调”为总基调,贯彻“合理规划、因地制宜、科学种植、逐步调整”的方针和“调得出、补得上、稳得住”的工作要求,加强政策引导,实行桉树限种与改种相结合、珍贵树种与乡土树种齐发展,稳步推进树种结构调整,着力培育树种丰富、结构优化、品质优良、林相美丽、质效显著的多功能森林。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维护粮食安全、兼顾效益的原则。坚决制止任意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的行为,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以及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正确引导和规范农业结构调整、林业树种结构调整,做到既考虑公共利益、利于维护粮食安全、改善生态,又兼顾众利益、利于改善民生,防止“一刀切”、简单化。新教师岗前培训总结
(二)坚持循序渐进、统筹规划的原则。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南宁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逐步推进桉树的清理引退,以耕地和水源保护区、水库库区林地为优先,然后开展其它区域工作,循序渐进,向纵深推进。科学制定《南宁市桉树种植规划》,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库库区等生态重要区域的林地桉树纯林调整改造为重点,逐步推进林
地桉树清理改造。
(三)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种的原则。引导农户科学种植,在耕地上因地制宜种植粮食、水果、蔬菜、桑树、中药材等优势特农作物,促进“桉退”地区产业转型,实现产业发展与保护耕地、农民增收双赢目标;科学选择造林树种和经营模式,改良种植技术,模仿近自然造林,提高用材林单位产量,减少对植被及地力破坏,实现林地综合效益最大化。
(四)坚持依法推进、全民参与的原则。以《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为准绳,依法推进耕地桉树清理引退和林地桉树调整优化结构工作。动员和引导林农(业主)积极参与桉树清理引退,鼓励农民在桉退耕地上因地制宜种植粮食、水果、蔬菜、桑树、中药材等农作物,在林地上改种乡土和珍贵树种,建设生态家园。
三、工作目标
(一)清理基本农田上的桉树。对占用基本农田种植的桉树,依法进行清理,恢复原种植条件,恢复基本农田法定用途。
(二)引退非基本农田耕地上的桉树。正确引导林农(业主)清理引退非基本农田耕地上
的桉树,因地制宜种植粮食、水果、蔬菜、桑树、中药材等农作物。
(三)调整优化林地上的桉树结构。逐步调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农业用水水库周围、江河两岸、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景区、重度石漠化治理区、生态公益林区的桉树人工林种植面积。用4年时间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30.3万亩(含区直国有林场)速生桉树的更新改造。计划用10年时间逐步调减全市桉树种植面积共约67.5万亩,实施树种结构调整,发展乡土树种、珍贵树种,提高森林质量和水源质量。
四、工作任务
(一)基本农田退桉任务
在国家划定的基本农田红线范围内,依据《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桉树清理引退工作,恢复原种植条件,并恢复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的法定用途。2016年底前完成任务。
(二)非基本农田耕地退桉任务
2017年底前完成非基本农田耕地桉树引退,引导林农(业主)因地制宜种植粮食、水果、蔬菜、桑树、中药材等农作物。
(三)优化林地桉树结构任务
逐步调减桉树人工纯林种植规模,用4年时间完成全市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桉树纯林更新改造30.3万亩(含区直国有林场),其中武鸣县6.32万亩,横县5.94万亩,宾阳县 4.05万亩,上林县0.22万亩,马山县0.59万亩,隆安县0.59万亩,兴宁区0.06万亩,江南区1.17万亩,青秀区3.00万亩,西乡塘区0.06万亩,邕宁区1.28万亩,良庆区 4.38万亩,经开区1.26万亩,高新区0.02万亩,东盟开发区0.2万亩。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1.调整造林树种。大力营造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名优经济林和混交林。用材林重点发展速生乡土树种、珍贵树种,经济林重点发展名特优高效乡土树种,防护林重点发展乡土常绿阔叶树种,形成以乡土树种为主、丰富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
2.优化林分结构。通过宣传引导发动,逐步将现有公益林中的桉树林,商品林中处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库周围第一面坡、自然保护区;高速公路、铁路两旁和主要河流两岸2
00米范围内可视第一面坡、主要江河源头、风景名胜区、城镇村屯周边的桉树纯林改造为混交林或其他乡土、珍贵树种林。每年新造人工林中混交林面积比例达到30%以上,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人工造林中混交林面积比例应达到50%以上,使森林结构更优化、更稳定。
3.合理布局桉树种植。在国家划定的林地,按照《南宁市桉树种植规划》有关桉树种植区域的区划,禁止栽培区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严禁新增桉树种植,并依法对原有的桉树纯林逐步更新改造为涵养水源的树种;其它区域原则上不再扩大桉树种植面积,大力提倡种植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