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国
一
百
种
入
侵
生
物
物
请叙述我国一百种入侵生物,并谈谈对目前防范的一些看法?
清明三年级作文300字
(1)我国主要入侵生物
1) 哺乳类(Mammals):獭狸、麝鼠、褐家鼠
2) 鸟类(Birds):小葵花凤头鹦鹉、虹彩吸蜜鹦鹉、加拿大鹅
3) 爬行类(Reptiles):巴西龟
4) 两栖类Amphibians: 牛蛙
5) 鱼类(Fishes):鳙、鰕虎鱼、麦穗鱼、食蚊鱼、胎鳉 、鲈、鲢
6) 甲壳类(Crustaceans): 克氏螯虾
7) 软体动物Mollusks: 福寿螺、非洲大蜗牛
8) 昆虫(Insects):白蚁、 松突圆蚧 、 美国白蛾 、蔗扁蛾 、湿地松粉蚧、美洲斑潜蝇、稻水象 、美洲大蠊 、德国小蠊、苹果棉蚜、葡萄根虫
9) 线虫Nematode: 松材线虫
10) 真菌(Fungi):甘薯长喙壳菌
11) 野生动物疾病Wildlife Diseases: 鲑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12) 植物(Plants):土荆芥 、水花生、刺花莲子草 、西番莲、苋属植物、 仙人掌、 假连翘、刺茄、美洲车前、异檐花、藿香蓟、 豚草、白酒草属 、一年蓬、紫茎泽兰、薇甘菊、北美一枝黄、大米草、毒麦、水葫芦、 水花生、五爪金龙、红瓜、马缨丹、五叶地锦、三裂蟛蜞菊、 花猫爪藤、三裂蟛蜞菊、蓖麻、银胶菊、心叶落葵薯、黄花草木樨、白香草木樨、 棒叶景天、 蔓马缨丹、 假韭、苇状羊茅、 大花老鸦嘴、飞机草 、单刺仙人掌、赛葵、梯牧草、 地毯草、节节草、 毛花雀稗、 铺地狼尾草、 莠狗尾草、 苏丹草、 多花黑麦草、球茎大麦、紫花苜蓿、熊耳草、 蛇目菊、大花金鸡菊、 矢车菊、万寿菊、裂叶牵牛、圆叶牵牛、紫茉莉、含羞草、 铜锤草、 、 含羞草决明、 决明、土人参、望江南、 美洲商陆、 野茼蒿、菊苣
(2)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布的在中国危害比较大的入侵物种的一个名单[1] 。分别在2003年和2010年分2批发布,共35个物种。[1]
保守统计,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范围内,中国的入侵物种有488种,其中植物265种,动物171种,菌类微生物26种。以西南和沿海地区最为严重,但是还缺乏一个预警机制。入侵途径主要是人为引进;沾粘在旅游者身上带入;自然传播[1]。
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由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发布于2003年1月10日,共16种[2]。
入侵植物 | |||||
名称/(学名) | 原产地 | 入侵时间及原因 | 卡片机和单反的区别分布状况 | 对本地的危害 | 参考文献 |
紫茎泽兰 | 中美洲 | 1935年在云南南部发现,可能经缅甸传入。 | 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南部)、台湾、垂直分布上限为2500m。 | 全球性入侵物种 | [3] |
薇甘菊 | 中美洲 | 1884年首次在香港登录,1984年在深圳发现。 | 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 | 全球性入侵物种 | [3] |
空心莲子草 | 南美洲 | 1892年在上海附近岛屿出现,1950年代作猪饲料推广栽培 | 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天津 | 全球性入侵物种 | [3] |
豚草 | 北美洲 | 1935年发现于杭州 | 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地约15个省、直辖市 | 恶性杂草,对禾木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 | [3] |
毒麦 | 欧洲地中海地区 | 1954年在从保加利亚进口的小麦中发现 | 除西藏外,中国大陆各省都有发现 | 全球性入侵物种 | [3] |
互花米草 | 美国东南部海岸 | 1979年作为经济作物引入 | 上海(崇明岛)、浙江、福建、广东、香港 | 威胁本土海岸生态系统,致使大片红树林消失 | [3] |
飞机草 | 中美洲 | 1920年代作为一种香料植物引种到泰国栽培,1934年在云南南部发现 | 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云南、贵州 | 全球性入侵物种 | [3] |
凤眼莲 | 巴西东北部 | 1901年从日本引入台湾作花卉,19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 | 辽宁南部、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栽培,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逸生为杂草。 | 大量逸生,堵塞河道,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 | [3] |
假高梁 | 地中海地区 | 20世纪初从日本引到台湾南部栽培,同一时期在香港和广东北部发现,种子常混在进口作物种子中引进和扩散 | 台湾、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福建、湖南、安徽、江苏、上海、辽宁、北京、河北、四川、重庆、云南 | 是高粱、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甘蔗、黄麻、洋麻、苜蓿等30多种作物地里的杂草,还可与同属其他种杂交 | [3] |
入侵动物 | ||||||
名称/(学名) | 原产地 | 入侵时间及原因 | 分布状况 | 对本地的危害 | 参考文献 | |
蔗扁蛾 | 非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 1987年东莞景点排行榜随进口巴西木进入广州。随着巴西木的普及,1990年代传播到了北京 | 分布在10余个省、直辖市。在南方的凡能见到巴西木的地方都能到 | 威胁香蕉、甘蔗、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及温室栽培植物 | [3] | |
湿地松粉蚧 (Oracella acuta) | 美国 | 1988年随湿地松进入广东省台山,到1994年,已扩散蔓延至广东省多个县市 | 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 引入的湿地松、火炬松和加勒比松加速了扩散,对本地的马尾松、南亚松等构成严重威胁 | [3] | |
强大小蠹 | 三好生事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美洲地区 | 1998年在山西省阳城、沁水首次发现,可能与1980年代后期山西从美国引进木材有关 | 山西、陕西、河北、河南 | 不仅攻击树势衰弱的树木,也对健康树进行攻击(尤其是油松),导致发生区内寄主的大量死亡 | [3] | |
美国白蛾 | 北美洲 | 1979年传入辽宁丹东一带,1981年由渔民自辽宁捎带木材传入山东荣成县并蔓延,1995年在天津发现,1985年在陕西武功县发现并形成危害 | 幼虫喜食桑叶,对养蚕业构成威胁 | [3] | ||
非洲大蜗牛 (Achating fulica) | 非洲东部沿岸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奔巴岛,马达加斯加岛一带 | 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在福建厦门发现,可能是由一新加坡华人所带的植物而引入。后被作为美味食物,引入多个南方省份 | 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 | 全球性入侵物种 | [3] | |
福寿螺 (Pomacea canaliculata) | 亚马逊河流域 | 作为高蛋白食物最先被引入台湾;1981年引入广东,1984年前后作为特种经济动物广为养殖,后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养殖。但由于养殖过度,口味不佳,市场并不好,而被大量遗弃或逃逸,并很快从农田扩散到天然湿地 | 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浙江 | 对水稻生产造成损失。威胁入侵地的水生贝类、水生植物和破坏食物链构成,是卷棘口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 | [3] | |
牛蛙 (Rana catesbeiana) | 北美洲落基山脉以东,北到加拿大,南到佛罗里达州北部 | l959年作为食物引入 | 遍布北京以南地区除西藏、海南外的中国大陆地区 | 对本地两栖类造成威胁,甚至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如滇池的本地鱼类 | [3] | |
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由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发布于2010芒果布丁的做法年1月7日,共19种[4] 。
入侵植物 | |||||
名称/(学名) | 原产地 | 入侵时间及原因 | 分布状况 | 对本地的危害 | 参考文献 |
马缨丹 (Lantana camara) | 美洲热带地区 | 明末由西班牙人引入台湾,由于花比较美丽而被广泛栽培引种,后逃逸。 | 台湾、福建、广东、海南、香港、广西、云南、四川南部等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 | 是南方牧场、林场、茶园和橘园的恶性竞争者 | [5] |
三裂叶豚草 (Ambrosia trifida) | 北美洲 | 1930年代在辽宁铁岭地区发现,首先在辽宁省蔓延,随后向河北、北京地区扩散 | 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 | 危害小麦、大麦、大豆及各种园艺作物 | [5] |
大薸 (Pistia stratiotes) | 巴西 | 明末引入。19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 | 黄河以南 | 堵塞航道,影响水产养殖业,并导致沉水生植物死亡和灭绝,危害水生生态系统。 | [5] |
加拿大一枝黄花 (Solidago Canadensis) | 北美 | 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1980年代扩散蔓延成为杂草 | 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湖南郴州、江苏、江西 | 全球性入侵物种 | [5] |
蒺藜草 | 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 1934年在台湾兰屿采到标本 | 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和云南南部等地 | 为花生、甘薯等多种作物田地和果园中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杂草,入侵后降低生物多样性;还可成为热带牧场中的有害杂草 | [5] |
银胶菊 | 美国德克萨斯州及墨西哥北部 | 1924年在越南北部被报道,1926年在云南采到标本 | 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香港和福建 | 全球性入侵物种 | [5] |
黄顶菊 | 南美 | 2000年发现于天津南开大学校园 | 天津、河北 | 全球性入侵物种 | [5] |
土荆芥 | 中、南美洲 | 1864年在台湾省台北淡水采到标本 | 北京、山东、陕西、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香港、广西、湖南、湖北、重庆、贵州、云南 | 在长江流域经常是杂草落的优势种或建种,常常侵入并威胁种植在长江大堤上的草坪 | [5] |
刺苋 | 热带美洲 | 1830年代在澳门发现,1857年在香港采到 | 陕西、河北、北京、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香港、福建、台湾 | 全球性入侵物种 | [5] |
落葵薯 | 南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 1970年代从东南亚引种 | 重庆、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广东、云南、香港、福建人柱力 | 全球性入侵物种 | [5] |
入侵动物 | |||||
名称/(学名) | 原产地 | 入侵时间及原因 | 分布状况 | 对本地的危害 | 参考文献 |
桉树枝瘿姬小蜂 (Leptocybe invasa) | 澳大利亚 | 2007年在广西与越南交界处首次发现,2008年相继在海南和广东发现 | 广西、海南以及广东省的部分地区 | 对华南、西南等地区的桉树种植造成极大威胁 | [5] |
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 1988年在河北唐海发现 | 河北、辽宁、吉林、山东、山西、陕西、浙江、安徽、福建、湖南、云南、台湾 | 主要危害水稻 | [5] | |
红火蚁 | 南美洲 | 2003年10月在台湾桃园发现,2004年9月在广东吴川发现 | 台湾、广东、香港、澳门、广西、福建、湖南 | 全球性入侵物种 | [5] |
克氏原螯虾 | 北美洲 | 1930年代进入,1960年代食用价值被发掘,开始养殖,1980-90年代大规模扩散 | 20多个省市,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西至新疆,东达崇明岛均可见其踪影,华东、华南地区尤为密集 | 捕食本地动植物,携带和传播致病源等方式危害土著物种 | [5] |
苹果蠹蛾 | 1950年代前后经由中亚地区进入新疆,1980年代中期进入甘肃省,之后持续向东扩张。2006年在黑龙江省发现,这一部分可能由俄罗斯远东地区传入 | 新疆全境、甘肃省的中西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黑龙江南部 | 对梨果类水果危害很大 | [5] | |
三叶草斑潜蝇 (Liriomyza trifolii) | 北美洲 | 2005年12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发现 | 台湾、广东、海南、云南、浙江、江苏、上海、福建 | 全球性入侵物种 | [5] |
松材线虫 | 北美洲 | 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 |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贵州、云南等15省市,193个县 | 主要危害松属植物,也危害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和雪松属。 | [5] |
松突圆蚧 | 日本和台湾 | 1970年代末在广东发现 | 香港、澳门、广东、广西、福建和江西 | 主要危害松属植物,如马尾松、湿地松、黑松等,其中以马尾松受害最重。 | [5] |
椰心叶甲 (Brontispa longissima) | 2002年6月,海南省首次发现 | 海南、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和台湾 | 全球性入侵物种 | [5]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