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改革历程与新时代综合改革方向研究
引用格式:
王军•供销合作社改革历程与新时代综合改革方向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20(11):22-29.
供销合作社改革历程与新时代综合改革方向研究O王军
(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100028)
摘要:供销合作社是我国合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供销合作社改革历程以及近年来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成效,提出了供销合作社在新的历史时期存在着产权不明晰、管理体制不顺、与农民利益联结还不紧密等问题,建议新时代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要通过重构合作经济组织基础,探索落实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推进政事分开、社企分开,打造上下贯通的实体性经济组织,构
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等方式,服务平台。
关键词:供销合作社;改革;产权;合作经济组织
供销合作社是我国合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有计划地开展城乡物资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促进生产、保障需要和稳定物价等方面有重大作用气供销合作社在成立之初按照自愿联合、民主集中制管理、为社员服务等原则建立,在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经历了反复调整,数度并入国营商业机
构,合作经济组织属性淡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供销合作社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从1982年中央提出恢复集体所有制,真正办成农民众集体所有的合作商业,到1995年中央提出坚持集体所有制.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再到2015年中央提出将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
[作者简介]王军(1982-),男,河南驻马店人,副研究员,切实将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集体所有权
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众的桥梁纽带,切实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供销合作社改革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供销合作社改革主要集中在产权改革、制度建设和经营服务创新等领域,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
excel 密码破解扩大自主经营权(1978-1981年)
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围绕经营层面展开,在保持全民所有制商业体制不变的情况下,逐步扩大自主经营权利。虽然在1975年供销合作社与国营商业分开,但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并未改变,仍属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商业,被纳入国营经济的组成部分。供销合作总社名称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总社”,作为国务院的一个部
研究方向:农村组织与制度、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门;基层供销合作社社员股金所占比例越来越小,1978年6月末,社员股金只有3.6亿元,只占供销合作社自有资金的2%。随着国营企业实行扩大经营自主权的改革,供销合作社在全国尝试经营责任制。截至1980年8月,全国有650家企业.3885家基层社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普遍进行扩权试点的县有127个①,供销合作社业务经营自主权、财务自主权、人事管理权和职工民主管理权得到了扩大。
(二)恢复"三性”为核心的改革(1982-1994年)
安徽茶由于供销合作社长期实行全民所有制管理,各项经营管理制度按国营商业的要求落实,经营方式缺乏灵活性等问题突岀。针对上述问题,供销合作社在改革开放初期着力开展以恢复“三性”为核心的改革。
1.以产权改革为核心,通过推进全民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转变恢复组织上的众性。1982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提出,要恢复和加强供销合作社组织上的众性、管理上的民主
性、经营上的灵活性,使它在组织农村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1982-1986年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也都明确提出,要将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众集体所有的合作商业。在从全民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转变过程中,供销合作社改革重点解决好两个关系:一是同农民的关系,针对供销合作社由集体改全民后,对农民的股金管理松散,没有单个成员账户以及长期没有分红等问题,1982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组织动员干部职工,逐村逐户进行社员股金清理,明晰落实股权并补发红利,当年共给社员补发历年所欠红利达1.2亿元叫在清股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农民入股,使农民社员在经济上、政治上享受到应有的权利,真正体现社员是合作社主人的地位。二是同国家的关系,争取供销合作社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对供销合作社进行清产核资,厘清供销合作社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并通过充分核实协商,具体落实供销合作社集体财产所有权叫
2.建立民主化管理机制,恢复管理上的民主性。供销合作社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管理应按照合作制原则实行民主管理,但长期以来,供销合作社在国营经济的体制下,按行政的方式进行管理.为农民想的少,服务质量差,上头给什么就卖什么,给多少就卖多少,农民社员在供销合作社中没有话语权。针对这些问题,供销合作社着力建立具有供销合作社特点的管理体制,把入股社员作为供销合作社的主人,将合作社的管理权力让渡给农民社员,强化社员民主管理,着力恢复管理上的民主性。根据党中央、国务院1982-1985年对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方针政策、组织原则等要求,全国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于1985年制订了全国供销合作社的章程,重新在联合社机关恢复建立理事会、监事会,让理事会和
监事会成为供销合作社的决策监督机构。各地供销合作社按照合作制原则,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基本上实现了干部由社员选举产生,重大事项通过民主的方式决定。截至1985年底,各级供销合作社的民主管理组织和制度基本建立和健全起来,全国有9万多名农民社员通过选举进入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和监事会。
3.逐步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恢复经营上的灵活性。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后,经营范围必须适当扩大,经营方式必须更加灵活。从1985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任务,而是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供销合作社才真正向市场经济转轨。《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商业部等单位关于一九八六年商业体制改革几个问题报告的通知》(国发〔1986〕5号)对商业体制提岀了横向联合、搞活、放开、放权等改革举措,供销合作社在1986年开始探索“六个发展”(发展系列化服务、横向联合、农副产品加工、多种经营方式、农村商业网点、科技教育)。随着党的十四大提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供销合作社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打破
'数据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社大事记与发展概况M1949-1985),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
传统的统购统销、独家专营、政府定价的计划体制,积极推动经营机制转换,全面落实了供销合作社的自主权。
(三)探索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1995-2013年)
1.供销合作经济扭亏增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发[1995]5号)提出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也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随着流通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供销合作社长期专营的棉花和农资市场逐步放开,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机制没有及时转换,导致各地供销合作社出现了大范围的亏损。面对严峻的困难局面, 199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当前供销合作社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改革,使供销合作社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为实现扭亏增盈,供销合作社对基层社和社有企业的资产实行转、包、租、卖的改革,对社员股金则通过分期转退、停止吸收新股的方式进行清理整顿,对基层社则实行撤销、合并、破产等改革。到2000年供销合作社全系统汇总实现利润13.8亿元,实现了扭亏增盈,但由于许多农民退出了供销合作社,导致合作经济属性淡化。
2.按照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构建治理体系。中发〔1995〕5号文件提岀,供销合作社要按照民主的原则,普遍设立理事会和监事会,强化社员民主管理;按照联合的原则,上下层级之间建立自下而上的经济联合关系;按照政社分开的原则,各级供销合作社退岀政府行政机构序列;按照社企分开的原则,确立理事会是本社集体财产的所有权代表和管理者,落实了社有企业独立的法人主体地位。根据这一文件精神,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组建方案的通知》对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责、机构和人员编制进行了清晰界定,明确供销总社机关是事业编制(全额拨款)。各省也陆续岀台了供销合作社“三定方案”,将供销合作社机关界定为全额或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2006年
《公务员法》岀台实施后,党中央、国务院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各省也陆续将供销合作社纳入了参公管理范畴。除少部分供销合作社外,全国大部分供销合作社成为参公管理与合作经济民主管理的“双重”身份管理机构。
3.在传统经营业务基础上探索打造现代经营服务体系。供销合作社经营层面的改革主要是沿着市场化的方向开展。一是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扩大经营范围,从单纯的购销组织向农村经济的综合服务组织转变。2002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四项改造”,明确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2007年中央财政设立“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专项资金,扶持供销合作社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网络建设。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C2009]40号)再次提出要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使其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各级供销合作社将经营的重点由政府委托开展统购统销业务转向市场化的经营业务,并且顺应连锁经营快速发展的形势,构建以农资侬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为主的连锁经营网络。截至2013年底,供销合作社系统连锁企业6312家,拥有配送中心12021个,发展连锁配送网点99.5万个,实现销售额6430.4亿元咒
(四)综合改革(2014年至今)
十八大以来,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步伐加快.在河北、山东、浙江和广东四省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又选择28个省份的32家单位开展专项试点。这一阶段综合改革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推进不同层级社有企业间的产权、资本和业务联结。广东省供销社发挥直属企业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对接重组基层供销合作社经营业务和网点资源,打造上下贯通、有效对接的现
'"数据来源: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2013年基本情况统计公报,http://v/news.html?aid=846753。
代经营服务体系。这种跨层级的联合合作,打破了层级界限和区域分割,在破解“联合社不联合”的问题上进行了有益探索,也实现了供销合作社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双歸I。
2.开展供销合作、生产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组织体系建设。浙江省供销合作社以县、乡两级为重点,建立具有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功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农合联按照“农有、农治、农享”原则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实行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农合联依托供销合作社设立执行委员会,由供销合作社承担农合联的日常运营管理职责。“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形成了集生产、供销、信用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大组织大平台与小组织小农户的对接,较好满足了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需求。
3.进一步完善社有资产管理体制。一方面,按照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原则,以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社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建设为重点.打造“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社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出资企业”的社有资本投资运营组织架构,逐步理顺社企关系。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引进国
有资本、私营资本等多种形式,让其他所有制资本参股、入股和控股社有企业,并适当增加经营者和员工持股比例,推进社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还有一些地方供销合作社积极推进社有企业同业整合和内外联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化经营,培育了一批具有龙头带动和产业支撑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
黄瓜炒鸡蛋的做法4.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推进基层社改造。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以来,把补齐基层社这个短板作为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相继实施了“基层组织建设工程”和“千县千社”振兴计划,设立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按照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将基层社逐步办成规范的、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合作社,不断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有的地方还依托省、市供销合作社的农产品电商、农村产权交易、农村资金互助、合作保险、互联网金融、融资担保、金融租赁等企业平台,采取业务、产权、资金合作的方式.向下延伸经营业务,帮助基层社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5.拓展为农服务功能,搭建为农综合服务平台。供销合作社坚持为农、务农、姓农,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农民生产生活,不断优化和创新服务供给。以土地托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推广,以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合作深入推进,以满足农民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的社区综合服务广泛开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推广到贵州、重庆等10多个省份,农村综合服务社发展到42.5万家,行政村覆盖率提高到75%③。
二、供销合作社改革成效
新时代,供销合作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综合改革要求,狠抓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现代流通、基层组织基础等重点工作,优化重要农资和农副产品供应服务,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供销合作社发展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严重的滑坡.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综合经济实力开始恢复并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底,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万亿元、利润总额466.6亿元J农资、棉花等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特别是农产品经营业务发展迅速,现代物流、农村金融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社有企业的数量也实现了恢复性增长,截至2019年底,供销合作社系统共有各类法人企业21501个(不含基层社),其中,各级政府和省级以上有关部门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有2240个⑤。
数据来源: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2019年基本情况统计公报,v/news.html?aid= 1498390«
(二)为农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供销合作社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切入点,为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农业
生产经营服务,有效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土地托管服务从无到有,托管对象从大田托管发展到草场托管、林果托管、高原农业托管.服务内容从农资供应延伸到耕、种、管、收、售各环节,实现土地托管面积超过1亿亩,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超过2亿亩次同。农村综合服务社(中心)有效发挥了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作用,推动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把服务资源送到农民身边。
(三)基层薄弱局面根本扭转
在改革的过程中,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程”和“千县千社”振兴计划,各地供销合作社采取联合社帮扶、社有企业带动、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恢复重建基层社,采取社有企业或基层社投资入股或服务带动、基层干部职工领办等方式兴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长期薄弱的局面得到扭转。截至2019年底,供销合作社基层社数量超过3.2万家,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18万家,入社社员1453万户⑥。
生活需要勇气(四)农村流通网络全面铺开渎职罪
供销合作社利用原有的资源积极推动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特别是自2007年中央财政设立“新网工程”专项资金以来,重点支持了供销合作社企业开展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四大网络建设。在各级财政的支持下,供销合作社系统建设农资、农副产品等各类配送中心9663个,
发展连锁、配送网点84.6万个⑦,初步形成了县城有大型商场和配送中心,乡镇有中心超市,村有便民店,县、乡、村三级连锁经营服务网络的格局。近年来,供销合作社积极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和信息技术,大力推进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初步构建起以县域为基础、全国互联互通的供销合作社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三、供销合作社改革存在的问题
供销合作社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但是,供销合作社自身改革与创新步伐滞后于新时代的要求叫产权不清晰、主体缺位、组织体系松散等问题制约着其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一)产权还不明晰
供销合作社建立之初是农民自己的组织,但在从集体与全民之间反复改革进程中,农民主体地位不仅未能恢复,反而被异化或被支配。虽然中央的文件多次强调要争取更加广泛的农民众入社,但这一顶层设计基本没有实现。有研究提出供销合作社改革滞后,关键是由于主体缺位岡,社员的主体地位未得到真正的落实和体现、民主管理的原则未得到严格的坚持和遵循叫一些研究者看了供销合作社的现状后就会质疑供销合作社的社员是谁?如果没有社员还能称为合作社吗?虽然供销合作社从全民实现了向集体所有的转变,其资产属于集体所有,但不可能将其量化到每个人,而正是这种集体所有制导致供销合作社产权不清晰,农民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因此,产权制度积重难返是供销合作社深
丰田是哪个国家的
化改革的瓶颈,也是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源叫
(二)参公管理的行政体制与按照市场原则运营的经济组织之间存在矛盾
目前,供销合作社县级以上联合社机关已基本参照公务员管理,其所岀资的企业为社有全资或混合制企业,这种“上官下企”的经营体制在实际运营和管理中,导致联社机关干部对出资企业不负责任,而出资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营后果承担的责任也非常有限,导致社有资产运营效率偏低,目前供销合作社资产回报率仅为3%。供销合作社的资产归属不同层级所有、人员分级管理,相互独立,各级联合社领导由当地政府任命,“让领导满意”就成为各级联合社追求的最终目标。由于联合社机关越来越趋向于行政化,合作的彩
数据来源: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2019年基本情况统计公报,http://v/news.html?aid=149839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