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游为载体的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作者:戴金枝
来源:《旅游纵览》2021年第11期
作者:戴金枝
来源:《旅游纵览》2021年第11期
摘 要:从旅游的定义来看,旅游业本身就是凭借旅游资源而向游客提供游览服务的行业,在众多的旅游资源当中,无论是文化遗址,还是自然景观,亦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都蕴含着丰富的傳统文化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旅游业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今天的旅游业,已不再是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而是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并重,旅游已经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分析发展旅游对传统文化传承造成的影响,探究如何以各种旅游形式为载体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以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和继承。
关键词:旅游;载体;传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旅游业的发展都是与文物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结合在一起的,在旅游业取得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旅游城市正在打造融合当地文化和旅游特质的形象和口号,旅
游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当中,明确指出了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文化优势,让游客在旅游中更好地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旅游的优势,以旅游为载体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活动是传统文化的最好展示方式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璀璨传统文化,不仅蕴含于各种文化遗址、古建筑和古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也蕴含于民族艺术和传统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当前,我国非常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各地兴建的历史博物馆、文化公园,以及各种传统文化节日演出和体验活动,都是旅游活动中最值得体验的,是旅游活动参与的重点。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旅游公共服务产品的形式展示给旅游者,是传统文化最好最有效的展示方式,能够让更多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得以复兴[1]。
(二)旅游活动是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最好渠道
全球一体化大背景下,世界各国不仅加强了经济交流,也在不断加强文化交流。我国
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文化断层的历史文明古国,以传统文化为媒介,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旅游则是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最好渠道。旅游本身就是一项经过人口短期流动和观光交流来实现文化传播的活动,通过外地旅游者到中国旅游,能够将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而国内旅游者到国外旅游也会把外来文化引入进来,实现和促进了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三)旅游活动是传统文化创新的重要方式
传统文化要想永葆活力,就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而旅游业本身也属于创意型产业,旅游活动要想吸引旅游者关注,就必须不断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打造新的旅游亮点。特别是对于一些主打传统文化的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更需要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能够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在旅游活动项目的创新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也以全新的方式得以诠释,旅游活动也成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
(四)旅游收入是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资金来源
各种历史文物和各地人文景观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旅游景点的形式向社会开放展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维护。而这些景点的维护保养每天都需要一定的费用,在市场化的今天,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旅游活动收取的各种收入成为维护这些景观景点的重要资金来源。进行适当的旅游开发,并将其收入作为文化古迹保护维修基金,能够让这些人文遗产更好地传承于后世。
(五)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传统文化意识
开学第一周记 在一些传统文化浓郁的人文景观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在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会促进当地居民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旅游业的发展让他们意识到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是有价值的,是值得珍惜和保护的,从而使他们形成自觉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云南为例,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在少数民族的聚集区,特有的少数民族古城文化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也会促使当地政府和居民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
(一)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得到改善,为了迎合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很多地区的旅游资源被过度开发,商业彩日益浓厚,传统文化失去了其本来的特点和意义,对传统文化形成巨大冲击。以云南旅游业为例,当地少数民族众多,其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活环境吸引着大批的旅游者,一些传统节日活动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才有意义,但是在有些旅游景点,为了吸引旅游者,每天都能欣赏到这些节目,从表面看来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但是已经失去其文化的本质和内涵。
(二)过度商业化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冲击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引发过度商业化的问题,也会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形成一定冲击。个别旅游景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刺激旅游者消费,对传统文化过度包装和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很多有地方特的传统文化被改得面目全非。这本身就是由于对本地传统文化失去了最基本的敬畏之心,价值观念出现了偏颇。近年来引发人们关注的黑导游、黑景点都是人们道德失范造成的。一些旅游景点打着民族特的口号向旅游者推销民族工艺产品,其本身往往并没有工艺收藏价值,不仅不会促进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播,还会由于欺骗旅游者而给当地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些都是由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缺失所造成的[3]。
哈萨克族乐器
(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当地民俗风情的冲击
目前,很多还保留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欢迎,少数民族的文化由于其神秘性带给旅游者一种神秘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但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破坏了当地古朴纯真的民俗风情,当地的人文气质不再,而是越来越向商业化和庸俗化发展。在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当地的民俗风情越来越被同化,失去其本来的个性,甚至会逐渐消失。为了迎合旅游业的发展,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人越来越少,其服饰和饮食习惯也越来越被外来者同化,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文化正在受到猛烈冲击。
(一)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传承传统文化
城镇化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加大了人们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远离城市的喧嚣,向往乡村宁静的生活,催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乡村的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经过历史沉淀的乡村传统文化成为吸引旅游者的最大亮点。乡村旅游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会促使当地政府和民众加强对本地传统文化的重视,并加大宣传和投入力度,形成旅游和乡村文化的结合,提高乡村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生命力。而乡
村传统文化的发展也会为乡村旅游提供创新的基础,催生更多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成功案例,提升旅游文化的内涵,带动旅游业的发展[4]。
实现乡村旅游为载体的传统文化传承,前提是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作为一项系统化的复杂工程,需要开展实质性的长期的保护工作,当地政府应该成为其中的主导者,对整体工作作出统筹规划,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当地村民应该成为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主体,增强他们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主动保护和传承本地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力量参与对文化传承的意义,共同搭建乡村文化推广保护的平台。
具体来说,乡村旅游传承传统文化,一方面要挖掘乡村旅游中的本地文化价值。乡村旅游吸引旅游者的根本在于其独有的地方特,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不能一味迎合旅游者的爱好,要以乡村传统文化为基础,打造具有地方特的产品和服务,如独特的地方民俗表演、民俗工艺产品等。另一方面,本地文化要形成文化品牌,提高品牌的影响力。通过塑造具有地方特的文化旅游品牌,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化发展,实现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的融合,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窗口。
(二)注重城市旅游遗产的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新车磨合多少公里 历史文化名城一直以来都是旅游的热点,有的城市保持着集中成片的历史建筑物,有的城市历史文物非常丰富,它们不仅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更是当地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见证,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发展城市旅游,将美好的一面展现给旅游者的同时,更要注重城市旅游遗产的保护,才能更好地传承当地优秀传统文化。
一方面,要注重对城市旅游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保护工作不是哪里破旧了修补哪里,而是要注重整体的布局,尽可能减少现代人为因素对整体结构的破坏,最大限度还原历史,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让旅游者真正感受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传统内涵。另一方面,要避免出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过度商业化。云南的丽江古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完整保留了宋元时期的历史风貌,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但是旅游业的过度开发导致古城的平静不再,街面上到处可见商铺、客栈等現代元素,一些商贩贩卖的工艺产品也都是流水线产品,越来越多的原住民离开,纳西文化的精华不再,当地的传统生活习惯慢慢被现代生活所取代,古城的经济价值被开发,而文化价值正在逐渐消失,旅游业的开发不能以文化遗产的消灭为代价。自动变速箱油
(三)以红旅游为载体,传播红文化
蒙牛高钙纯牛奶 红文化是传统文化最精华的部分,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红旅游将红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起来,让旅游者在观光旅游过程中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人物,接受革命教育,是传播红文化的最直观有效的方式。
新时期红旅游产业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取得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革命圣地接受红文化的熏陶。红旅游要抓住契机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传播红文化,让红文化更加贴近人心。一方面,各地要积极打造红旅游线路,进行红旅游资源的整合,并积极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旅游线路的打造要做到不忘初心,红旅游要更加注重社会效益,避免出现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这是与其他旅游最明显的区别,红旅游是传播红文化的重要手段,要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实现红旅游产品的创新。红旅游不能仅仅是放几件革命文物了事,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衷红旅游,接受红教育,更需要进行模式创新,如开发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通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体验馆等让旅游者感受身临其境的体验,充分做到寓教于乐[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