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著名人物事迹及作文运用角度(一)
1【作文素材】:著名人物事迹及作文运用角度(一)
求职自我介绍范文
1、陈寅恪
(1)史学大师陈寅恪的骨气
史学大师陈寅恪,抗战之前,他就是衣食无忧潜心地做学问。然后突然战争爆发,父亲去世,日军包围了北平城。他的右眼视网膜脱落,要留在北平做手术的话,就有可能被日本人挟持利用。他不愿意为日本人服务,决定跟着学校一起走,这实际上等于放弃了自己的右眼。他一路颠沛流离,因为放弃,右眼失明,左眼也接近失明。
(2)高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陈寅恪
陈寅恪在1920年代倡导,为人治学当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等都风雨无阻地来听课。然而,命运对待陈寅恪又是极其刻薄,他的一生颠沛多难,他壮年失明,暮年膑足,中因不肯就辱又多遭摧折,对一般人而言,这样的打击真是生不如死了,然而,陈寅恪却充满韧性地活了下来,并且没有停止自己的学术研究,他完全沉浸在一个更为崇高壮美的艺术世界与思辨世界里。高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并在中国思想史上最黑暗的年代能坚持这一原则,乃是大师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遗
产。
(3)文凭≠学历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留学欧美各国,学得一肚子知识,没有拿回一张文凭;蔡元培五次出国,在国外游学十二年,没有拿回什么文凭。现在的某些“海归派”恰恰多的是各种耀眼而花俏的洋文凭,却很少拥有真材实学。犹如现今一些高校“名人”的名片,头衔越来越多,学术成果越来越少。
虚心的人用文凭来鞭策自己,心虚的人用文凭来炫耀自己。——丰子恺文凭不等于文化水平,学历不等于学识阅历。
(4)知耻而后勇的辜鸿铭
光绪十一年,28岁的辜鸿铭做了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僚。在国外长大的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但国学根基不深。一次,辜鸿铭在总督府宴会上高谈阔论许久,清末大儒沈曾植在旁一言不发。辜鸿铭好奇地问:“先生为何沉默不语?”沈曾植回答说:“你说的话我都能懂,你要懂我的话,还须读二十年中国书。”
辜鸿铭受此批评,从此浸润于中国典籍之中,“穷四书五经之奥,兼涉籍”。十余年后,辜鸿铭再向沈曾植挑战,沈高挂免战牌。
“知耻近乎勇”,人应该有羞耻心,只有有羞耻心的人才会有尊严感,才会想办法捍卫自己的尊严。什么是羞耻心呢?羞耻心是意识到自身的残缺与有限从而对未知保持敬畏,对自己的狂妄保持警惕,对世界保持谦恭,对自我价值的不能实现保持忧虑。在生活中,我们要直面自己的有限与缺失,排除种种困难,去完善自己,成全自己。
2、弘一大师——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在他艺术发展如日中天时,他毅然摒弃了世俗,中年出家后成为南山律宗一代祖师。
弘一大师在1942年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日)午后8时,安详圆寂于福建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临终前3天,书“悲欣交集”四字并自注“见观经”一纸交侍者妙莲法师,为其最后绝笔。
(1)自由的人生
1942年10月13日,弘一写下“悲欣交集”四字。三天后,沐浴更衣,安详圆寂。“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一钵了却他的浮生,他的粗钵里盛满自由。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2)慈悲的细节
弘一大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在他的遗体装龛时,要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3)真正的生活
有来访者问弘一大师::“你是如何对待高兴与痛苦的呢?”回答:“高兴时,我会节制自己,痛苦时,自己挠痒自己笑。”来访者不解。
弘一大师解释道:“高兴与痛苦,人皆有之,在高兴的时候,能心平气和地欣赏它,而在痛苦的时候,又能平平静静地回味它。我不承认高兴与痛苦有什么不同,其实,它们是一样的。因为,高兴与痛苦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宽窄都是路,前后皆为空,只有一部分一部分地加起来,那才叫完整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生活。”
3、华罗庚
眷念祖国的华罗庚
抗美援朝英雄人物及主要事迹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4、齐白石
(1)五易画风的齐白石
①齐白石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能不停地改变、创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②齐白石创作山水画,以“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为追求,坚持“用我家笔墨,写我家山水”,开辟出新奇独特的图式构成与创作技法。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告诫弟子
(2)不教一日闲过的齐白石
著名画家齐白石27岁正式从师,从此,他数十年如一日,几乎没有一天不画画。85岁那年的一天,上午连作四张条幅,中午仍不停笔,又坚持再画一张。画完题词曰:“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此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正是这“不教一日闲过”的精神,使齐白石老人晚年仍频频有佳作问世。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天道酬勤,功不唐捐;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功不唐捐,功:功夫;唐:徒然,空;捐:舍弃。佛家语,功夫不会白白地抛弃)
(3)痴于画画的齐白石
先生让弟子侍画于侧,常出其不意地考问:“虾背从第几节弯起?”“螳螂翅上的细筋有多少根?”“牡丹的花蕊与菊花的花蕊有什么区别?”诸如此类怪问题,弄得众弟子往往手足无措。先生却娓娓而谈,如数家珍。
(4)永怀谦卑之心的齐白石
文人相轻是同行的通病,而齐白石却永怀谦卑之心,以低姿态视己。张大千办画展时,他第一个去捧场;他崇拜同行的三位画家,以诗明志,“我愿九泉为
四重奏 日剧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如此低姿态,令人肃然起敬。
大师的风范并不在于他强势的外表与斐然的成绩,而在于他成熟的外表下,有一颗饱满充盈的种子,圆润晶莹,能够在人间深处的土壤中深深扎根、生根发芽,开出饱满的花来,骄傲地绽放着人生全部的光荣与信仰,繁荣与梦想。
5、徐悲鸿
徐悲鸿的“重要一课”——笑对人生
1937年10月,徐悲鸿从桂林辗转来到重庆,在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除夕之夜,徐悲鸿独自漫步在嘉陵江畔,看到远处迷茫的灯火,再想想自己依旧不稳定的人生,那一刻,情绪低落的他不由得悲从中来。
正走着,徐悲鸿在暮中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拾荒老妇人,捡起别人扔掉的半个馒头,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令徐悲鸿惊讶的是,老妇人并不在乎路人投过来的异样眼光,吃完后,她竟然还开心地哼起了小曲。如此艰辛的生活,老妇人非但没有表现出一丁点儿的悲伤,反倒像是一个丰衣足食的贵妇人,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顺。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徐悲鸿的内心被震撼了。他疾步返回宿舍、摊开画布,黎明前,徐悲鸿创作完成
了一幅名为《巴之贫妇》的作品,成为了他后来的代表作。
从那之后,徐悲鸿一改往日的悲伤忧郁,而是以健康饱满的心情去迎接每一天的到来。
6、李可染
自动化就业
家里起个名字洋气李可染的时间
2010年11月22日,国画大师李可染的水墨巨制《长征》拍到一个多亿,这事给了艺术界相当大的震撼:为什么一幅当代的水墨画价值竟达一个多亿?我关注的是,一个人怎样才能像李可染先生那样达到艺术上的炉火纯青?大师在“”期间说过一句话:“我不一定是好人,但确实没有时间去做坏事。”一个人连干坏事的时间都没有,他把时间用在了哪儿呢?
看他的作品,获得的不仅仅是非凡的审美感受。从他的绘画中,能寻到他生命中所有的时间;从中能明白,他一生的时间用在了何处。
7、姚雪垠
一万张读书卡片的姚雪垠
1957年,姚雪垠开始构思小说《李自成》。《李自成》是描写明末农民革命战争题材的小说,需要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姚雪垠的办法是抄卡片。带着问
题,姚雪垠将知识点一一抄录在小卡片上。几年下来,姚雪垠抄写的读书卡片多达一万多张。宫廷和市井,城市和农村,朝仪和风俗,明朝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李自成》一书中得到充分展示。
安心亚一万张读书卡片奠定了姚雪垠的国学功底,也为《李自成》一书赢得首届“茅盾文学奖”荣誉。
8、鲁迅
(1)鲁迅的选择
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
(2)鲁迅的爱憎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的名言,更是鲁迅自身炽热的爱憎情感和为人处世的
真实写照。“横眉冷对”与“俯首甘为”这两种强烈对立的情感,在鲁迅的身上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热爱人民,“甘为孺子牛”;他憎恶敌人,“横眉冷对”。鲁迅这种爱憎情感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源于爱,源于对中华民族的爱。
②鲁迅的一生是不断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一生。而这种爱憎的情感自始至终都贯穿在鲁迅的作品中,这就是鲁迅——爱憎分明的鲁迅。鲁迅有着强烈的爱憎情感、民族忧患意识和自强意识,他把自己看作一个为祖国、为民族殉道的“人之子”,他的全部作品都是对“人”的关注。他一方面含着热泪,鞭笞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另一方面他又热情地讴歌中华民族的脊梁,提出重铸新型民族性的正面主张。这也正是鲁迅留给我们的财富。
(3)鲁迅的无畏
1933年6月,特务公然杀害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会长兼总干事杨杏佛,并将鲁迅列上了恐怖暗杀的黑名单。但鲁迅先生置生死于度外,毅然参加了杨杏佛葬礼。慑于先生的威望,特务没敢加害先生。面对黑名单,鲁迅没有退缩;面对敌人,鲁迅的气势压住了他们的凶悍。勇气来自正义,来自无畏,正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体现出鲁迅先生高尚的人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