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
一、填空。(每空1分,正确得1分,错误不得分,不倒扣分,满分10分)
1、社会福利领域的强制干预。(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2、德国
3、国家福利(即政府承担为民众提供福利服务的主要责任)
4、《社会保障法案》
腊月能搬家吗 腊月为什么不能搬家5、中央公积金制度
6、税收、专项收费
7、纯福利模式、准市场模式毛利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8、“第三道路”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意思基本正确即可得分)
1、“社会福利漏洞”:是指在社会政策实践中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社会福利资金流失和浪费。包括内部漏洞和外部漏洞。
2、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指非政府举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社会服务组织,又称“第三部门”。
3、普遍性福利模式与选择性福利模式:根据社会政策对象确定的原则不同,社会政策可分为两种模式:普遍性福利模式与选择性福利模式。普遍性福利模式指社会政策行动倾向于不加区别地给全体社会成员或某些体的所有成员都提供相同的福利待遇;选择性福利模式则倾向于首先界定社会中或某个体中哪些人具有真正困难,在此基础上将福利项目集中供给给那些最困难的个人或家庭。
4、贝弗里奇报告:第二次大战期间,英国为重建战后社会福利,而由贝弗里奇委员会于1942年11月提出了《关于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计划,史称贝弗里奇报告。报告的目的是要在战后英国建立一个新的、统一的、总合的和基本上涵盖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体制,报告为战后英国福利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5、住房保障制度:是指政府为解决国民尤其是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而采取的保障方法和手段,包括廉租房制度、公屋制度、住房补贴等。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意思基本正确即可得分)
1、三者是真包含逻辑关系。(2分)政策的外延最大,公共政策的外延次之,社会政策的外延最小。(2分)公共政策是政策的一种,而社会政策则是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领域。(2分)
2、(1)社会政策的地位作用不同:剩余模式又称补缺型模式,该模式认为家庭和市场是满足人类需要的正常机制,当他们无法发挥正常功能时国家才弥补其缺失,而且社会福利的提供只应该是暂时的,国家所提供的协助不会超过维持最低生存的标准,受助者要经过官方制定的严格程序才能获得受助资格。制度性再分配模式则把社会福利视为一个常规性的社会制度,国家扮演福利供应者角,它把社会服务当做社会正常和第一线的功能,把促进社会福利和针对整个人口提供的服务制度化。(3分)(2)对社会政策对象的看法不同:制度模式把接受福利者的需要看作是正常的,无论是在对问题的看法中还是在提供的服务中都不存在耻辱烙印;剩余模式把接受福利者的需要看作是非正常的,对问题的看法
体现着对个人的责备因而会使个人蒙受耻辱的烙印,这种耻辱烙印也体现在为解决问题所提供的服务中(3分)
3、(1)社会政策的需求状况、政府和党的目标、预期效果、行动成本等基本因素(2分);(2)社会政策的可行性:经济、政治、社会可行性(2分);(3)社会政策的信息系统、利益集团、大众传媒、公众舆论等。(2分)
4、(1)社会政策对消费的影响:一方面社会政策本身就是一种消费行为,对社会消费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社会政策可以改变人们的消费需求状况和对未来的预期,从而刺激人们的当下消费。(3分)(2)社会政策对投资的影响:社会政策可以通过拉动消费刺激投资;社会政策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刺激投资;社会政策也存在加大人力成本,抑制投资的一面。(3分)
5、(1)社会政策是满足个人需要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制度性福利模式中,社会政策是满足个人基本需要的首要方式。(3分);(2)个人需要的内容、程度、方式对社会政策具有导向作用(3分)。
6、(1)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2)是否侵犯了权力阶层的价值标准;(3)是否持久存在;(4)是否有解决方案。(每个要点分)
7、(1)公民参与体现了公民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主体地位(2分);(2)公民参与是社会政策能够合理制定并有效实施的基本条件。(2分)一方面,公民参与可以减少社会政策制定中的偏差,另一方面,公民参与能够获得更多的政治支持,协调更多的社会资源。(2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能回答基本要点,并能结合实际有一定的个人发挥,即可得分)
1、(要点)
(1)所谓社会政策价值争议是指由于社会政策具有价值相关性,人们价值立场不同,而导致对社会政策的态度和立场的差异。(2分)
(2)与社会政策有关的价值争议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公平、平等与效率;自由与控制;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人道主义与人权等。(2分)
(3)围绕上述范畴,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只要能论述其中的至少两对范畴,观点正确,语言流畅,论证有力,即可得10分,可根据观点的表达情况和论证情况酌情给分。
(一)权利与义务
从政治和法律的层面上讲,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人们作为公民享受国家和社会赋予的各项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作为公民所应尽的各项义务。从社会政策的层面上讲,权利与义务并非完全直接对等。
免费午餐的必要性和适度性:部分社会成员不仅需要免费午餐,而且免费午餐构成其生存的必要条件。免费午餐不可能奢侈享受。一个起码的标准是免费午餐要适度,并向真正有需要的社会成员提供,社会政策不能充当滋生懒汉的温床。
社会政策关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特点:社会政策关于权利与义务的观点表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社会倾斜。社会政策不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强调向贫困人口倾斜,贫困人口有可能在社会福利方面支付的费用最少,而实际获益最大。二是基本需求。社会政策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而不是全部需求。基本需求又以一般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为标准,而不是以个人的相对需求为标准。
(二)平等与公平
平等是对人的内在特质与外在环境的一种描述。一指本质上的平等,即人是平等的动物。二指分配上的平等,即人与人之间在财产、社会机会和权利上的分配。平等指同等地分享(Equal shares),它反映了一种事实和结果。它是拿同一的尺度去度量、规范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或不同的行为。公平是合情合理,不偏不倚,不求私利。公平指合理的分享( fair shares),它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和是非观。它检验所使用的尺度是否符合社会公认的价值标准。
平等与公平:任何公平首先是对某一标准或某一原则而言的平等。但仅有平等的尺度还不够,所选的尺度还要符合社会公平原则。不平等显然是不公平的,但仅有平等也不一定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平等的要求,但法律条款是否公平是另一个问题。收入不平等既可以是在公平的分配原则下进行的,也可以是违背公平分配原则的结果。
公平的类型公平的三个环节: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公平的两个序列:从操作来看,可分为:原则公平,操作公平和结果 公平。从过程来看,可分为:机会公平,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
只有相对公平和尽可能公平。应该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实现社会成员发展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最大程度上实现原则公平与操作公平,适当程度上缩小结果的不公平。
社会政策与公平,有两个难题:第一是矛盾的问题:除非人们的需求是相等的,否则我们不可能制定一种同时既属于平等又属于公平的政策;第二是程度的问题:假如人们的需求是不相等的,社会政策如何对待不相等的问题,如何分配才能确保公平。
(三)公平与效率
效率指在技术水平和资源存量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有效使用,给社会带来最大福利。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是在发展社会福利事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对矛盾。(1)公平与效率之间,两者不能兼得。追求效率必然产生收入不公平(平等)。这种差别应该是机会均等条件下平等竞争的结果,人为的差别对社会没有任何积极意义。收入均等化会损害效率。资源的稀缺性和平均使用必然会导致无效率甚至浪费。(2)公平与效率之间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相互兼容。收入不公平本身存在一个区间,如果收入差距过小,超过了一定的界限,就会损害效率,如果差距过大,超过一定界限,也会损害效率。社会政策的目标应该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到一个最佳交替点,即以最小的不公平来换取最大的效率,或者以最小的效率损失换取最大的公平,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发展。
公平与效率的先后次序:第一种观点:效率优先论:(1)效率同市场竞争联系一起,市场竞争同自由联系一起,因此效率优先就是自由优先;(2)效率本身即意味着公平,效率来自个人的努力,反映勤奋的程度,不重视效率就是对勤奋的挫伤,对懒惰的鼓励。 第二种观点:公平优先论:(1)竞争所引起的收入差别是对公平的侵犯,因为它违背了人生而平等的天赋权利观。(2)效率不仅不意味着公平,而是来自不公平。由于个人占有的资源不同,有效率高低之别,个人的天赋和起点不同,有不同的机会,市场有经济和非经济的因素,本身并不是公平。
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公平和效率不可兼得,只能协调。社会面临的选择就是,或者以效率为代价,得到稍多一点的公平;或者以公平为代价,得到稍多一点的效率。
公平与效率的协调途径:国家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基本思路:必须给市场一定的位置,以保持效率,又必须给市场
一定的约束以保持公平。一是增加国家对教育的支出,有利于公平的实现,效率的增加。二是福利措施的修订。有宽容性措施如对特殊人的救济,这被认为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有给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工作或收入较低的人的补助,它反映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但不能按固定数额给予补助,否则将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三是税收规则的修订,开征既可促进效率又不妨碍公平的税收,如特种消费税,城市土地税。四是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有利于创造公平机会和鼓励人们的上进心,提高效率。
(四)自由与控制
自由:两点共识:一是自由是人类所独有的自觉行动;二是自由总是个体的自由;自由的两种方式:消极的自由;积极地自由;自由的实质:自我决定,自我约束。
控制:外在约束;社会控制:利用社会力量对人的行为进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
自由与控制的价值目标对社会政策的影响:自由主义:强调个人主义;严格限制政府的权力;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控制:社会政策的实质就是社会控制。
(答案仅供参考)
4、(要点)
(1)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基本理念:把社会政策看作是一种投资行为,主要是人力资本投资;社会政策的重心不再是再分配,而是致力于提高人的能力和消除贫困的根源;强调适度的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重新强调家庭与个人的责任;强调事前防范与事后救助的结合。(4分)
(2)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实践经验:投资于人力资本,包括投资儿童,强调社会政策的功能目标要与人的生命阶段相适应,免费的义务教育、职业培训,对家庭的支持等;投资于就业和创业计划,包括再就业培训,激励就业计划,创业支持;投资于社会资本,包括加强社会整合和社区网络,促进人口流动等;投资于资产发展,包括鼓励穷人储蓄,积极发展社区资产积累等;消除经济参与屏障,反排斥、反歧视;投资于成本效益高的社会计划;福利多元化;10条感恩句子“第三方政府‘栖息的社会治理模式。(4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