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陈晓南回忆父亲陈芳允院士二三事
S P AC EFLIGH T FILE
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
—陈晓南回忆父亲陈芳允院士二三事
我的父亲陈芳允于2000年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至今,父亲的音容笑貌仍然能在脑海里清晰浮现。多少次在梦中见到父亲:深夜还在书房里伏案工作,在饭桌上讨论工作中的问题……
父亲的一生是献身科学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也是平凡的一生。父亲的精神和信念值得传承,这里拾取父
亲生前的几个小故事,以表达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陈芳允院士(1916-2000年)是我国电子学家、空间系统工程专家,我国卫星测量和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国际宇航联合会(IA F )副主席,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跟踪测量系统的技术负责人,全面参加了系统设计和建设工作。1983年,陈芳允及合作者提出利用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行定位导航的设想,这一系统称为“双星定位系统”,成为后来“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奠基理论。他还相继提出了遥感小卫星对地观测系统和小卫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方案。1986年,陈芳允和其他三位著名科学家联名向中央提出发展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对此,国家出台了《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这就是“863”计划,这个计划成为我国
航天事业在新的起跑线上快速发展的催化剂。
花呗额度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1965年,我国开始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的研制工作,父亲担任东方红-1卫星的测控总体技术负责人。当时,卫星测控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对卫星的跟踪观测到底采用哪种技术手段和方案,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完全是白手起家。父亲不仅要带领其他技术人员深入研究,反复进行方案论证,还参与测量设备的制造和测控台站的建设。两弹之父是谁
石油大王哈默那个年代不可能有现成的进口设备,所有测量设备必须由国内几十家工厂来做,父亲奔走于全国的各个工厂,解决他们的技术难题;同时还要参加闽西、南宁、昆明、莱阳4个测量台站的建设工作。那时的我已是十几岁的小伙子,在记忆中,那些年父亲一直在外奔波忙碌,很少见到他的身影,即使偶尔回到家中,父亲还是在他的书房里查阅大量资料,埋头工作。
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父亲被扣上“反动学术
权威”的帽子,剥夺了社会职务,虽然人在军队,却无法穿上军装,大家都叫他“老师傅”。但是父亲并不计
较这些,反而满足地说:“在科学院工作的同事还羡慕
我,又没被斗,还能参加工作。”父亲最大的痛苦是剥夺他科研工作的权利,使他想干的事无法实现。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发射升空,父亲亲手参与筹建的地面测控系统很花荣的绰号
快就准确抓住了天上的卫星,及时预报东方红-1卫星飞经全球的时刻,圆满完成第一颗卫星的测控任务,保证了东方红-1卫星成功发射和运行;同时,也为我国后来卫星测控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心忧祖国敢为人先
父亲是个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今天想明天的人。记得1964年的一天,我在父亲的书桌上看到几本介绍船舶的影印书,虽然书中全是英文,我无法看懂,但其中的大型船舶结构图吸引住了我的眼睛,驻足看了半响。十几岁的小伙子自然会对船感兴趣,我问父亲:“这是什么船呀?造得真好。”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只是说:“要想赶上国外,我们也得建这种船。”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航天测量船。早在我国准备建造远望号测量船之前,父亲已经对国外航天测量船进行了潜心研究。
S P AC EFLIGH T FILE
1971年远望号测量船项目正式上马后,由于船上有
多种测量、通信设备,仅天线就有54台套,各种设备间
电磁干扰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父亲首先提出,测量
船能否在测量的同时实现与国内通信,关键是解决测量
船上众多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问题。他和技术人员在远
望号测量船上实地考察,成功地解决了远望号测量船的
电磁兼容这一重大技术难题,并在我国向太平洋发射远
程运载火箭试验中首次得到验证。
唐朝诡事录演员表介绍父亲思维活跃、善于思索。早年从事电子技术和雷
达工作时,父亲就已经开始关注导航定位问题。在他参
加卫星测控工作之后,一直希望解决利用卫星对地球上
运动物体的导航定位。他研究了美国的GPS导航系统,
为了满足全天候、全天时、连续导航定位工作,GPS系
统至少需要18颗以上卫星。然而,按照我国当时的技术
和经济状况,发展类似美国的GPS系统难度相当大。
在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前
的一天,父亲对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的同事刘志
压强与浮力
逵说,能否考虑充分发挥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作
保持着年轻时学会的自己给自己理发的传统。
父亲还能自己缝补衣服,这一招是打小就养成的习惯。父亲的祖父是当地有名的裁缝,所以父亲从小便与针线打上了交道。在81岁高龄时,一旦衣服破了需要缝补,只凭一种感觉和经验,他仍能将手中细细的线轻松地穿进那个小小的针眼。
父亲一生非常节俭,直到病逝前,家里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连褪了的布窗帘也舍不得换。但对需要帮助的人却很慷慨,他为家乡的母校设立学生奖励基金捐款;当得知清华大学一名学生需要帮助时,他又捐助了1万元。
“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四十年京兆一技人,求新服务不爱名,一称专家已过誉,惭愧国人赶超心!”诗以言志,这是父亲作的两首诗,也是他精神和信念的真实写照。(本文由本刊记者徐菁根据陈芳允院士之子陈晓南先生口述材料撰写)
徐菁/
本文编辑
陈芳允院士之子陈晓南先生接受本刊采访(刘佳/摄)
用,让它为国防和国民经济服务。父亲和刘志逵大胆设想和探索,提出用两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上的一段频段,即可确定地面目标任一时刻的位置和进行海上移动物体的导航,也就是“双星定位”,这成为后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奠基理论。
1994年,“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工程正式立项;2000年10月,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然而,就在此前5个月,父亲带着遗憾走了,没能亲眼看到“北斗”卫星上天。
生活朴素乐于助人
父亲对工作是高标准,对生活却是低标准。父亲从来不去理发店,一直都是自己给自己理发。他说:“去理发店太费时间,不是理发师傅等你,就是你等理发师傅,有时一等就是半个小时,结果还未必满意。”所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父亲练出了一手绝活儿——自己给自己理发,一把剪子加一把推子,前后各一面镜子,对着镜子前后连理带推,眨眼功夫就理完了。即使到了晚年,他仍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