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文化旅游研究与发展建议
——
—以咸阳市武功镇为例薛建锋
(咸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咸阳市712000)
摘要:以咸阳市武功镇为例,分析文化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和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武功镇;文化旅游;
旅游区规划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38(2013)25-0003-03
文化古镇的旅游介于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之间,
兼具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的特点,它既能吸引一部分城市旅游者前往,促进
自身旅游的发展,又能够吸引乡村旅游者以它为落脚点,
前往周边乡村开展旅游活动,促进周边乡村的发展;
要更好地发挥小城镇旅游的经济拉动与反哺乡村的作用,开展区域旅游联合:①与
周边城市联合,针对性的开发适合城市居民消费的旅游产品;②
与周边乡村联合,开发乡村旅游产品;
同时,延长产业链,以旅游为龙头,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相关第三产业的同步发展。
古镇旅游的开发,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而且也推动了中国旅游业的进步,使原本日渐衰落的古镇又焕发新机。
但目前大多古镇都没有开展文化旅游规划,忽略了文化旅游
开发的重要性,仅仅是包装其外观,五五普法心得体会
没有挖掘文化内涵。然而古镇作为需要特别呵护的文化保护体,它的利用率又是特别的脆
弱,稍不留意,遗产实体就可能遭到破坏,
甚至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为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正确编制文化旅游规划,就成为古镇旅游开发的重点。
本文以武功镇为例,分析了其文化旅游资源,说明进行古镇文化旅游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1武功镇文化旅游现状
1.1古镇概况
武功镇地处关中平原咸阳市武功县西北部,
原为武功县的老县城。1961年县政府驻地搬迁到普集。武功镇东与代家乡相邻,北接游凤镇和苏坊镇,南邻杨凌农业高新示范区,南隔渭河与周
至相望,西接宝鸡扶风县,
如图1。武功镇座落在漆水河、韦水河与漠浴河三水汇合之滨,
始建于北周武帝建德三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
武功镇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自然优美,旅
游事业发展初绽瑰丽。教稼台、姜媛墓、苏武墓、上阁寺、报本塔、城隍庙等“武功八景”皆汇聚于此,
古建、文物、墓葬、碑石等星罗棋布。早在新石器时代,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于此,
开创了农业千古之先河,唐太宗李世民、明状元康海出生于此,
北海牧羊19载的苏武长眠镇北风岗山前,
还有一组明代建筑,如:城隍庙、郑尚坡等。具有新石器至周代的遗址、
隋炀帝陵等名胜古迹及人文景观不胜枚举。这些先圣旧址,
气节名臣之墓,钟鸣燕飞之景,花柳塔影之奇,足以把这座古老文明的历史名城描绘的彩绚丽,婀娜多姿。2022年五一为什么放五天
1.2武功镇文化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安全教育手抄报内容1.2.1古镇空间形态
武功原为古有邰国,自从“宇文造周,
易治中亭”以来,现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武功古镇北周已初具规模,
目前依然保留镇其龟形古镇的格局:教稼台为头、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为四
脚,形似乌龟,有长寿之意,代表武功镇千秋稳固,
如图2。1.2.2古镇历史风貌
古镇老城区现存的街巷———九街十八巷,历尽沧桑岁月仍然
保持着原有的空间格局和街巷风貌。九街十八巷有东街、小北
街、大北街、三槐街、学前街、后街、
喧哗街、西街、南街、草场巷、西寺巷、乐伎巷(月居巷)、三鉴巷、蒋家巷、马道巷、挡铺巷、仁义
巷、文昌巷、道宗巷、分水巷、韩家巷、
西庭巷、苍巷、东顺城巷、铁炉巷、南顺城巷、北顺城巷更为古镇平添了几分古老神秘的
彩。历史上小北街、南街等为主要商业大街,
喧哗街为粮食街,内有月居巷(秦腔)和草场巷(卖草制工艺品)
最为有名,如图3。1.2.3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武功镇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如秦腔、社火等活动,现已进行了一定的挖掘和开发,增加了游人的参与性,
使他们大开眼界、大饱口福,
如图4。1.2.4
武功镇文化旅游环境分析
图1
武功镇区域位置
图2古镇空间形态
图3镇区历史文化遗存
·3·马鞍山中考分数线
《陕西省旅游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提出,到2020年前,陕西省将打造225个各具特的旅游镇。根据规划,
咸阳市武功县武功镇被确定9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根据
《咸阳市文物旅游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武功镇是是咸阳文物旅游发展的农耕文明带上极其重要的文化旅游节点,为武功镇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武功镇保护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2.1武功镇文化旅游现状评价
武功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名胜古迹丰富。“武功八景”概括了该镇的景观资源,
即:东桥水波苍柳显,姜嫄古墓小华山。苏武节碑龙门传,教稼台封后稷官。客山晚照晒书卷,二水塔映两河湾。上阁钟声闻九天,报本胡燕更奇观。
该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不仅游客较
少,且多来自周边县区,距离近停留时间较短,
节庆活动,如城隍庙会、祭农祖后稷圣母姜嫄庙会,
节庆时游人较多,但都仅限于四邻八乡的人,观看完节庆活动便随即离开。
最引人瞩目的节事活动是世界苏姓宗亲会,
世界各地的苏姓人士来此祭奠祖先苏武,这是一个国际性的节事活动,从2008年,世界苏姓宗亲会在武功举行,极大的提高了武功镇的知名度,更促进了武功镇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世界苏姓宗亲会
每两年召开一次,并非每次都在武功镇召开,
且外地游客对此知之甚少,推广难度较大。
总体而言,武功镇的旅游处于起步阶段,
如表1。通过与周边旅游资源的比较,
可以看出:武功镇文化旅游与周边景区景点对比,
虽然在知名度上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弥补了各个景区功能单一的缺陷,将集自然山
水、人文古迹游览、农耕文化展示体验、
民俗休闲体验参与融为一体,可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
发展前景广阔。武功镇文化旅游与周边景区在知名度上有较大差距,
因此在旅游宣传、旅游市场形象等方面还要加大力度;
可与周边景区进行区域有效联合,集中优质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与周边景区虽然旅游资源不同,但是,形成空间上的潜在竞争。
2.2实行文化旅游规划,
实现古镇可持续发展的策略2.2.1品牌策略
打造武功旅游自身的品牌,通过品牌策略提升武功的知名
度。武功镇因后稷教民稼穑而出名,是名符其实的中国传统农业农耕文化发源地,是中国农都,以此为基础打造武功中国农耕文
化。通过对后稷生平的挖掘、后稷与姜嫄的故事、
中国早期传统农业的展示以及中国农业的发展来提升武功旅游品牌形象。2.2.2差异化发展策略
与现状周边的旅游景区形成资源互补、
差异化发展。现状周边的旅游景区主要有扶风法门寺和乾县的乾陵,两个景区的性
爱情个人签名质以观光游览和修学为主,以此,
武功镇的旅游发展性质要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使游客不仅在可以参观人文古迹,
更能在此休闲放松、体验生活、享受生活。2.2.3“体验”
发展策略打造一系列相关的节庆活动。增强旅游人的
“体验性”、“参与性”,一个惹眼的节庆活动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的游客,
为城镇旅游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武功镇现状发展较好的
节庆活动有苏氏宗亲会、游百病祭后稷庙会以及城隍庙会,
对这些节庆活动进行保护的大力发扬。另外根据武功现状资源提出更多相关节庆活动,这些节日将成为武功镇文化旅游的高峰期。2.2.4基础设施的支撑策略
发展旅游规划,基础设施既是发展的基础,
也是发展的重点。基础设施不足会对旅游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相反,配套过多,
等级过高,又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因此,
基础设施的合理配套既可以为游客提供良好的观光旅游环境,
又可以为城镇的发展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规划通过预测旅游人口数量,旅游景点环境
容量来确定基础设施的配套数量和标准,
为旅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5保护与创新策略
武功镇的旅游发展是基于武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因此,保护武功镇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是发展武功旅游业的立足之本。在规划和建设中必须要突出对历史资源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及周边环境景观的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资源开发挖掘和旅游项目的创新,注重旅游开发的文化性、参与性、体验性和有序性。保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
用,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维持武功镇的可持续发展。
3武功镇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如图5)3.1旅游主题定位
主题定位:千年古镇,中国农都,
山水田园,休闲生活。规划武功镇的旅游形象———以农耕文化为出发点,
以爱国文化和感恩文化纽带,是集古迹游览、
民俗体验为一体的关中风情浓郁的休闲旅游度假区。
3.2旅游产业总体布局
根据武功镇的资源特,旅游资源的集中性和连续性,
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将武功镇形成“一心两轴两片
”
以下三大旅游图4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主要景区相关特征
武功镇境内有多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乾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门寺中国古代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太白山风景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昭陵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贵妃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茂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槐树林山庄人工打造度假山庄杨凌农科城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基地岐山周公庙陕西省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楼观台
道教文化圣地
表1武功镇景点与周边区域的旅游景点对比分析表·4·
区:
(1)一心:人文古迹及关中民俗体验核心。
形成以报本寺感恩文化领悟区、教稼台农耕文化体验区、
苏武爱国精神学习区、城隍庙民众祈福区、小华山-关帝庙宗教文
化区、康家山清凉寺-上阁寺台塬古迹游览区、
姜嫄古墓瞻仰区、特街区8个片区。
(2)两轴:台塬景观轴和产业发展轴。
台塬景观轴主要沿武临公路和武杨公路,
轴线两侧为武功镇南北向的重要台塬景观,
自然风光秀美。产业发展轴沿着西宝公路北线,
武功镇旅游文化古镇可沿此轴通往周边区域的重要旅游景点,
发展武功旅游经济。(3)两片:历史感悟旅游区和农耕体验旅游区。
以隋炀帝墓和金仙观为依托,
打造历史感悟旅游区。以“喀山晚照”为景观中心形成农耕体验旅游区。4结束语
古镇文化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古镇文化旅游规划研究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研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应用文化旅游规划理论在古镇上的旅游规划较少。在分析武功镇发展文化旅游的资源的基础
上,提出武功镇的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框架,
为古镇的文化旅游规划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武功镇镇志.
[2]咸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武功镇文化旅游建设规划.
收稿日期:2013-8-26
作者简介:薛建锋(1976-),男,工程师,硕士,毕业于西安建筑科
技大学,主要从事城市规划方
面的工作。
图5武功镇文化旅游产业布局
商业建筑节能技术市场分析
殷曼
(宿州市泗县建筑设计室)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体量与节能的内容,
然后分析了我国商业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最后对商业建筑节能技术和商业建筑节能市场及前景分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商业建筑;节能技术;
市场分析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38(2013)25-0005-02
1前言
近年来,我国商业建筑工程正在飞速的发展,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建设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对商业建筑节能技术市场分析,
对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2体量与节能
商业建筑体积大小,对能源消耗现的影响存在有利的一面,
也有不利的一面。大的体量意味着建筑热容的增加,
外部的气候波动有利于削弱建筑的内部环境,主要体现在能够降低温度的波振幅和室内温度,因此就降低了供热的峰值和空调的冷负荷。但同时,也会有负面影响,城市里面增加了空调房间的体积,会导致冷热负荷运行的增加。可能在超过一般建筑体量的时候会
对节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这就需要设计的时候扬长避短,
为了能获得最佳的节能效益。
3我国商业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
3.1基本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地区性的商业建筑在我们的国
家不断的增加。据统计,目前已建成约的高级酒店和写字楼已
经超过大约两千座,购物中心已经超过八百座,
国庆节是祖国的生日吗?配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建筑面积约1.5亿m 2。根据商业建筑能耗的调查,
进行了统计,有配备空调系统的商业建筑在每一年度能耗方面的花费近150元/m 2,现有商业建筑年度能源消耗成本高达约225亿
元。商业建筑的能耗主要用于空调、
照明、热水供应和其他电力设备等。
3.2发展潜力
(1)中国的商业建筑能耗的能耗比发达国家的能耗情况严重。(2)相同的类型的商业建筑能耗也有更大的区别。(3)通过对商业建筑仿真分析发现,理想的能源消费的建设
和实际的能耗有较大差别的,主要是空调系统运行管理较差,
缺乏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对原有的空调系统的设计不合理等许多
原因。只有通过修改不合理的成分,
才可以通过较小的投资获得巨大的节能效果。
(4)近年来有许多节能改造项目正在完成,改造的项目显示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商业建筑是一个很大的节能潜力。
·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