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傅守祥“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爱国,确切地说,是爱自己的祖国。祖国是人们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整体,它是自己血亲前辈或本身出生和成长的国度,是“根”
之所在。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它是理想、感情、道德和行为相统一的完整体系。因而,爱国主义的内涵就是对祖国和民族的忠诚、热爱和报效的思想与行为有机统一的完整体系。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这种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和民族最深厚的感情,是中国人民政治品质和道德面貌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中国人民的祖国和民族意识的灵魂。每当生活轨迹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如个人离开故国热土时,这种情感更
显得刻骨铭心,成为永志不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祖国历史转折的关头,这种情感会汹涌澎湃,成为一种无坚不摧的迸发力与再生力。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无不对养育自己的祖国怀有无限深厚的热爱,这包括对祖国壮丽河山、语言文字、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统一民族的尊敬与爱护,也包括发自内心的神圣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尊、自强、报效祖国的崇高责任感与爱国心。
爱国主义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当 代 思 潮的不同历史时期,随着各个国家和民族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而具有不同的时代主题。虽然如此,爱国主义的历史继承性也是不容否认的。千百年来,浓烈的忧患意识、崇高的民族气节、团结统一的“大一统”情怀和自强不息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永恒主题。
一、浓烈的忧患意识所谓忧患意识,就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自觉关心的意识。忧患可以兴邦。“生于忧患”、“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传统,增强了中华儿女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在国泰民安时期,能使人们居安思危,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在国家多事之秋,能使人们正视危难,承认差距,立志变革创新。这种忧患意识,能鞭策和激励中华儿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百折不挠地为国家的振兴而毕生拼搏。梦幻西游12门派
嘻哈说唱孔子的“君子忧道”,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屈原的“长太息以掩硕士论文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等等,都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忧患意识的写照。一个人如果没有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就不可能有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推动历史前进的政治事件,任何一个力挽狂澜的杰出人物,无一例外地首先都是爱国主义者。无论是主张革故鼎新还是主张武装革命,起初都源于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关心。春秋时代的孔子,为拨乱反正、恢复“一统”,打破当时“非史官不能修史”的常规,不怕非议编写《春秋》。战国时代的屈原因主张抗秦而被楚王放逐,但他爱国之心坚定不移,最后自沉汨罗江,以此去唤醒楚国人民。屈原的命运虽然带有悲剧彩,但是他的忧国忧民之心却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一批志在强国利民的改革家,比较著名的如北宋的范仲淹和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等等。这些封建时代的改革家,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国家的实力并缓和社会的阶级矛盾,往往不计个人利害得失挺身而出,去从事志在兴国利民、造福社会的改革。尽管他们的改革只能在统治者许可的有限范围内进行,而且常常因触犯守旧势力,往往以失败而告终,但我们并不能因此抹煞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不计个人得失安危而忧国忧民并志在兴国利民的行动,虽然带有悲怆的彩,但是仍为后人所推崇和敬重。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欺凌侵略、灾难空前深重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得以集中展示的历史。在这百年的历史风雨沧桑中,中国传统的忧患意识得到了迅速升华,其内在精神不断丰富并发扬大。面对近代中国日益衰落、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现状,各阶级各阶层的先进人物无不忧心如焚、寝食不安。他们先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救国方案,探寻了不同的救国道路,希望能够拯救民众于水火、救国家于危难,以使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从林则徐到李大钊,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先后提出了“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及“社会主义”多种救国方案。尽管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但都是爱国者忧国忧民的智慧结晶。从具体内容看,由主张以西学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到相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其跨度之大,既反映了近代中国人寻求救国真理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也体现了传统的忧患意识在近代得到了迅速升华。
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所系,是中国人民进步发展的历史意志、历史要求的具体体现。新时期的爱国者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积极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而改革开放政策又反过来开拓了爱国者的思路,开阔了视野,使中华民族通过改革开放纳入世界文明的潮流之中。
二、坚强而崇高的民族气节所谓民族气节,是指一个人在事关国家民族利益的紧要关头,抛弃个人得失安危,忠诚于祖国、民族,自觉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用实际行动去捍卫国格,决不允许其他民族或国家侵犯、歧视和侮辱本民族的尊严的爱国精神。中国人民的民族气节是坚贞的,它驱使人们自爱、自重、自律,把自己的聪明才智乃至生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国家和民族。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大业,这就从积极的自我评价,深化发展为道德标准,演化成行为的动力。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崇尚民族气节的优良传统,涌现了一批具有坚贞民族气节的爱国志士,如苏武、文天祥、朱自清等等,必千古垂范。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不怕任何困难与挫折的英雄民族。七十多年来,面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种种恫吓和威胁,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以大无畏的精神去顽强战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走自己的路。
这正如同志所指出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的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当 代 思 潮在当今的国际交往中,特别是在以强凌弱、以富欺贫的外来压力面前,我们从不低三下四,仰人鼻息;更不会卑躬屈膝,丧权辱国,拿主权和原则来做交易。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越来越高的信誉,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根本原因之一。
高速收费免费时间2023 新中国建设发展的五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是中华民族崛起与腾飞的五十年,也是中国人民坚贞的民族气节迅速升华的五十年。“走自己的路”,“不做任何外国的附庸”;“对于一切国际事务,坚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坚决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不信邪,不怕压,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同志讲话,见1999年5月14日《浙江日报》)三、团结统一的“大一统”情怀所谓“大一统”情怀,是指历代国人追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而反对分裂的爱国情感,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多次起伏跌宕,既有过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也有过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局面,但要求“大一统”的思想始终占主导地位。
这固然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但爱国主义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百川异趋,必会大海”,“万国殊途,必通诸夏”,分裂不得人心,统一合乎民意。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才能万众一心,共图大业。
公元前十一世纪建立的周王朝,是一个具有中央集权制雏形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这标志着“大一统”思想的初步形成。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地方诸侯各自为政。孔子主张“拨乱反正”,恢复一统。他称赞管仲的功绩,说:“霸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即匡天下于一统,一统于周。孟子、荀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同倡一统。《春秋公羊传》中的:“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则标志着儒家“大一统”思想的最终形成。秦汉之际,公羊学派盛行,“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从此便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积淀。后人之所以推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就是因为他们结束了雄割据的“乱世”,实现了国家的“一统”局面,顺应了时代和民族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事实上,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也是统一的时间长、分裂的时间短。由此可见,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由于“大一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追求,因而维护与破坏“一统”就成为“爱2003年第1期·35 ·国”与“卖国”的象征。历史上的祖逖、岳飞、陆游、辛弃疾等人之所以成为后人敬仰的爱国英雄,就因为他们在世之时都力主收复失地,维护国家的“一统”局面。他们把国家的统一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南宋陆游临终前曾作《示儿》诗:“死去原知万
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此诗充分表达了对失地不能收复,国家未能“一统”的悲痛心情。
“一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共同追求,在近代史上表现得尤为明显。1894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等中国领土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情激愤,从而引发了以康有为为首的“公车上书”运动;割地消息传到台湾,全省人民“奔走相告”,“聚哭于夜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日本侵略军强行登陆时,台湾人民组成义军,英勇抗击敌人。而大陆沿海的福建、浙江等省人民,也冲破重重阻力,坚决支持台湾人民的抗敌斗争。日军虽然占领了台湾,但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共死伤三万多人,比它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死伤的人数多一倍。在此后日本统治的五十年中,台湾人民始终没有停止过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追求祖国统一的斗争。这种顽强的斗争是广大人民爱国情怀的真实体现,表现了中华民族对国家统一大业执著追求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始终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自1979年以来,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一系列政策,这是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科学构想,它从台湾问题开始提出,首先运用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1997年7月1日香
港回归祖国怀抱;1999年底澳门政权的交接,在二十世纪内最终结束了外国人在中国国土上管治的历史,洗雪了中华民族近现代的耻辱,告慰英灵,为国增辉。
我们相信,中国必将统一,台湾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国庆节假期2022法定假日几天
四、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勤劳勇敢、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自强不息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刚毅的品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古代的“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到近代直到当代的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奋斗不息的精神绵延不断、一脉相承。这是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历尽沧桑而不倒、屡遭劫难而不灭的“东方不败”之国的根本原因。
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并未使中华沉沦、民族分裂,反而激励着中国人民改造河山、奋发图强。两千多年来,中国经历了无数次天灾和战乱。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发生过1029次大水灾,1056次大旱灾。战争以来,帝国主·36 ·当 代 思 潮义侵略中国持续百余年;尤其是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杀死杀伤3500万中华儿女,给中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一页。这场血与火的空前浩劫,反而激发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民族意识。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
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掀起了波澜壮阔、威武雄壮的民族解放战争,歼灭日军150余万,取得了中国近代抵御外侮的第一次彻底胜利。可见,中华民族虽屡遭险阻,迭经挫折,但她不屈不挠,愈挫愈坚,这种坚韧不拔的自强不息精神,正是来源于矢志不移的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