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三:品“三哭”,悟真情【目标3.5.6.9\20分钟】 1.同学们通过自学发现了外祖父的三次哭泣,这样一位漂泊他乡的老人三次哭泣的原因是什么呢?请你深入默读课文,并进行批注。 (1)第一次哭泣 a.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 b.体会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 c.说说“外祖父哭了”的原因. (2)第二次哭泣 a.教师朗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b.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 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之上,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 (1)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比较:句子进行 “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2)品读外祖父送画时的话。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 ◆再读一读这句话,说说有怎样的感受? ◆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 ◆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代表着什么? (3) 第三次哭泣 a.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 b.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 板块四:合作交流【目标8\20分钟】 1.讨论交流:比较课文中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 2.过渡: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 板块五:品语句,升华情感【目标9\20分钟】 1. 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对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爱,是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和外祖父为作者送行的有关语句。 2.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饱含敬意朗读课文中首尾两段。 | 默读,作批注 读诗句思考 交流: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学生到有关的句子读,并读出体会和感受. 讨论交流 学生思考回答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小组交流后举手回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泪眼朦胧 有关风的古诗外祖父把梅花看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他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 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在写法上这是首尾呼应。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和外祖父为作者送行的有关语句。 学生朗读课文中首尾两段。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