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艺术歌曲-以《叹香菱》为研究对象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艺术歌曲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其产生就吸引了众多的作曲家钟爱于该体裁的创作,并使其欧洲地区迅速盛行开来。直至20世纪20年代,艺术歌曲才从欧洲传入我国,最开始由青主创作的《大江东去》为代表,随即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作曲家,他们使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得到蓬勃发展,并逐步在中国音乐的创作领域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当代中国艺术歌曲具有多元化的彩,艺术家由过去单一地模仿西方技法转为融汇中国传统的文化因素进行创作,题材丰富,多变的风格和曲调让中国艺术歌曲特化、民族化。
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异彩纷呈,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古诗词为内容,注重诗词意境及韵律,诗歌与音乐语言浑然一体;亦或结合文学作品,运用流畅、抒情的旋律勾勒人物形象,诠释其艺术内涵。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其高度的思想性及艺术性是文学的典范。王扶林先生根据原著为蓝本进行改编的电视剧《红楼梦》在1987年被搬上电视荧幕,播出后受到大众喜爱,剧中的原声音乐由王立平先生根据原著判词耗时四年之久为其量身谱就,这也为影视歌曲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整套作品共13首,优美动人的旋律突出了主题,风格迥异的曲调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不同的人物性格,且带有浓郁
的民族风格。
《叹香菱》是其中的第七首,本文结合文学作品,以突出人物形象为目标,就以曹雪芹作词、王立平作曲的声乐作品《叹香菱》为基础,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分析,刻画悲剧人物——香菱的形象,从而结合艺术歌曲中塑造人物的方式和表现方法,体现形象塑造对整部作品的积极意义。
在当代高速信息化发展的社会,优秀的传统化的文学艺术和音乐艺术需要被发扬、继承和融入到新时代的文化领域中,中国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源远流长,语言与音乐的完美统一诠释了传统文化的深刻含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是散发着民族彩,值得今天的我们去细细品味和研究。在最近召开的十九大会议上,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被高频提起,把从最低层次的领略民族文化到最高层次的创新文化作为目标,我们的民族文化才会经久不衰、大放异彩。
(二)研究对象
私募股权信托中国艺术歌曲是中西音乐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及作曲家的个人风格。我国艺术歌曲创作题材是以大众熟知的诗歌文学为主要组成,这种将以文学视觉与听觉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化方式让艺术歌曲在音乐创作领域中大放异彩,尤其是以文学诗词中的人物为创作的切入点,透过音乐化、艺术化的手法赋予人物生命,立体地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体现人物性格及隐喻的思想内涵。
本文以艺术歌曲《叹香菱》为研究对象,通过其文学诗词特点、旋律与曲式结构、演唱方式及版本比较各方面进行全面解读,诠释中国艺术歌曲在创作中如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所具有的代表性及艺术内涵。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进行研究,由于相关课题的内容有限,因此还结合了谱例分析法和对比法以求更为全面地分析和总结中国艺术歌曲对人物塑造采用的手法及创作特点,浅析形象塑造对艺术歌曲产生的积极影响。纯肉宠文高h一对一
(四)创新之处
艺术歌曲自欧洲传入我国,为我国的音乐创作注入了新活力,也掀起了一阵研究中国艺术歌曲的热潮,大多取其某一方面如发展历程、创作特点等角度进行理论研究,很少有研究者就以具体歌曲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为切入点,总结中国艺术歌曲中的人物塑造方法来研究分析和实践探索。本文将立足于前人的研究,充分利用有效资料对艺术歌曲《叹香菱》深刻剖析,解读中国艺术歌曲如何用音乐形态的表达方式塑造人物形象。
二从文学诗词角度谈中国艺术歌曲的人物塑造
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往往不同于欧洲的艺术歌曲,在借鉴西方艺术歌曲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或具有民族特。众多的中国艺术歌曲常采取依词谱曲的方式进行创作,“词”即源于文学作品和古代诗词佳作,较现代白话文的歌词而言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底蕴,简短却富有深意,将作者想要表达和描述的内容韵律化、意境化,同时为歌曲中的人物塑造创造了积极条件。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在当今仍处巅峰,小说以贵族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为故事背景,揭露了封建社会矛盾重重,必然没落的趋势,同时也塑造了不少“红楼女性”的悲剧形象。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特点之一就是包含诗词,不仅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进一步加强了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红楼梦》也不例外,曹雪芹共创作了130首诗词来勾勒人物形象,体现人物性格。艺术歌曲《叹香菱》是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插曲,其歌词就直接取材于曹雪芹对香菱所作的判词,通过音乐的塑造提高香菱这个人物形象的神秘性并深化文学作品的主题。
在《红楼梦》一书中,香菱作为《红楼梦》众多女性形象中第一个人物出场,但整部小说曹雪芹对于香菱的描写只有寥寥几个篇幅,人物形象具有模糊性,多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看似只是繁多任务中的一个配角,然而隐藏着作者深刻的寓意。“香菱从娇生惯养的乡宦之家,先沦为奴隶,后做了薛蟠的妾室,在大观园中的地位低于小而高于丫头,她渴望上层社会的精神生活。作者对这个人物是持同情态度的。”[ 蔡一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M].中华书
局,2005:261]香菱的身世之惨,人生际遇的变化之大,使她的悲剧形象更加突出,她遭遇了常人难以承受的折磨,坚强的香菱选择勇敢面对也无力反抗。曹雪芹对香菱的判词为“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死香魂返故乡。”[ 曹雪芹、高额.《红楼梦》[M].中华书局,2006重印:33]看似简单的四句话却饱含玄机,为艺术歌曲《叹香菱》的创作提供了素材,也奠定了人物形象整体的感情基调,接下来笔者将对其进行深入地分析。
第一句“根并荷花一茎香”,“荷花”也叫“莲花”,间接地说明了香菱的身世本不平凡,原名为“英莲”。在《红楼梦》第八十回中,香菱也对自己的名字做出诗意化的解释,“不独菱角花,就连荷叶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 曹雪芹、高额.《红楼梦》[M].中华书局,2006重印:629]
隐喻了香菱的人物形象具有莲花般高雅的个性和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第二句“平生遭际实堪伤”,香菱的一生可以用“命运多舛”四个字来概括,脂砚斋也对香菱做出这样的总结,“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 脂砚斋批语.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M].长沙:岳麓书局,2006:455
] 香菱本出身大家,由于仆人霍启(祸起)的大意让其幼时被拐,为后来的不幸结局埋下伏笔,几经周
折成为“呆霸王”薛蟠的妾室倒也还过得去,但终究被折磨致死,悲惨的命运给如此完美的女性形象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性,曹雪芹对
此人物塑造的隐喻意义也显现出来。第三句“自从两地生孤木”曹雪芹运用了拆字法的写法,“两地”即两土叠加——“圭”,“孤木”则只取“木”字,二者相加得出了“桂”,巧妙地点出了薛蟠的正妻夏金桂。第四句“致死香魂返故乡”指出香菱的死亡,联系上一句暗示了香菱是被夏金桂虐待致死的。通过对判词的剖析,香菱的命运如此坎坷,这样的一个薄命女的形象,是红楼女性中的一个缩影,同时为其背景音乐的创作打下了无限惆怅、悲凉的情绪的情感基础。歌曲《叹香菱》以此为创作基点最为合适,隐喻且诗意化的字眼比白话文更具文学性和思想性,也为艺术歌曲中人物的塑造的表现增添了悲剧性的内涵神韵。
三从作品结构角度谈中国艺术歌曲的人物塑造
一首婉转、动人的歌曲的创作除了有深厚底蕴的歌词,也离不开优美旋律与和声结构的合理安排。中国的作曲家们喜欢将欧洲十二音创作手法与中国的五声民族调式结合起来,曲式结构的设计也糅合了中华民族独有的音乐人文内涵,在形式和内容上高度程式化,从旋律的可唱、可听性上更深层次地来表达歌曲的情感内容,亦能生动地刻画歌曲中人物形象。
(一)旋律
就拿《叹香菱》这首艺术歌曲为例,作曲家王立平仅就原著的判词进行创作,由于当时可利用的素材较少,王立平只能精心潜读《红楼梦》并大量地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去揣摩和把握作者曹雪芹的创作内涵和意图,创作时本着“十三不靠”的原则,王立平在节奏、旋律上标新立异,形成独特的“红楼风格”。《红楼梦》本就是彻头彻尾的悲剧性文学,所以歌曲《叹香菱》旋律的构成上,运用传统的五声调式是不二之选,值得一提的是王立平又突破性地使用变宫,使整首曲子的情绪更加哀怨、委婉。从旋律细节上看,歌曲速度较慢,起伏不大,一字多音的唱法也是典型诗词类歌曲的特点。整曲出现次数最多的节奏类型为附点节奏仿佛香菱如泣如诉的哽咽,大量地使用波音让旋律有了微微的起伏变化,这也与香菱的坚强性格相符,一生坎坷却坦然接受、毫无怨言。
(二)曲式结构
丽水特产《叹香菱》这首歌曲在音乐的组织结构上,采用回旋往复的方式进行音乐的扩展,全曲呈现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内含引子和尾声,多次使用转调的手法也让音乐有了彩上的对比。引子的6小节从D羽开始,音调起伏较大;7-10小节“根并荷花一茎香”转为C徵调式,平缓的音调就像在慢慢诉说;11-14小节“平生遭际实堪伤”又转到了F宫调式,有一种叹息的情绪;“自从两地生孤木,致死香魂返故乡”这一句回到C徵,19-22小节的“啊”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旋律线上下波动,一唱三叹的感觉表现出香菱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也包含对家的思念之情;为了旋律的扩张采用第一乐段的素材,形成再现乐句,由F宫再转到D羽,增强了人物的情感彩;尾声4小节的“返故乡”恢复了平静,犹如香菱落叶归根,渐行
渐远。结构图如下:
沈阳什么时候解封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引子 A B A\' 尾声
(6) a(4) b(4) c(4) d(4) b\'(6)(4)
D羽 C徵 F宫 C徵 F宫 D羽
(三)配器
香菱作为歌曲的主人公,在原著《红楼梦》中,她的内心强大而孤独,“悲”字代表了她的一生。在音乐的前奏部分由弦乐器和钢琴片演奏,表现出一种低吟、哀怨的感情基调,明确了作品的主题。歌曲演唱部分主要有二胡担任伴奏乐器,其伴奏旋律与演唱旋律的呼应、重叠技法让音乐的感情彩更加丰富,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在高潮部分的“啊”之前,王立平先生巧妙地运用古筝演奏中刮奏的技巧,为其情感的抒发起到了有效的铺垫作用,情感空间的提升烘托出香菱人物形象的悲剧性彩。最后尾声部分伴随隐隐约约的云钟声结束,宛如香菱渐渐“魂归故里”,也让听者沉浸于所塑造的人物命运中。
东风本田思域怎么样《叹香菱》仅仅是中国艺术歌曲中的一个代表,其他的歌曲中还大量运用到波音、颤音、倚音等音乐
技法表达人物形象的情感,在伴奏配器方面也极为丰富,除了钢琴、提琴类西洋乐器,民族乐器的伴奏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诸如像胡琴、筝本身就可以表现多种情感彩,再如古琴、埙、编钟等年代久远的乐器甚是民族音乐中的财富,中国化的音乐语言也体现出我国音乐的独特魅力及温婉、古朴的气质。诗词语言、五声调式的综合运用与合理的织体构思即共同诠释出了作品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和思想内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