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儒林】寻“儒林之乡”的历史文化
2023高速公路免费日期表【回望儒林】寻“儒林之乡”的历史⽂化
素有“儒林乡”美誉的南海区九江镇源于宋元之间,是⼀个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商埠。这⾥⽂风⿍盛,⼈才辈出,古物繁多,⽂化底蕴深厚。有宋代遗址、九江发祥地:破排⾓;有建于明清时期的古⽯桥:三元桥和探花桥;有受南海重点保护的古牌坊:良⼆千⽯、善应诸⽅和旌表节孝;有⼿⼯精细、具有岭南建筑风格的古建筑。沧海桑⽥,我们现从仅存的⼀些⽂物及资料可以窥探到那段久远的历史。
关树德堂宗祠
位于上西西⼭村的关树德堂宗祠,是九江在外观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宗祠之⼀,其家谱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
从关树德堂家谱中,我们可以得知,关⽒的始祖在九江结庐开村后,开荒拓⼟,⽣息繁衍,经历元朝、明朝共310年,于明万历九年(1581)始建祖祠树德堂,取“树品⽴德”之意,距今400多年。关树德堂共有三进,祠旁有⼀魁星阁,可以指望西江,看江流浩淼。但历经军阀混战、⽇寇⼊侵、⽂⾰后,三层⾼的魁星阁被夷为平地,中、后进殿堂只剩下⼀⽚残砖败⽡的台阶,左右廊间被拆建成简陋的平房课室,祠内的联楹匾额和珍贵⽂物盗失殆尽,头进的许多砖雕饰物惨被剥离。因为祠堂曾被改做学校,头进和祠前的⽯柱栅栏才幸运地保存下来。近⽇,获知树德堂后⼈打算重修关树德堂宗祠。从关树德堂家谱中的“汉寿亭侯”记载,我们还可以推算他们就是解州关公后⼈当中的⼀个分⽀。关树德堂有五⼤房,⼴州
石雕之乡、新会棠下都设有树德书舍。今天树德堂的关公后⼈遍及世界各地,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美国等地都有他们的踪迹。现居九江约3000⼈。 
明代“善应诸坊”牌坊
在下西⼤伸,有⼀间“慈悲宫”,⾥⾯有⼀座牌坊,叫“善应诸坊”,据说建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牌坊,⼜称“牌楼”,是⼀种门洞式纪念性建筑。⼀般⽤⽊、⽯、砖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多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道路⼝。
曹曦文父亲这座牌坊除砖雕外,全部⽤红⽯建造。正⾯书有“善应诸坊”四个字,背⾯则为“觉地”⼆字,有照应闾⾥、悟觉之地的意思。
到过⼤伸“慈悲宫”和“善应诸坊”牌坊的⼈都会觉得奇怪:为何这个“善应牌坊”会建在“慈悲宫”⾥⾯呢?听“慈悲宫”的管理⼈员介绍,原来的“慈悲宫”不是建在现在这个位置,⽽是在后⾯的,规模也⽐较⼩,据说是九江先民从南雄迁徙到九江结庐开村时兴建。⽽“善应诸坊”建于明代,那时九江已⼈丁兴旺,时⼈经过“善应诸坊”然后才进⼊“慈悲宫”烧⾹拜神。就在这座牌坊建成不久,来烧⾹拜神的⼈越来越多,细⼩的“慈悲宫”已应付不了与⽇俱增的信众。于是在明代崇祯年间改
建“慈悲宫”:向“善应诸坊”这边前靠,扩⼤建筑⾯积。这样就把“善应诸坊”包在⾥边。经改建的“慈悲宫”,在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多次重修,虽⾯积不⼤,但⾹⽕⿍盛。
⼀进庙门,略⼀抬头,便看见砖雕与⽯刻都⾮常精细的“善应诸坊”牌坊,除四座的⽯雕⽃拱外,⽆论灰塑的“鱼龙捧⽇”、⽯镂的花卉、浮雕式的“双凤捧⽇”、⽂官、麒麟等等都刻得惟妙惟肖,是⼀座可供研究明代牌坊建筑的古⽂物。牌坊建在庙⾥头进和天井之间,有⽡檐遮盖,不怕风吹⾬打。养在深闺⽆⼈识,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这个明代“善应诸坊”牌坊鲜为⼈知,没有受到战争或⼈为的破坏。元旦祝福语2019
明代探花桥
“桥”,是“架在⽔上或空中以便通⾏的建筑物”。地处珠江三⾓洲⽔⽹地带的九江,到底有多少座桥?⽽对⼀些有代表性的桥梁,知道的⼈相信也不多,其中,保存得最好的应是明代探花桥。
探花桥,位于九江下西翘南村,沿九江涌往北⾏,越过洛浦⼤道,即有⽔泥道路可达。⽯桥长约8⽶,宽约1⽶多,下呈半拱形,上跨巨梁,桥⾯是四块长⽯板,两旁的⽯壁中间都刻有“探花桥”三字。⾃古以来,地以⼈传、⼈因地永、⼈地之相依重。明末陈⼦壮出⽣于这⾥。明万历四⼗七年(1619年)参加殿试,考得⼀甲第三名进⼠。古时科举,殿试分三甲,⼀甲三⼈:状元、榜眼、探花。陈⼦壮得⼀甲第三名,即“探花”。陈⼦壮考取进⼠后,家乡⼈就将他居住的地⽅叫“探花塾”。清嘉庆庚申,乡绅郑佐扬、陈道中等在他居住地前捐建⼀座⽯桥,横跨⼤伸涌⼝,也称“探花桥”。探花桥于1994年
重修。
鸡飞蛋打陈⼦壮他出⽣成长都在九江,⾃幼随外公朱让读书。⾼中进⼠后,崇祯四年(1631年),任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他为官清廉耿直,曾因直⾔得罪权贵⽽两次被罢官,回南海九江、⼴州讲学,结社论诗⽂。明朝灭亡后,清兵⼤举南下,顺治三年(1646年),攻陷⼴州,陈⼦壮坚持民族⽓节,积极捐资募兵,他和表弟朱实莲等官绅以南海九江为义军,联合顺德陈邦彦和东莞张家⽟等⼈合⼒围攻⼴州。事败后,陈⼦壮退回九江。九江失陷后,朱实莲壮烈就义,时
义军,联合顺德陈邦彦和东莞张家⽟等⼈合⼒围攻⼴州。事败后,陈⼦壮退回九江。九江失陷后,朱实莲壮烈就义,时年五⼗⼆岁。南明永历帝追赠其太师、上柱国、中极殿⼤学⼠,吏、兵⼆部尚书,南海侯,谥号“⽂忠”。与陈邦彦、张家⽟被誉为明末“⼴东三忠”。
“良⼆千⽯”牌坊
步过探花桥,往左⾛百余步,有⼀间明代崇祯年间改建的观⾳慈悲宫,门上雕刻的⼈物像惟妙惟肖,进门则见⼀座上写“善应诸坊”的牌坊,在⾹⽕烟雾缭绕中颇有些神秘。牌坊上除砖雕外,全部⽤红⽯建造,砖雕与⽯刻都⾮常精细,⽆论是灰塑的龙、⽯镂的花卉、浮雕的凤、⽂官、麒麟都刻得栩栩如⽣。
光绪皇帝死因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座牌坊叫“良⼆千⽯”牌坊,相传是朱让在福建任知县时获赐筑建的,已有400多年历史了。因为深藏于慈悲宫中,牌坊很少为外⼈知道,但下西的村民对它有很深的感情。“⽂⾰”时期,牌坊本来要被拆掉,但村民们⾃发起来保护。上世纪80年代,⼀些研究历史的专家说牌坊有价值,要将它迁到博物馆,村民担⼼牌坊会受到损坏,也坚决不答应。正因为此,牌坊才得以留住它的精致和历史感让后⼈去回味。
编后话
南海九江是个⽔乡,镇内河涌纵横交错,鱼塘遍布,桥梁、牌坊也因此⽽⾮常多,包括镇内的潭涌⼝、⽯马涌⼝在内,总数竟超过⼗多座,为⼩镇之罕见,特别是那独具⼀格的探花桥和寿母桥更是以内涵丰富⽽久著于世。徜徉其中,可以感受到厚重的儒林之乡久远的历史⽂化,从中也以领略到九江⼀步⼀步向前发展;⼀步⼀步⾛向现代⽂明的缩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