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
(总分:120分    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泠作响(lín)        碧(piǎo)
  飞戾天(yuān)    邈(xuān)
  B.啬(lìn)            然(xiāo)
  酒(shì)            短(hè)   
  C.尽(zhá)            读书(hào)
  空(lǚ)            衔(shāng)
有格局 昵称  D.叱(duō)            负(qiè)
  容(xiù)            然(huá)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急湍甚箭,猛浪若(飞奔的马)
  B.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心情急切的样子)
  C.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即使)
  D.余则袍敝衣处其间(旧絮)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B.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C.食之不能尽其材
  D.同舍生皆被绮绣
  4.下列对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好/读书,不求/甚解 
  B.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
  5.诗文默写。(5分)
  (1)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惶恐滩头说惶恐,          。(文天祥《过零丁洋》)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           ,食之不能尽其材,           。(韩愈《马说》)
  6.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南朝齐梁文学家。“书”是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此文中是“信”的意思。
  B.《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陶渊明,因宅边有五棵柳树,因此自号“五柳先生”。
  C.《马说》的作者是韩愈,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的作者是宋濂,明初文学家,字景濂。“序”分书序和赠序,本文属于前者。
  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
  抚仙湖在玉溪界内,储水量抵得上10个滇池,也抵得上10个洱海。抚仙湖极清澈。湖波荡漾,犹如一大块透明的蓝水晶在阳光下微微晃动。而湖底,是个神秘的世界。前不久,有人在抚仙湖底发现了个古城遗迹,古滇国的一个城池,不知何年何月囫囵地沉到了湖底。同时,在湖底还发现了两千年前的石雕,据说石像在深水底下微合着眼睛,凝视湖面上的天光,期待有人来和他们对话……
  (1)请你为抚仙湖写一小段介绍词。(100字左右)(4分)
                                         
网络连接受限制(2)有个游客在游览抚仙湖时思绪飞扬,拟出了一句上联,请你借助上面的资料拟出下联。(2分)
  上联:蓝波光清澈幽深惹人醉 
  下联: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一)诗歌阅读(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分)
  (1)到乡翻似烂柯人:       
  (2)暂凭杯酒精神:       
                                       
9.“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使用了什么典故?用意是什么?(2分)
                                       
10.这首诗是一首酬谢诗,同时又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文言文阅读(13分)
【甲】文: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文:
与顾章书
吴均
仆去月谢病①,还觅薜萝②。梅溪③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④,孤峰限日⑤,幽岫⑥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⑦相杂,绵绵⑧成韵。既素重⑨幽居,遂葺⑩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11。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注释】①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②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③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④森壁争霞: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⑤孤峰限日:耸立的高峰遮断了阳光。⑥幽岫:幽深的山穴。⑦英英:形容声音和谐动听。⑧绵绵:形容声调悠长。⑨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⑩葺,修建。11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是隐士所食之物。
1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1分)
仁 智 所 乐,岂 徒 语 哉?
1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2)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13.【甲】文中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绿            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和谷深的特征。(3分)
14.【乙】文从   觉和   觉两个角度,写出了石门山怎样的环境特点?(3分)
上海两日游15.结合两文的内容,思考:吴均辞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分)
                                       
(三)散文阅读(12分)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
积得太多,点不着,乃轻轻地一弹,烟灰静悄悄地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纸上一样,一点儿的声息也没有。
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地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
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这时才想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
然而秋确有另一种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
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淡,叶多黄,有古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
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
石雕之乡
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
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热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
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
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
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味较和。倘是烧得得法,慢慢地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
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
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的兴趣。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的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
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们错过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
16.文章的开头用很多的文字来写“我”抽烟的感受,有何作用?(2分)
计调                                       
17.诗文上的秋和作者眼里的秋有什么不同?(3分)
                                       
18.根据文意,说说文中引用的庄子的“正得秋而万宝成”这句话的含义。(2分)
                                       
19.本文多用对比手法,请列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2分)
                                       
天灰灰会不会让我忘了你是谁
20.请选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秋天的况味,并说说你的理由。(3分)
                                       
(四)记叙文阅读(14分)
钟书的“痴气”
杨绛
钟书的“痴气”书本里灌注不下,还洋溢出来。我们在牛津时,他午睡,我临帖,可是一个人写字困上来,便睡着了。他醒来见我睡了,就饱蘸浓墨,想给我画个花脸。可是他刚落笔我就醒了。他没想到我的脸皮比宣纸还吃墨,洗尽墨痕,脸皮像纸一样快洗破了,以后他不再恶作剧,只给我画了一幅肖像,上面再添上眼镜和胡子,聊以过瘾。回国后他暑假回上海,大热天女儿熟睡(女儿还是娃娃呢),他在她肚子上画一个大脸,挨他母亲一顿训斥,他不敢再画。
沦陷在上海的时候,他多余的“痴气”往往发泄在叔父的小儿小女、孙儿孙女和自己女儿阿圆
身上。这一串孩子挨肩儿都相差两岁,常在一起玩。有些语言在“不文明”或“臭”的边缘上,他们很懂事似的注意避忌。钟书变着法儿,或作手势,或用切口,诱他们说出来,就赖他们说“坏话”。于是一孩子围着他吵呀,打呀,闹个没完。他虽然挨了围攻,还俨然以胜利者自居。他逗女儿玩,每天临睡在她的被窝里埋置“地雷”,埋得一层深入一层,把大大小小的各种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或大把的毛笔都埋进去,等女儿惊叫,他得意大乐。女儿临睡前必定小心搜查一遍,把被里的东西一一取出。钟书恨不得把扫帚、畚箕都塞入女儿被窝,博取一遭意外的胜利。这种玩意儿天天玩也没多大意思,可是钟书百玩不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