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之《王安石变法》
成效。臣已撰成《武学规矩》一卷,进呈 时议难之。
  五年三月,罢科举新法。范仲淹既去,执政以新定科举入学预试为不便,且言
诗赋声病易考,而策论汗漫难知,祖宗以来,莫之有改,且得人尝多矣
帝下其议,有司请如旧法,乃诏前所更令悉罢之。
  神宗熙宁四年二月丁巳,更令科举法,从王安石议,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专以 过桥米线
经义、论、策试士。王安石又谓
孔子作《春秋》,实垂世立教之大典,当时游、夏不能赞一词。自经秦火,煨烬无
存。汉求遗书,而一时儒者附会以邀厚赏。自今观之,一如断烂朝报,决非仲尼之
笔也。《仪礼》亦然。请自今经筵毋以进讲,学校毋以设官,贡举毋以取士
从之。时诏议贡举,咸谓宜变法便,苏轼独上议曰
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名,朝廷有责实之政,则
胥吏皂隶未尝无人,虽因今之法,臣以为有余。使君相不知人,朝廷不责实,则公 雅名
卿侍从尝患无人,况学校贡举乎。虽复古之制,臣以为不足。夫时有可否,物有兴
废,使三代圣人复生于今,其选举亦必有道,何必由学乎。且庆历固尝立学矣,天
下以太平可待,至于今惟空名仅存。今陛下必欲求德行道艺之士,责九年大成之业
,则将变今之理,易今之俗。又当发民力以治宫室,敛民财以养游士,置学立师而
又时简不帅教者,屏之远方,徒为纷纷,其与庆历之际何异。至于科举,或曰乡举
德行而略文章。或曰专取策论而罢诗赋。或欲举唐故事,采誉望而罢弥封。或曰变
经生帖墨而考大义:此数者皆非也。夫欲兴德行,在于君人者修身以裕物,审好恶
羽毛球双打比赛规则以表俗,若欲设科立名以取之,则是教天下相率而为伪也。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
股,怯者庐墓。上以廉取人,则敝车羸马,恶衣菲食,凡可以中上意者,无所不至
。自文章言之,则策论为有用,诗赋为无益。自政事言之,则诗赋、论策,均为无
用。然自祖宗以来莫之废者,以为设法取士不过如此也。矧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
臣者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帝喜曰 吾固疑此,得轼议,释然矣
他日,王安石言于帝曰
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异论纷然,不能一道德故也。欲一道德则当修学校,
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若谓进士科诗赋亦多得人,自缘仕进别无他路,其间
不容无贤。若谓科法已善,则未也。今以少壮之士,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
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未习,此科法败坏人材,致不如古 古之取士皆本学校,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今欲追复
古制则患于无渐,宜先除去声病、偶对之文,使学者得专意经术,以俟朝廷兴建学
校,然后讲求三代所以教育、选举之法,施之天下,则庶几可以复古矣
于是改法,罢诗赋、帖经、墨义,士各占治《易》、《诗》、《书》、《周礼》、
《礼记》一经,兼《论语》、《孟子》。每试四场,初本经,次兼经,大义凡十道
,次论一首,次策三道。礼部试即增二道。中书撰大义式颁行,试义者须通经有文
采,乃为中格,不但如明经、墨义,粗解章句而已。其殿试则专以策,限千字以上
,分五等:第一等、二等赐进士及第,第三等赐进士出身,第四等赐同进士出身,
第五等赐同学究出身。旧制,进士入进谢恩银百两,至是亦罢之,仍赐钱三千为期
集费。
地火演员表  三月庚寅,始命诸州置学官,率给田十顷赡士,并置小学教授。
  冬十月戊辰,立太学生三舍法。宋初,国子生以京朝七品以上子孙应阴者为之
3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太学生八品以下子孙及庶人子孙俊异者为之,试论、策、经义如进士法。及帝即
位,垂意儒学,以天下郡县既皆有学,岁、时、月各有试,程其艺能,以次差升舍
,其最优者为上舍,免发解及礼部试而特赐之第,遂专以此取士。又以庆历中尝置
太学内舍生二百人,帝渐增至九百人。至是,因言者论太学假锡庆院西北廊甚湫隘
,乃尽以锡庆院及朝集院西庑建讲书堂四。自主判官外,增置直讲为十员,率二员
共讲一经,令中书遴选,或主判官奏举。厘生员为三等:始入太学为外舍,定额为
七百人。外舍升内舍,员三百。内舍升上舍,员一百。各执一经,从所讲官受学,
月考试其业,优等以次升舍,上舍免发解及礼部试,召试赐第。其正、录、学谕,
以上舍生为之,经各二员。学行卓异者,主判、直讲复荐之于中书除官。其后增置
八十斋,斋三十人,外舍生至二千人,岁一试,补内舍生。间岁一试,补上舍生,
弥封、誊录如贡举法。
  六年三月己未,置诸路学官,更新学制。有司立为约束,过于烦密,刘挚上疏
学校为育材首善之地,教化所从出,非行法之所。虽居众聚,帅而齐之,不可无
法,亦有礼义存焉。治天下者遇人以君子、长者之道,则下必以君子、长者之行而
应乎上。若以小人、犬豕遇之,彼将以小人、犬豕自为,而况以此行于学校之间乎
。愿罢其制 丁卯,诏进士、诸科并试明法注官。 乙亥,置律学。诏
士之莅官,以法从事,今所习非所学,宜置律学。设教授四员,命官、举人皆得入
学习律令
  九月辛亥,初策武举之士。先是,武举试义策于秘阁,武艺于殿前司。又殿试
则又试骑射又策于廷。策、武艺俱优为右班殿直,武艺次优为三班奉职,又次借职
,末等三班差役。初,枢密院修武举法,不能答策者,答兵书墨义。王安石曰
武举而试墨义,何异学究诵书不晓理者,无补于事。先王收勇力之士皆属于车右者
,欲以备御侮之用,则记诵何所施 帝从之。至是,始策武举之士。
  八年六月己酉,王安石以所训释《诗》、《书》、《周礼》三经上进,帝谓之
曰 今谈经者人人殊,何以一道德。卿所著经义,其颁行,使学者归一
遂颁于学官,号曰《三经新义》。一时学者无不传习,有司纯用以取士。安石又为
《字说》二十四卷,学者争传习之。自是先儒之传、注悉废矣。
  九年三月甲戌,亲策进士,并试律义断案。
lightroom 教程  哲宗元祐元年夏四月辛亥,司马光请立经明行修科,
岁委升朝文臣各举所知,以勉励天下,使敦士行,以示不专取文学之意。若所举人
违犯名教,必坐举主毋赦,则自不敢妄举,而士之居乡居家者,立身行已,惟惧玷
缺。所谓不言之教,不肃而成,不待学官日训月察,立赏告讦,而士行自美矣
于是诏
自今凡遇科举,令升朝官各举经明行修之士一人,俟登第日,与升甲。罢谒禁之制
  五月戊辰,命程颐等修定学制。太学自蔡确起大狱,连引朝士,有司缘此造为
法禁,烦苛凝密,博士诸生,禁不相见,教谕无所施。御史中丞刘挚以为言。至是
,命程颐、孙觉、顾临同太学长贰看详修定条制。颐大概以为
学校,礼义相先之地,而月使之争,殊非教养之道。请改试为课,有所未至,则学
官召而教之,更不考定高下。置尊贤堂以延天下道德之士,镌解额以去利诱,省繁
文以专任委,励行检以厚风教 及置待宾吏师斋,立观光法,如是者亦数十条。
  秋七月癸酉,立十科举士法。旧制,铨注有格,概拘以法,法可以制平而不可
以择材,故令内外官皆得荐举。其后被举者既多,除吏愈难。神宗即位,乃革去奏
举,而概以定格,于是内外举官法皆罢,但令吏部审官院参议选格。及帝即位,左
司谏王岩叟言 自罢辟举而用选格,可以见功多而不可以见人才,于是不得已而用其平日之所信,
故有踏逐、申差之目。踏逐实荐举而不与同罪,且选才荐能而谓之踏逐,非雅名也
,况委人以权而不容举其所知,岂为通术 遂复内外举官法。司马光奏曰
为政得人则治,然人之才或长于此而短于彼,虽皋、夔、稷、契,各守一官,中人
安可求备。故孔门以四科论士,汉室以数路得人。若指瑕掩善则朝无可用之人,苟
随指任则世无可弃之士。臣备位宰相,职当选官,而识短见狭,士有恬退滞淹,或
孤寒遗逸,岂能周知。若专引知识则嫌于私,若止循资序,未必皆才。莫若使有位
达官各举所知,然后克叶至公,野无遗贤矣。欲乞朝廷设十科举士:一曰行义纯固
可为师表科,有官无官人皆可举。二曰节操方正可备献纳科,举有官人。三曰智勇
过人可备将帅科,举文武有官人。四曰公正聪明可备监司科,举知州以上资序。五
曰经术精通可备讲读科,有官无官人皆可举。六曰学问该博可备顾问科,同经术举
人。七曰文章典丽可备著述科,同经术举人。八曰善听狱讼尽公得实科,举有官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