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 四年级 | 课时 | 一课时云南民族文化 |
课题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仿写《桂林山水》 | 撰写者 | 姓名:何彩云 |
教材分析 | 《桂林山水》是一篇写景的经典之作,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让人读来爱不释手。以读品味是本文的教学特,这样的美景美文也能唤起孩子写的愿望。尤其是这一课中的二、三自然段,更是学生习作的典范。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就读之外安排了两次写话训练(第二自然段后的模仿写排比句;三自然段教学后,模仿写一段话)。 | ||
学生已有知识 | 小学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对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就相应有所提高。不仅能通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会分段,有中心。还应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使文章增。结合本班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语言平淡,缺乏说服力的问题。设计本课,让学生学会怎样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怎样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点。 | ||
教学目标 | 知识和能力: 1、练习仿写排比句。 | ||
过程和方法: 1、学习文章“总-分-总”的叙述方法,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2、让学生初步体会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的妙处。 |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 |||
教学要点 | 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感受桂林山水之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仿写句子。 | ||
教学方法 | 讨论法、朗读法、练习阅读法、动手仿写、自主阅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等综合运用 | ||
教学资源(电教、课件、教具等) | 教师准备: 1、桂林山水的投影片。 2、制作的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提前了解排比句。 | ||
教学过程 | 教学步骤、内容、方式 | ||
引起动机(导入) 2分钟 | 一、复习背诵,引入片段 师:1、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先给一张图片给大家猜一猜,优秀学生干部事迹材料请看这张是什么(20元纸币)这张纸上面有一处风景,请问这是哪一处呢?(桂林山水) 2、还记得作者是怎样描写漓江水美的吗?(生背写漓江水美的句子) 3、所以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特别的课--仿写课。(板书:仿写)。 | ||
教学发展/策略 (3分钟) | 二、 欣赏片段,启迪方法。 1、在作者的笔下,漓江水写的多么美呀,让人一眼就看出了它的特点是什么,那这节课我们也模仿一下作者的写法来写一处美景。我们先来学习一下作者都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 (出示片段,进行比较:) 2、请看这一组句子,如果漓江的水这样写: 第一组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文中的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3、提问:第一组句子和原文中的句子相比较,你有什么感受? (都是抓住了漓江水的特点写,第一组是概括地写,第二组是具体写。也就是说就我们在描写事物的时候要抓住特点写具体。) 板书:抓住特点 写具体 | ||
教学发展/策略 (5分钟) | 三、出示片段,再次比较: (出示片段,进行比较:) 第二组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很清,还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呢! 桂林景区有哪些 漓江的水可真绿,多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1、第二组句子和原文中的句子相比较,你有什么感觉? 两处都用上了排比的手法,但是第二组句子读起来更加工整,有韵律美。 (原文中作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板书:排比) 2、什么叫排比句? 3、句子具体描写的方面一样吗? 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描写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它的美。(出示小诀窍) 4、原文中,除了排比,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使句子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板书:比喻) 5、我们都知道,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那谁还能说一说,在排比句中除了能用上比喻手法之外还能用什么修辞手法呢? (夸张、拟人、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比......) | ||
教学发展/策略 (5分钟) | 四、迁移训练 1、过渡: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写具体,恰当使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会给我们的文章增添不少的彩!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片段仿写小练习吧。 2、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点?(出示花的图片) (1)公园的花真 啊! 公园的花真 啊! 公园的花真 啊! 二寸照片的尺寸请生回答: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花呢? ②、小组讨论交流,相互看看别人写的哪里好哪里不好。教师指名交流,学生倾听,师相机评价。 ③、小结:请你读一读这位同学的句子(投影)。其实大家读的这一组就是--排比句。这样的排比句读起来简单明了。 ④、那现在你能把它们的特点写具体吗?请你在练习纸上写下来,看看谁写得最好。 (2 )月湖公园的花真 啊, 大学生入党思想报告; 月湖公园的花真 啊, ; 月湖公园的花真 啊, 。 ①、先请学生看着图片说:特点出来之后可以哪些词语去搭配呢或者用上哪些修辞手法呢? (比如说在视觉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嗅觉上我们可以闻到......) ②、小组讨论交流,相互看看别人写的哪里好哪里不好。教师指名交流,学生倾听,师相机评价。 ③、看来大家写的都不错,现在请你大声的读一读自己写的排比句。 | ||
教学发展/策略 (5分钟) | 五、升级训练 1、大家完全出乎老师的意料呀,真聪明,那老师现在加大难度,你们有没有信心把它写具体,写优美? (出示图片,先口头说一说,你想说哪一幅图片,按照上面的格式来说一说) 2、刚刚同学说的排比句都非常棒,既工整又优美。其实我们抓住一种事物的不同特点写具体,恰当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worth的用法 3、前面我们看到的大多都是美景,排比句也可以写人,还可以写事呢。(出示图片,生说) 4、请选择其中的或者你想到的景物,你能再写几句其他的排比吗? (1) , ; , ; , 。 (2) , ; , ; ①、有哪位小老师来朗读一下你写的句子呢?相机评价。 ②、模仿桂林山水的排比句写法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在我们学过的知识中有没有接触过排比句?(有) ③、比如说什么形式?(有的....有的.....有的....;像.......)再加上这次学的我们又多积累了一种呢。 | ||
课堂延伸 (8分钟) | 六、引伸: 1、现在大家掌握了怎么写有工整,有韵律美的排比句了吗?(生:会了) 2、那么究竟要怎么样运用到我们的文段中呢?我们写段落可不可以直接就写排比句?(不能) 3、在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写“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 生:写大海和西湖,可以衬托出漓江水又静又清又绿。 4、师:我们在写作中也要注意学习运用这种对比的手法,有时巧妙的对比更能衬托所写景物的特点。 5、作者笔下的 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突出了 水的静。 6、俗话说要学以致用,那么我们马上来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小作文中,现在请你模仿《桂林山水》第二段来写一段话。 | ||
课堂总结( 2分钟) | 1、到目前为止呀,老师相信大家已经会写优美的排比句了,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看板书: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仿写《桂林山水》中的排比句,写排比句时要抓住特点,再写具体,最好用上一些修辞手法,包括了比喻,拟人,设问等等) 2、以后把它用在我们的作文中去,让我们的作文更上一层楼。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 ||
板书设计 | 仿写片段 排比 比喻 抓住特点---写具体 拟人 .......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