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优秀作文素材大全
高中优秀作文素材大全
护士上岗证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一起来看看高中优秀作文素材,仅!谢谢!
要成就事业,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这是众周知的,只是真正能这样做的人并不太多。物欲的勾诱,功利的驱使,游乐的招引,你抵挡得住么?数载苦索,十年寒窗,乃至一生埋下头去,你承受得住么?一些人退却了,只得半途而废。一些人气馁了,只得前功尽弃。一些人一曝十寒,只得一事无成。只有持恒者迈着坚决不移的步伐义无反顾,终于沐浴到胜利的光芒。
可以这样说,持之不光是一个人意志的考验,而且是对一个人的品格测检。在它面前,一切伪作浮饰的东西都将原形毕露,经过它筛选的应该是物华人杰。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吧,如果你不甘于平庸的话!
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凿不休那么沟深,斧不止那么薪多。——王充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绳可锯木断,水可滴石穿。苦干加巧干,坚持持久战。——郭沫假设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根底。——柏拉图
成大事不在力量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塞·约翰生只有恒心可以使你到达目的,只有博学可以使你明辨世事。——席勒全部秘决只有两句话:不屈不挠,坚持到底。——陀思妥耶夫斯基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爱因斯坦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杨振宁
做学问要花工夫,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吴玉章伟大的人做事决不半途而废。——维特兰
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
一个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牛顿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汉族谚语成功之因,在于不屈不挠。——荷兰俗语
最令人感佩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孟子曾作过一个比喻:“有为者譬假设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他说,学习就好比挖井,必须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见效。如果挖井挖下几丈不见水就放弃,那就只能是一口废井。持之以恒,是学习意志和持久力的表现,是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条件。
一个读书少年向陶渊明求教。陶渊明带他来到田边,指着尺把高的稻禾问:“你仔细瞧瞧,它现在是否在长高呢?”少年蹲下目不转睛地盯着禾苗,看了半天,说:“没见长啊。”陶渊明反问:“真的没见长吗?那么,春天的秧苗又是怎样变成尺把高的呢?”少年不解地摇头。陶渊明开导说:“其实这禾苗每时每刻
蒸螃蟹冷水蒸15分钟吗
都在生长,只是我们没学察到。读书学习也是这样。知识的增长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自己都觉察不到。但只要勤学不辍,持之以恒,就会由知之不多变为知之甚多。所以,有人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接着,陶渊明又指着一块大磨石问:“你看那磨石,为什么会出现像马鞍一样凹面呢?”少年答:“那是磨损的。”“那你可曾见到,它是哪一天被磨损成这样的呢?”少年说:“不曾见过。”陶渊明又进一不诱导说:“这是农夫们天天在它上面磨刀、磨镰、磨锄,久而久之,磨损而成。由此可见,‘辍学如
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学习一旦连续,所学知识就会不知不学地慢慢忘掉。”循循善诱的开导,使少年悟到了为学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勤学那么进,辍学那么退”的道理。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每日黎明即起,坚持听中央人民播送电台六时的“科学知识讲座”;
路考灯光著名画家黄宾虹生前每晚必画,一次可画8张;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每天观察天气,记录气象;
孙中山在国外流亡时期,经济十分困难,但他省钱买书,每日必读,他说:“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钢琴名曲
俄国大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每天必写,1862年,他被沙皇政府关进牢房,在那里的778天,克服了重
重困难,坚持写出了举世闻名的长篇小说《怎么办》等一系列作品。
成功的“铁律”
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0年。
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花了36年。摩尔根写《古代社会》花了40年。
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37年。
储备的近义词
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5年。左思写《三都赋》花了10年。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曹雪芹写《红楼梦》花了10年。
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4年。
从以上几个数字里,我们可以看到要成就一项事业,需要持久的恒心。所以,巴尔扎克说:“持续不断的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
音乐家冼星海,练奏乐谱缺少钢琴,就用碗、碟、盆、罐作为替代,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苦练,终于孕育出了振奋人心的、史诗般的歌曲——《黄河大合唱》。
梅兰芳年轻时为了演好戏,每天一大早起床,盯着远飞的信鸽练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一时连续,终于矫正了眼皮下垂、眼神不能外露的弱点,成为一代京剧表演大师。黄河大合唱是谁写的
爱迪生为了解决灯丝材料问题,先后试验了6000多种材料,最后成功。
中国科学家王林鹤在试制高压电桥时所获得的成功,也正是积370次失败的教训并坚持不懈地努力进取的结果。
一只蜜蜂要酿出一公斤蜂蜜需往来飞行30万公里,吸吮1200万个花朵的汁液,每次采集归来,还要把汁液从胃里吐出,由另一只蜜蜂吸到自己胃里,如此吞吞吐吐120次到340次,汁液成蜜汁,但这时的蜂蜜,还有大量的水分,不适宜储藏,蜜蜂还要不断地鼓翅扇风,使水分蒸发掉,最后变成浓稠的蜜糖。由此观之,蜂蜜酿自于蜜蜂的锲而不舍中。
相传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念书缺乏耐心,常常逃学。有一天,他来到一座高山脚下,见一位老太太在磨一根铁棒。李白很疑惑,,就上前追问。老太太告诉他要磨出一根绣花针。李白惊讶不已,铁棒如何磨成针呢?老太太说:只要有恒心,不怕不成功。李白深受启发,自此他发愤读书,毫不懈怠,终于成为一代“诗仙”。
古代,有位叫薛谭的人,向歌唱家秦青学习唱歌,但还没有学会秦青的全部本领,就自以为统统学到
手了,于是向秦青告辞回家。秦青亲自送他到城郊大路旁,弹琴唱歌为他饯行。秦青那高昂的歌声,在林间回荡,使流云也停立倾听。薛谭学悟到自己还没有把老师的本领真正学到手,便向秦青谢罪,要求回去继续学习,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后来他终于成了一位像秦青一样的歌唱家。
鲁迅从1907~1936年30年间写作(包括翻译)了500多万字的著作。在此期间,他不管工作、写作再忙,客观环境如何艰辛、恶劣,身体条件再差,都一直坚持写日记。20余年,从不连续,只有到最后病危的时候,才被迫停下笔来。
勤劳是齐白石一辈子艺术生活的特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不断刻苦努力,至老不衰。在70余年的画画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画。27岁以后,只有两次害病,一次遭父母之丧才搁过笔。他的勤奋是持久有恒的,即使到了晚年,也没睡过早觉,每天照例黎明即起,吃过早饭,便要画上几幅。对艺术真是孜孜不倦。1957年他逝世这一年的春夏之际,他的精神有些不济了,安康情况已大不如以前,还丝毫不服老,顽强地和衰老作斗争,画了一幅花中之王——牡丹,这是他一生中画的最后一幅画。
徐特立认为读书固贵理解,也须记忆。要理解得好,必须记忆一些根本的东西。但老年人的记忆力了,今天看的书,明天又忘了。因此他就把书中重要的地方,或精当的语句,用大字摘录出来,张贴在壁上,就寝前向壁朗读或默念第二天起床,又是这样,一直到能背诵为止。1976年,他已经90高龄,仍坚持这样做。
汉代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王充是在十分清贫的情况下开始专心治学著书的。他先后著有《大儒》、《讥俗》、《节义》、《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