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试题1: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课时检测(一)  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
1.《左传》记载: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制也。由材料可推断这一时期(  )
A.等级秩序取决于贡赋轻重     B.血缘亲疏维护了等级秩序
C.贡赋轻重反映了爵位高低      D.宗法制度决定了爵位高低
解析:C 等级秩序实际上是天子诸侯卿大夫这样的森严等级,而材料强调的是同一级别内部爵位的高低,故A项错误;材料与血缘亲疏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表述,缴纳贡赋多者位尊,是贡赋轻重反映爵位高低的体现,故C项正确;材料与宗法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
2.《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材料旨在说明(  )
A.分封制的必要性      B.宗法制的合理性
C.立嫡制的合法性      D.世袭制的重要性
解析:B 材料反映出人性亲近亲人,故形成严谨的宗庙制度,从而维护国家统治,是宗法制建立的合理性,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3(2018·兴化一中期中)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  )
A.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
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
解析:A 根据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说明西周分封制明确了君臣等级,故A项正确;秦朝开始建立皇帝制度,B项错误;夏商周时期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中,C项错误;D项内容与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不符,排除D项。
4.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晋两国,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楚国,打破了同姓不婚的基本原则,实行联姻。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  )
A.统治秩序崩溃      B.分封制走向瓦解
C.王室日趋衰微      D.宗法制受到冲击
电脑设置开机密码解析:D 春秋时期,周统治势力衰微,但并没有被推翻,故A项错误;题中吴晋两国只是联手对付楚国,并没有对周天子有不轨行为,故B项错误;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是事实,但与题中诸侯间的相互争斗不相关,故C项错误;同姓不婚的原则是为了避免宗法混乱而定的,故D项正确。
5(2018·苏州调研)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故自开
国之初,已无封建之事。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故殷之诸侯皆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下列观点与材料不相符合的是(  )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
B.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C.西周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形成
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解析:D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符合材料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符合材料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周人即立嫡长”“其余嫡子庶子,皆……畴以国邑反映了家国一体,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本身不错,但材料中未涉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6(2018·盐城中学月考)《战国策·东周策》记载:赵取周之祭地,周君患之,告于郑朝。
郑朝曰:君勿患也,臣请以三十金复取之。周君予之,郑朝献之赵太卜,因告以祭地事。及王病,使卜之。太卜谴之曰:周之祭地为祟。赵乃还之。据材料,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诸侯开始挑战天子权威      B.宗法制度逐渐走向崩溃
C.周王室地位已严重衰落      D.神权取代王权管理国家
解析:C 由题干描述可知赵国夺取了周王的祭地,周王却通过郑朝用三十金取回来,说明此时周王室的地位已经严重衰落,故本题答案选C项。
7.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
A.深受宗法制影响      B.突出皇权至上
C.体现宗教彩      D.利于邻里和睦
解析:A 根据材料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可知,一个家族内体现的是血缘宗法,长幼有序”“男尊女卑体现的是宗族内的尊卑秩序,故A项正确。
8(2018·如皋调研)周幽王欲立妾褒姒之子为王。大臣申侯上疏谏曰:王今宠信褒妃,废嫡立庶,既乖夫妇之义,又伤父子之情。……望吾王收回乱命,庶可免亡国之殃也。申侯意在说明嫡庶关系的确立(  )
A.扩大了周朝国君统治的区域
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C.促进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
D.消除了国家灭亡的根本因素
解析:B 宗法制是依靠血缘亲疏关系以划定等级地位的政治制度,用以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规定周王和诸侯的位置由其嫡长子继承。申侯认为周幽王废嫡立庶会破坏宗法制维护的等级秩序,影响国家的稳定。
9(2018·扬州期中)西周初年,武王去世,周公辅佐成王,开创周朝大业。战国时,魏国率先模仿西周产生了文侯、武侯和惠成王,而后,诸侯国间此风盛行。这从本质上说明(  )
A.魏王们非常尊崇周朝先王
B.诸侯争霸,周王地位受到挑战
C.各国想借此继承周王权威
D.周王室衰微,宗法制趋向崩溃
解析:D 战国时期,诸侯国模仿周天子时期的封王,是对于天子礼乐制度的一种破坏,体现出分封制维系的宗法制的崩溃,故D光盘行动宣传标语项正确。
10(2018·南通六校联考)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解析:有牛的成语B 由材料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得知,材料反映的是秦朝从中央到地方行政体制,秦朝地方郡守、郡尉、郡监御史隶属于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从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B项正确。
11(2018·盐城月考)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段话(  )
全面肯定秦朝的专制统治 认为秦朝实行专制统治是时势所需 肯定了秦统一全国的功绩 认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B 材料整体上肯定了秦始皇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策措施,但并没有全面肯定其专制主义统治,作者主要是从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的角度评价秦始皇的措施。
12.钱穆曾说王家与士庶人家在政治制度上是不相悬异的,也就是说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这是对下列哪项制度的评价(  )
A.分封制网络营销定义      B.宗法制
C.三公九卿制      D.王位世袭制
解析:C 本题解题的关键信息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西周分封制的特点”,也就是说不再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三公九卿制是封建的官僚体制,C项符合题意。
13(2018·南京调研)《史记·秦始皇本纪》: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据材料可推断,郡县制(  )
A.由秦王嬴政创立      B.春秋战国已出现
C.全面取代分封制      D.加强了君主专制
解析:B 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秦朝建立后,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全面取代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史实;C项材料并未体现。
14.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  )
A.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
B.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
C.分封制的瓦解,实施郡国并行
D.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
解析:A 材料反映的是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当时最主要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走向瓦解,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转型,故A项正确。
15.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
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解析:C 据材料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可知郡县制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5)
16.纵观中国历史,中央和地方关系始终是关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重大命题。古代围
绕着封建郡县之优劣利弊,自秦以来就多有讨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倚天屠龙记小昭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
——《汉书》
材料四 顾炎武: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
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刘绍玢:封建郡县,均有善不善焉。”“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苟得其人,则必任以数十年之久。
——据《清人对柳宗元〈封建论〉的批评》整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