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1-10课后题
课后习题总结(1-10课)
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P3问题思考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  答: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渗入,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被称为“化石”,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的重要证据。
2.P6课后活动
(1)想一想,下列北京人制作的石器有什么用途?  A是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柴和狩猎用的木棒。B是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C是尖状用于割剥兽皮,也可以用来挖取树木中的昆虫。
(2)比较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看看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有了那些进步? 答: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山顶洞人已经会人工取火,而北京人只会使用天然火。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1.P12问题思考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  答: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处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一个在长江流域,个在黄河流域;两者的房屋建筑样式不同,河姆渡人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是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的主要作物不同,一个是水稻,一个是粟;河姆渡人会挖井,半坡人会使用弓箭;他们制造的陶器艺术风格也不同。
2.P12课后活动
(1)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请在口内划√。
农作物的出现;√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城市的出现。
(2)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如果让你来使用骨耜,应在上面添加什么?  答: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主要用于挖土。如果我们使用骨耜,要在骨耜上加一把木柄。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脚踏插入横孔的木棍,推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就能掀起土来。
(3)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约5 000年,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进入了早期文明社会。请谈谈你对“中华五千年明”的认识。  答: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化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上下五千年,中
华文明灿如星河,绵延闪耀,作为中华儿女都因此深感自豪。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1.P15材料研读:“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答:华夏族的形成,是众多部落交融的结果。众多部落在接触、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去小异而存大同,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
2.P16问题思考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你认为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    答: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虽说都是古人的传说,有些内容还近乎神化,但无一不有社会历史的近似事实作为根据。近年来大量的考古材料,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完全虚有。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民生活衣、食、住、行、医的变化。总之,先民的传说是有科学根据的1>比如传说黄帝开始挖掘水井,就有考古资料作为证明。考古材料证实,我国发现的古代第一口井是距今约7000年前河姆渡遗址的水井。还有距今约4000年前,河南汤阴白营遗址的水井,以及洛阳矬李遗址的一口圆形水井。水井的出现,说明人们定居生活已经较稳定,具有了利用水源的能力。2>又如炎帝发明砭
石疗法。砭石疗法又名热熨法,顾名思义就是把石头或砂土加热,用植物茎叶、织物、毛皮包裹后,敷于身体疼痛处,可消除或减轻疼痛。经过反复实践和改进,将焚烧的植物、药物进行局部适宜温热刺激,医治效果更臻完善,这就是针灸法的开端。热熨时所用的石子,古代医家称之为“砭石”。砭石在湖南长沙下麻战国墓地曾被发现。砭石的发现,证明了中医学在炎帝时期已开始有了萌芽。
3.P17问题思考 从大禹治水的事迹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精神?  答: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
4.P18课后活动
(1)说说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远古传说是指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面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也蕴含着某些比较可信的历史资料。炎帝、黄帝时代的一些传说,不仅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考古发掘证实。
(2)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単位。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
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拜祭。平日到这里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对游客如何介绍黄帝的事迹?    答:黄帝,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姓姬,名轩辕,五帝之首。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与炎帝部落组成了炎黄联盟,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打败蚩尤,黄帝部落威望大增,被推举为部落首领,这一部落后形成“华夏族黄帝和炎帝也被尊成为人文初祖。黄帝在位期间,建宫室以避寒暑,始制衣冠、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发明弓箭,教人炼铜以发展生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极大贡献。
发助手
第4课  早期国冢的产生和发展
1.P20 材料研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材料中“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  答:这里的“家”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世代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
2.P23问题思考 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  答: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3.P24课后活动
(1)下图显示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在对应的横线上填写图中人物相应的身份。
答:西周实行的分封制。自上而下分别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总结一下,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答: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平安夜贺卡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P28课后活动
1.仔细观察下面的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议一议,它们的用途可能是什么? 
答:酒器、炊具、礼器
2.你能辨认出下列的甲骨文是什么字吗?试试看。
A.人 B.水C.猪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1.P30材料研读 材料中的“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想一想,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答:处于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分裂割据状态。
2.P31问题思考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答: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3.P32课后活动
(1)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仿效。想一想,这种情况反映出什么问题?  答:这反映了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崛起。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瓦解,这里主要反映西周礼乐制度的破坏。
(2)搜集有关材料,每人编写一则春秋霸主的小故事,然后在全班举办一次故事会。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P34问题思考 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答: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渴望国家统一,和平、地生活。
2.P35材料研读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答: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
3.P37材料研读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想一想,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都江堰的建成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4.P37课后活动
(1)查一查下列成语的典故,哪些出自春秋时期,哪些出自战国时期?失之毫厘的下一句  答;出自春秋时期的有: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唇亡齿寒、一鼓作气、令五申、卧薪尝胆;出自战国时期的有:百发百中、朝秦暮楚、完璧归赵、纸上谈兵
(2)支持商鞅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答:变法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强烈反对,要付出代价;但只要顺应了历史潮流,改革终会推行下去,并取得成功,得到后世肯定。
第8课  百家争鸣
1.P39材料研读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答:“为政以德”即是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P41材料研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    答:这段话的意思是,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人,才算真正的大丈夫。这是在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3.P41 五一为啥连休5天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答: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
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探讨自然、社会和人性,提出各种治国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再者,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总之,百家争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4.P42课后活动
(1)请说出下列孔子的语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答:指导意义:孔子在学习上强调,要抱诚实求学和虚心请教的态度,向能者学习,甚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要把经常复习和探求新知相结合,要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谈谈你对下列孟子言论的感想。“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答:在面对生死义利的时候,要学会取舍,善于抉择,但一定要权衡价值,
守住道德底线。(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双引号怎么打
1.P44问题思考 想一想,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答:在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与措施,减少阻隔,促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