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春期
《大学物理(1)》期末复习应考指南
周渝庆
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考核方式
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7月9日8:30—10:00)。
3、适用范围、教材
此复习指导适用于重庆电大成人专科工民建专业的必修课程《大学物理(1)》。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大学物理(理论核心部分)》 (李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3月
版)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
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熟悉、掌握3个角度来要求。主要考核学生对大学物理(1)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试题类型及结构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选择题(12%)、填空题(20%)、分析计算(68%)。
第二部分 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章 运动和力(第一册:守恒定律、热现象P34)
一、熟练掌握
1.运动方程的概念。(P34)
2.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和瞬时性。(P34)
3.根据运动方程求解质点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限二维)。(P34)
4.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概念。(P35)
5.牛顿运动定律及其适用条件。(P35)
二、一般掌握
万有引力、重力、弹性力以及摩擦力的基本作用规律,在这些力作用下典型运动的特征。(P)
第二章 动量守恒(第一册:守恒定律、热现象P58)
一、熟练掌握
1.动量和冲量的概念。(P58)
2.质点动量定理及其应用。掌握质点系动量定理。(P58)
3.动量守恒定律,掌握处理动量守恒问题的方法(限二维)。(P59)
二、一般掌握
火箭飞行原理。(P59)
第三章 角动量守恒(第一册:守恒定律、热现象P76)
一、熟练掌握
1.质点相对于某点的角动量和质点相对于z轴的角动量的概念。(P76)
2.力矩的概念。(P76)
3.质点对参考点的角动量定理及其守恒定律,质点对参考点的角动量的计算。质点对轴的角动量定理。(P77)
二、一般掌握
1.质点系对参考点O的角动量定理和质点系对z轴的角动量定理,转动惯量的概念。(P76)
2.质点系的角动量守恒定律。(P77)
第四章 能量守恒(第一册:守恒定律、热现象P112)
一、熟练掌握
1上海的酒店.功的概念,计算变力作功的方法(限一维)。(P112)
2.功率的概念。(P112)
3.动能的概念,质点动能定理及其应用。(P112)
4.质点系动能定理。(P113)
5海带客.保守力的概念和势能的概念。(P113)
6.质点系的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基本的解题方法。(P113)
7.碰撞的概念,对心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问题的计算方法。(P114)
8.内能和热量的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P114)
二、一般掌握
能量守恒定律。(P115)
第五章 气体动理论(第一册:守恒定律、热现象P152)
一、熟练掌握
1.热运动的概念。(P152)
2.气体动理论的基本概念。(P152)
3.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理想气体和平衡态的概念。(P152)
4.气体压强的微观实质和压强公式。(P153)
5.温度的微观实质,温度与气体分子平均平动能的关系式。(P153)
6.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及分子能量、理想气体能量的计算方法。(P154)
二、一般掌握
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分布的统计规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P154)
第六章 宏观过程的方向性(第一册:守恒定律、热现象P171)
一、熟练掌握
1.通过三个典型的不可逆过程了解宏观过程的方向性问题(P171)
2.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P171)
二、一般掌握:
熵的概念。(P172)
第七章 静电场(第二册:电磁场P34)
一、熟练掌握
1.静电场的概念。电场强度的概念和电场强度叠加原理。(P34)
2.静电场力的功的性质。电势能的概念。静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及静电场中某一点电势的概念。电势叠加原理。(P34)
3.真空中静电场的高斯定理。电荷分布具有对称性时应用高斯定理求解电场强度的基本方法,电荷分布是具有对称性时电势和电势差计算的基本方法。(P34)
4.静电场的环路定理。(P35)
二、一般掌握
电容的概念。电容器的储能公式。真空中的电场能量密度公式。(nobody中文歌词P35)
第八章 稳恒磁场(第二册:电磁场P69)
一、熟练掌握
1.磁场和磁感应强度的概念。(P69)
2.毕奥――萨伐尔定律,应用定律求解通电长直导线周围和通电圆线圈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分布。(P69)
二、一般掌握
磁场现象的电本质。(P69)
(注:第一学期的讲授和考试的范围截止到第八章:8.3毕奥――萨伐尔定律及其应用。)
第三部分 综合练习
大学物理(1)
一.填空题
1.1以一定的初速度和仰角抛出一物体,当达到最高点时,物体的速度方向 水平 于地面,法向加速度方向 铅直 于地面(填水平或铅直)。
1.苹果手机万能wifi钥匙2加速度矢量可分解为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两个分量,对匀速率圆周运动, 切向 向加速度为零,总的加速度等于 法向 加速度。
1.3质点作曲线运动时,它 一定 有加速度,加速度的法向分量 一定 不为零。(填一定或不一定)
1.4质点作圆周运动时一定具有 法向 (填切向或法向)加速度,所受的合力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指向圆心。
1.5法向加速度为零时,物体一定作 直线 运动。
1.6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SI制),它在时速度的大小为 2m/s ,加速度为 0 。
1.7在方向和大小都随时间变化的力作用下,物体 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作曲线运动。
1.8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式中R、ω均为常量),则质点的速度= ωR ,切向加速度aτ= 0 。
1.9一质点作斜抛运动(忽略空气阻力),质点在运动过程中,是 变化 ;是 不变化 的(填变化或不变化)。
1.10物体所受的合力变小,则其运动速度 不一定 变小(填一定或不一定)。
1.11质点作曲线运动时,质点的动量 不守恒 (填守恒或不守恒),所受合力的冲量 不等于 (填等于或不等于)零。
2.1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它对圆心的角动量的方向是 恒定 (填恒定或变化)的。
2.2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围绕地球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卫星的动量 不守恒 ,卫星对地心的角动量 守恒 。
2.3质点作直线运动,其角动量 一定 为零(填一定或不一定)。
2.4万有引力是 保守力 (填保守力或非保守力),它沿闭合路径所做的功 等于 (填等于或不等于)零。
2.5.摩擦力的方向 不一定 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 不一定 作负功(填一定或不一定)。
2.6在弹性限度内,如果将弹簧的伸长量Δx增加到3Δx,那么弹性势能将增为原来的 9 倍。
2.7功是物体 能量 变化的量度,质点系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 外力 和 摩擦力 不做功。
2.8力所做的功仅仅依赖于受力质点的始末位置,与质点经过的路径 无关1匹空调耗电量 ,这种力称为保守力。摩擦力是 非保守力 。
2.9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它的动量 一定 发生变化;物体的动量发生了变化,它的动能 不一定 发生变化。
2.10保守力作功的大小与路径 无关 ,势能的大小与势能零点的选择 有关 (填有关或无关)。
2.11系统在一热力学过程中,若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所作的功,则系统的内能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
2.1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一热力学过程中,对外做功120J,从外界吸收热量400J,则它的内能增量为 280 J。
2.13理想气体在一热力学过程中内能增加了E2-E1=220 J,其中外界对它做功A=105J,
则它 吸收 (填吸收或释放)的热量Q= 115 J。
2.14在一热力学过程中理想气体的内能增加了E2-E1做什么生意利润高=220J,其中从外界吸热Q=400J,则它对外做功-A= 180 J。
2.15在等温膨胀过程中,理想气体的内能增量E2-E1= 0 ,若对外做功为A,则理想气体吸收的热量Q= A 。
3.1有两种气体,它们的密度不同,但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则两种气体的温度 相同 ,压强 不相同 。
3.2一密闭容器内装有105个气体分子,当给容器升温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少),对容器壁的碰撞次数 增多 (填增多或减少)。
3.3两种理想气体的温度相等,则它们的气体内能 不相等 ,分子的平均平动能 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
3.4理想气体压强公式表明,n大,单位体积内的 分子数 多,每秒钟与单位器壁 碰撞 的分子数多,因而压强P大。
3.5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是表征三个统计平均量p、n和之间相互联系的一个 统计规律 ,而不是一个力学规律。
3.6一瓶氢气和一瓶氧气,若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同,则它们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 不相同 ,分子的平均平动能 相同 。
3.7理想气体压强公式指出,压强P与分子平均平动能的关系为P=2/3·n。
3.8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宏观性质 不发生改变的 状态,称为平衡态。
3.9一瓶氧气,在高速运输的过程中,突然被迫停止下来,瓶内氧气的温度将 升高 。
3.10一定质量的气体处于平衡态,则气体各部分压强 相等 ,各部分温度 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
3.11写出下列物理量的计算公式: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能1/2(t+r+s)kT ,质量为M克的理想气体的内能
E= M/μ·1/2(t+r+2s)RT 。
3.12空气中含有氮分子和氧分子, 氮 分子的算术平均速率较大。
3.13如图画出了同一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1和2,则曲线 2 表示的气体温度较高。
3.14速率分布函数f(v)表示分布在速率v附近 单位速率间隔 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
3.15理想气体压强的实质是容器内所有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施于单位面积器壁的冲量的 总和 。
3.16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能与状态参量 T 成正比。
3.17反映自然界宏观过程 具有方向性 的规律叫做热力学第二定律,它的微观实质可以表述为:在孤立系统内部所发生的过程,总是沿着无序性 增大 的方向进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