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变女变身小说对202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分析
高一语文组蔡锦高
今年高考结束后,我听到考生普遍反应的就是语文试卷比较难,高考成绩的揭晓,也印证了这一反应。今年我们江苏语文省均分为81分左右,较往年下降了近10分。而我校学生的成绩,据本人调查,为70分多一点。在作文均分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语知得分较往年大大降低了。下面,我就对今年高考语文试卷做一简单分析:
第一题,今年与往年略有变化,江苏自独立命题以来,第一题一直是语音题,但是今年突然考了字形,考生可能会有点不适应,但是难度不大,一般不容易失分;第二题为语病题,第三题为指向性压缩题,均为常规题,很常见,考生在复习时应做过很多类似的题目,不再赘述。
第四题是考生反应难度很大的题目,这一题从命题方向来说,没有回避今年的热点(辛亥革命100周年),从命题范围来说,考了文学常识,应该说去年就考了文学常识(世博会的小美人鱼,考了安徒生),但是没有引起老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很多学生考后反应面对这一
2022年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题时,头脑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去作答,对于后面的按语该怎么写,也是茫然不知,得分率可想而知。
第五到第八题是文言文阅读,这一篇文言文从考生的反应来看,也是属于比较难的。我问了部分考生(包括我们学校的部分学生,也包括涟水中学的几个学生),他们都说文言文阅读根本没读完,不是
不想读,而是读不懂。读不懂就匆匆做题,答题质量怎么能有保证?其实这一篇文言文并不算很难,而是我们的学生根本没有养成文言文学习的习惯,课前没有做好预习,只是在上课时机械地记一些笔记,课后不知道该如何去归纳总结,不知道活学活用,不懂得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未学过的文章,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考试焉能考好?
第十题是名句名篇默写,这一题是常规题,除了最后一小题,其余各题难度不大。但是也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命题者在命题的时候,故意回避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句子,譬如(1)题《逍遥游》、(6)题《琵琶行》,都考了我们平常不太注意的句子,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寄希望于猜题、押题,凡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都必须要求学生全文背诵。
母亲节发多少钱红包第十一题至第十四题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这是我们学生考试中的难点之一,历来得分率也不是很高。今年文本难度不大,跟以往差不多。但是我们有不少学生在做题时忽视了文本的题目,造成对文本理解有误,下面答题也跟着错了,很是可惜。
礼物盒第十五至第十七题是论述类文本阅读,这也是今年学生反响较大的题目之一。今年论述类文本是鲁迅先生的《捧与挖》,从新课程改
求一款好玩的网游革开始,鲁迅先生的文章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分量逐年下降,很多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文章有一种距离感、陌生感,对鲁迅先生文章的写作的那个年代一知半解,甚而至于连一知半解都不到,不熟悉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再加上平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这方面补充较少,很多老师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也没有这样的意识,造成学生根本读不懂这篇文章。其实这篇文章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应该算是很浅显的,时代背景也不强,应该很好懂的。但是从我调查来看,真正把文章读懂的学生是寥寥无几。我问我两个在涟水中学读高三的侄女,她们都坦言没读懂,是稀里糊涂做的。文章没读懂做题,得分率当然是可想而知的了。
作文秉承了江苏历年的命题思路,不过份为难考生,审题的难度不大,不在审题上增加障
碍,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广,从做人、做事、做文学、干事业等各方面,都可以写,让学生有话说。但是,这样的文章要想写好,写得出彩,还是很不容易的。这一点,从作文的省均分,也可以看出来。今年的作文省均分为45分多一点,与去年基本持平。
我校今年高考语文平均成绩从我调查的来看,大约75分左右,扣除45分的作文,语知90分大约得分在30分左右,得分率为三分之一,这么低的得分率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也是让我们难以理解的。语知得分率这么低,让我们基础本来就较差的学生如何跟省内的其他考生竞争?对此,我们的领导、老师以及学生都必须反思一下我们语文的教与学,看看究竟在哪里存在问题,摸清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从今年高考语文试卷来看,学生反应较难的,主要体现在阅读方面,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应该说,这也是我们苏北地区语文成绩难以提高的薄弱之处。然而,我们学生、很多老师、也包括很多领导不重视语文的学习和教学,不重视阅读训练,而且语文学习的见效慢,不像数理化那样效果明显。因而,语文教学和学习,在某些老师和学生的眼中,似乎是可有可无的。有些老师曾说:“你们语文教不教都一样,反正都考那么多分。”其实,这种认识是极端错误的。高考语文阅卷组早就强调,要为语文争得它应有的地位,要
让语文成为决定考生命运的关键学科。从这点上来说,我们的语文课时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我们县内两所四星级高中,都开设了阅读课,而我们学校学生的语文基础和语文素养比这两所学校的学生都差得多,但是我们学校的语文阅读课还是开不起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还是满足于老师抱着讲,学生只是被动地记录,而不是把一种思想、一种理念灌输给学生。
我校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推广一年了,但是,新课堂模式的效果究竟怎么样?恐怕仍然还是停留在最初的设想当中。从学校的要求来看,对我们语文学科也是按照其他学科一样,每节课讲多长时间,练多长时间,每节课后作业数量是多少。其实这极大地违背了语文的教学规律。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像数理化等学科,主要是靠练习来巩固知识的掌握,而语文主要是靠理解,如果不理解,即使做的练习再多,也无济于事。我们学校的考生从高一到高三,做的语文练习应该不少于1000份(高一、高二每周5份,外加每周一份周练,高三
更多),然而效果究竟如何?换来的是高考语知三分之一的得分率,这还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反思吗就从我们学校自身来看,体艺生在高三上学期一个学期基本不上文化课,但
是到期末考试的时候,语文成绩并不比文化班差多少,甚至有时候比个别文化班还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反常的现象?我们有些老师就把这作为语文教不教是一个样的借口。其实,这种现象很好解释,那就是文化班的学生留在学校,他们每天都是重复一种活动,那就是做大量的练习,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深思、品味文章,这样的语文学习其实对学生的语文成绩的提升效果几乎为零。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如果人(领导、老师、学生)的思想观念不改变,再好的模式也只能是花架子,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