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75岁老农种田为生,康熙皇帝知道后将其斩立决,发生了什么_百度文 ...
安徽75岁老农种田为生,康熙皇帝知道后将其斩立决,发生了什么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名75岁的安徽老农民,被山东巡抚蒋陈锡亲自带人捉进了大牢。
抓到这个老农之后,蒋陈锡连夜亲自审讯。当老农供述其名叫“王士元”时,蒋陈锡兴奋得一拍桌子大叫道:“就是你了!你不是什么'王士元’,我看你应该把你的名字倒过来念,叫'原是王’吧!抓到你,终于可以让圣上睡个好觉了!”
这个王士元无职无权,被捕前只是生于安徽凤阳的一个普通老农,为什么会被清廷如此重视,要让一个二品大员亲自带队围捕,并且在抓获此人后,蒋陈锡会如此兴奋,居然说出康熙皇帝从此可以睡个安稳觉了的话呢?
剧照
一、
让我们把时钟向前拨到62年前的大明崇祯十七年。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的晚上,大明皇宫内乱作一团。
在崇祯自杀的同时,李自成的大顺军冲入了紫禁城,寻崇祯的下落。三天后,他们在煤山发现了崇祯的尸体。
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命人把崇祯和周皇后的尸体陈尸于东华门外,强令京师百姓观看,以彰显大顺之军威。
崇祯的尸体以发覆面,一只脚赤足,衣衫零乱,其状惨不忍睹。后来在宋献策的劝谏下,李自成才同意由明朝兵部主事刘养贞将二人葬于昌平银泉山田贵妃的墓中。
李自成在北京并没有呆太久,就被多尔衮率赶出了北京。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多尔衮深知若想稳定政权,必须要安抚人心。
所以进入北京后,多尔衮主持了对崇祯帝的祭祀,还在崇祯的灵前挤出了几滴眼泪,并给崇祯安排了一个“愍帝”的谥号。
崇祯身亡后,拥护明朝的各派势力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改元弘光,建立了南明政权。后
来弘光政权瓦解,众人又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建立了隆武政权,并派人寻崇祯的几位皇子的下落。
崇祯共有七个儿子,其中有三个活到了成年,他们分别是16 岁的太子朱慈烺、13 岁的定王朱慈灿和 12 岁的永王朱慈焕。
北京城破前夜,崇祯让太监将三位皇子乔装改扮,送出宫去,想留住几个儿子的性命。但没想到北京城破后,太监却将三位皇子献给了李自成。
李自成倒没有对这三个孩子斩尽杀绝,反而很大度地封太子朱慈烺为宋王,朱慈灿和朱慈焕也被封为公爵。因为李自成也知道,三位皇子对安抚民心,招降明朝官员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二、
一个多月后,李自成在亲率大军征讨吴三桂时,为了瓦解吴三桂的军心,便带上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和这三位皇子,将他们视为要挟吴三桂的人质。
桥的故事
没想到大顺军在一片石被吴三桂打败,三位皇子也随着乱军走散了,甚至有传说说三位皇子都已死在了乱军之中。
实际上这三兄弟命大,居然在乱军中逃了出来。其中最年长的太子朱慈烺一路乞讨回到了北京,准备投奔其外祖父周奎,不想却被清军抓获。
多尔衮认为朱慈烺这个前朝太子是个巨大的隐患,很容易被那些反抗清朝的人利用,所以想除掉朱慈烺。
但由于之前多尔衮是打着给明朝报仇的旗号入的关,要是公开杀了明朝太子,难免无法自圆其说,于是便导演了一出“认太子”的闹剧。武林高手在校园好看吗
在最佳奥斯卡导演多尔衮的一手操纵下,前国丈周奎带着外孙女长平公主和一些前明旧臣被多尔衮召集到一起,对太子朱慈烺进行“辨认”。
尽管只有长平公主和少数几个太监说是真的,但太子的外公周奎却一口咬定眼前的这个“太子”是假的。长平公主还想争辩,马上便被周奎几记耳光打得不敢吭声了。
认定这个太子是假冒的人除了周奎之外,还有太子的老师、内阁大学士谢升。
大圣娶亲多少钱
见这些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不惜信口开河,朱慈烺悲愤地同谢升对质说:“某月某日,先生和我讲《孟子》时说过某事,你难道忘记了吗吗?”谢升被怼得无言以对,只能是沉默以对。
不管怎么说,这出闹剧达到了导演多尔衮的目的——认定了眼前这个太子是“假的”。当天晚上,这个假太子便不明不白地死去,多尔衮望着太子的尸体,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从政治角度来说,多尔衮的做法无可指责。因为就在当时,打着“太子”旗号反抗清军的大有人在。就在离北京不远的山东,便有数支义军向多尔衮提出“还我太子殿下”的要求,弄得多尔衮非常紧张。
乾隆是雍正的第几个儿子从那以后,多尔衮定下了一个调子:只要是有人声称自己是崇祯的太子的,一律处死!
三、
北京的太子事件刚刚平息,南京又冒出来一个自称是“太子”的人。这一次,这个人在南明政权中,引起了一场风波。
原来,明朝大臣高梦玘在北京城破之日逃出了北京,在南下南京的路上遇到一个自称是太子朱慈烺的少年。高梦玘没见过太子,不知此人是真是假,于是便带着他来到了南京。
关于朋友的英语作文
这时,福王朱由崧已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弘光政权。听说“太子”来到南京,朱由崧大为惊慌,因为他知道,如果真的是太子来了,自己这个皇帝可能做不成了。
所以他对拥立自己的权臣马士英说:“(如果这个太子是真的)朕将何以自处?卿等细细查辨。”
马士英肯定听懂了朱由崧的潜台词,随即也组织了一场“辨认会”。果然不出所料,经大家(包括数位从没见过太子的陪都官员)的“辨认”,诸位大臣一致认同这个“太子”是假冒伪劣产品。
据南明官方的记载,经过审讯后,这个少年承认自己叫王之明,假冒太子是想混水摸鱼,捞一场富贵。
为了让老百姓相信这个太子是假的,弘光帝朱由崧还特意向南京的老百姓公布了审讯记录,证明不是自己不让位,而是来的这个“太子”,是个“西贝货”。
朱由崧的这个皇帝,本来就有很多人反对,所以他的话没有几个人信,尤其是以军阀左良玉为首的一些对马士英专权不满的将领,更是认为是马士英为了个人利益,故意指鹿为马,把真的说成假的。
朱由崧只好把这个自称“太子”的王之明关起来,希望时间和将领们慢慢解释。
没想到的是,清军很快打了过来。左良玉乘机以借“太子”为名,率大军杀向南京,说是要诛杀不认“太子”的奸臣。
还没等左良玉杀到,见势不妙的朱由崧便弃城而逃,南京落入清军手中,王之明就这样死于清军的刀下。从此之后,“太子朱慈烺”再也没有在历史上出现过了。
四、
太子朱慈烺没了,可崇祯还有另外两个儿子啊!从这时开始,神秘的“朱三太子”便登上了历史舞台。
第一个自称“朱三太子”的,是顺治年间在苏北组织反清义军的朱国镇。清军很快便剿灭了这
深圳杨梅坑好玩吗股武装,并杀掉了发明“朱三太子”这个名词的专利所有人朱国镇。所以朱国镇虽然是第一个号称“朱三太子”的,但他造成的影响却并不大。
但是清廷也许不会想到,自从这个朱国镇发明了“朱三太子”这个商标后,这个“朱三太子”从此便像阴魂一样缠着清政府,一直缠到康照执政的中后期。
就连康熙自己都承认,自已亲政后,视三藩、漕运、河工为三件大事,却没想到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朱三太子”,会成为自己几十年挥之不去的梦魇。
据不完全统计,自顺治至雍正中期,打着'朱三太子'之名起义或行骗的事件,至少发生了20 起。其中最大的几起,都发生在康熙朝。所以康熙帝对'朱三太子'的记忆太深刻了,他曾感慨地说:“匪类称朱三者何其多也!”
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几乎与此同时,一场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的起义正在北京城紧锣密鼓地谋划之中。
这场起义的领导人名叫杨起隆,他自称朱三太子,拉起了一支上千人的队伍,准备在吴三桂叛乱的同时,在'京城内外,放火举事'。但就在起义前一天,由于叛徒的告密,清政府得
知了消息。
康熙极为震惊,宣布关闭京师九门,缉拿'朱三太子'和起义者,一定要在“三藩之乱”爆发的同时,保持京师。
说来奇怪,这场起义虽然被扑灭,但自称“朱三太子”的杨起隆却逃出了北京。七年后,这位杨起隆又在陕西汉中一带以“朱三太子”的名义组织义军,准备再次造反。康熙组织了上万人的部队,这才剿灭了这个自称“朱三太子”的杨起隆。
没等康熙消停两年,福建又冒出了一个“朱三太子”。此人与台湾郑经联合,组织了一支头裹白布的'白头军',准备起事,但也被清廷迅速击败。
为了彻底摆脱“朱三太子”的魔魇,康熙也采用过“釜底抽薪”之计,就是主动寻明朝皇室后裔,将这些人安排去给朱元璋守陵。
康熙多次说过:“朕意欲访察明代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但不管他怎么弄,都不能制止层出不穷的“朱三太子”的露面。
五、
康熙四十七年,浙江四明山地区又出现了张念一、张念二等人领导的反抗清朝的队伍。他们以“朱三太子”为旗帜,打着大明天德的年号,不断袭击清兵。
康熙对此极为关注,在扑灭这股起义队伍后,下令一定要将那个“朱三太子”捉拿归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