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设计1
《琵琶行》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这首诗,诗人借叙述了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这首诗叙述层次分明,描写细致生动,比喻新颖精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朗读吟咏,易于上口,字句理解也不难,重在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主题。南宁园博园
学情分析:
音乐是抽象的,它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但学生很难把握,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把握艺术画面,体会音乐描写的美妙效果,进而理解作品蕴含的深刻主题是教学的着力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
1. 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及歌行体这种文学体裁。
2.体会诗歌音乐描写的特点和方法及比喻的作用。
3.学会在情节中理解人物形象,把握诗歌主题。
4. 体会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探究写作特。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感情,培养诗歌鉴赏水平。
2.通过朗读背诵、质疑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音乐描写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命运的变化,体会作者“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伤感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音乐描写的特点和方法及比喻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感情,培养诗歌鉴赏水平。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问答法、研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兴导入
播放《琵琶行》歌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文。
二、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及歌行体这种文学体裁。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概括情节,明确线索。
三、走近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镇人,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个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讽谕诗价值最高。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著有《白氏长庆集》。作品以深入浅出,通俗流丽著称。
四、 题解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白居易还有一篇歌行体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歌、行、引,本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种名称不同,其实并没有严格区别。它们的音节和格律都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五、连线背景
元和十年,河北藩镇李师道、王承宗派人刺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犯,
以雪国耻。权贵们说他不该越职奏事,不顾忌他母亲看花坠井而死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名节,白居易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被贬九江的第二年,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送客到江边,忽听琵琶声,有感于此,写下了这首长篇叙事诗。
六、播放配乐诗朗读,学生听读,识字正音
(在播放的同时,学生轻声跟读,把握节奏,明确字词的读音。跟读结束后,学生集体朗读全诗,强化字音和节奏。)
【点拨】认读字音:
荻(dí)花    铮(zhēng)铮然  贾(gǔ)人        悯(mǐn)然   
慢捻(niǎn)  幽咽(yè)        水浆迸(bèng)    钿(diàn)头
银篦(bì)    呕(ōu)哑(yā)  嘲(zhāo)哳(zhā)
全运会闭幕式日期
七、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1. 快读诗歌,疏通文意。(结合注释理解,不懂的地方老师点拨指导。)
【点拨】①重点词语:(课下都有注释)
⑴左迁;   ⑵明年;  ⑶悯然;    ⑷因为;    ⑸凡;  ⑹教坊;  ⑺善才;  ⑻秋娘;  ⑼缠头;    ⑽翻作。 
②词类活用:
闻舟中谈琵琶者(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以赠之(名词作动词,作歌)
商人别离(用作动词,重:看重;轻:轻视。)
如何清理缓存
③古今异义: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古,所以创作;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指年龄大;今,指“长子”“长兄”。)
连接apple id 服务器时出错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指叹息声;今,指低声交谈、虫鸣或自语。)
2. 梳理情节: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回答,老师纠正形成板书:
现背景:江头送客闻琵琶
感技艺:江上聆听琵琶曲
琵琶行  听身世:歌女倾诉身世苦
引伤感:同病相怜伤迁谪
遇知音:重温琵琶青衫湿 
3. 探究线索:
【设疑】全诗虽长,却结构严谨,试探究诗人是用怎样的线索使诗文如行云流水,一气贯注,成为名篇的呢?
【点拨】全诗以人物为线索,共有明暗两条:明线是琵琶女的身世,暗线是诗人的感受。然后两线交织,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主题上。明线反映民间的变化,暗线反映朝政的变化。全诗结构严谨,叙事和抒情同时实行不但推动了全诗叙事情节的发展,而且持续暗示了诗歌的主题,深化了诗歌的内容。     
4. 研习小序:
养生保健小知识
【设疑】诗前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点拨】诗前小序①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经过。②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③交代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作用:奠定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八、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课前让学生欣赏一段琵琶名曲《十面埋伏》,对琵琶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一、导语设计
法国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极品。那么,作者是如何用优美的文学语言表现美妙的音乐的呢?
二、明确学习目标
1. 探讨诗歌音乐描写的特点和方法及比喻的作用。
2. 感受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命运的变化。
三、背诵诗歌,研讨赏析
赏析的总体思路:即谁解琵琶声、谁解青衫泪、谁解风物意三个问题。
(一)谁解琵琶声  
【设疑】出诗中几次描写琵琶女演奏的句子或段落。
【明确】琵琶女三次演奏。下面赏析诗中三次音乐描写的诗句。
【设疑】第一次音乐描写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点拨】第一次(暗写):江头送客闻琵琶——“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描写,烘托音乐之美。
【设疑】第二次(明写)“江上聆听琵琶曲”部分是描写音乐最精彩的地方我们能否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请同学们朗读这段文字
首先描写琵琶女出场:“寻声暗问弹者谁?……犹抱琵琶半遮面。”
【设疑】①从”……这一系列的动词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点拨】急切、欣喜。
【设疑】②琵琶女为何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点拨】 矛盾、含羞。
【设疑】请同学们思考演奏的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讨论】小组讨论,交流信息,总结记录,选代表发言。
【点拨】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说尽心中无限事。
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是“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艺超,名噪京华,醉酒欢歌,这一切怎不令她留恋,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什么乐器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故,琵琶女年长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是“沉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此时无声胜有声。”
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
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别离,让她时常独守空船。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鸣刚劲急促高亢激越,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正是她对世人重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
【总结】音乐描写的作用: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