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规定
绝热设计
1. 说明
绝热设计规定了保温和保冷的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绝热材料的选择、绝热层厚度的计算、绝热计算主要数据选取原则及绝热结构。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0.1 绝热thermal insulation, insulation
保温与保冷的统称。
2.0.2 保温heat insulation
为减少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向周围环境散热,在其外表面采取的
包覆措施。
2.0.3 保冷cold insulation
为减少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传入低温设备和管道内部,防止低温设
备和管道外壁表面凝露,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包覆措施。
2.0.4 绝热层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对维护介质温度稳定起主要作用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
2.0.5 绝热结构thermal insulation construction
由绝热层、防潮层、保护层等组成的结构综合体。
2.0.6 经济厚度economic thickness
绝热后,年散热损失所花费的费用和绝热工程投资的年摊销费用
之和为最小值时的计算厚度。
2.0.7 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service years
在计算经济厚度时所选取的计算年数(n),或绝热工程正常使用年数。
2.0.8 绝热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allow service temperatrue for
insulation materials
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在长期运行时,材料没有变形、熔化、焦化、疏
教学过程
脆、松散、失强等现象的温度。
拔河是奥运会比赛项目吗?2.0.9 冷桥cold bridge
埋在保冷层中,导热系数很大,以致引起冷量大量流失的部件。
2.0.10 绝热材料的平均温度mean temperatrue of insulation
materials
绝热材料在使用环境下,其绝热层内表面温度与绝热层外表面温
度的平均值。
2.1 符号
条号符号涵        义
2.2.1C介质热容
2.2.2C P管材热容
2.2.3D N公称直径
2.2.4D管道内径
2.2.5D0设备或管道外径
2.2.6D1内层绝热层外径
2.2.7D2外层绝热层外径
2.2.8F费税系数
2.2.9i年利率(复利率)
2.2.10K保冷厚度修正系数
2.2.11K r管道通过吊架处的热损失附加系数
2.2.12n计息年数或折旧年限
2.2.13P E能量价格,热价与冷价的统称
2.2.14P H热价
2.2.15P c冷价
2.2.16P c1(T a~-39℃)时冷价
2.2.17P c2(-40~-196℃)时冷价
2.2.18P1绝热层材料单价
2.2.19P5防潮层材料单价
2.2.20P9保护层材料单价
2.2.21P T绝热结构的单位造价
2.2.22q以每米长管道或每米长设备表示的散热损失
2.2.23[q]以每米长管道或每米长设备表示的“最大允
许”散热损失量
2.2.24Q以每平方米绝热层外表面表示的散热损失量
2.2.25[Q]以每平方米绝热层外表面表示的“最大允许”散
热损失量
2.2.26S绝热工程投资贷款分摊率,按复利计息。牛肉和什么不能一起吃
2.2.27T0设备和管道的外表面温度
2.2.28T1内层绝热层外表面温度
2.2.29T2外层绝热层外表面温度
2.2.30[T2]外层绝热材料的允许安全使用温度
2.2.31T a环境温度
2.2.32T d露点温度
2.2.33T m平均温度
2.2.34t年运行时间
机械设备折旧年限2.2.35t fr介质在管道内不冻结停留时间
2.2.36V介质体积
2.2.37V P管子体积
餐饮经营2.2.38αc对流放热系数
2.2.39αr辐射放热系数
2.2.40αm绝热层(最)外表面向周围空气的放热系数
2.2.41αL线胀系数
2.2.42δ绝热层厚度(双层时为总厚)
2.2.43δ1内层绝热层厚度
2.2.44δ2外层绝热层厚度
2.2.45λ平均温度下的导热系数
2.2.46λ0常温导热系数
2.2.47λ1内层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
2.2.48λ2外层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
2.2.49ρ介质密度
2.2.50ρp管材密度
2.2.51Ψ周围空气相对湿度
3. 基本原则
3.1 管道与设备绝热应用定义如下:
3.1.1 管道:
A. 公称直径24″及以下之管道;
B. 各种尺寸的管配件,如弯头、法兰、阀类、膨胀接头等;
C. 24″及以下直径的圆形塔柱、桶槽及换热器。
金融学都学什么3.1.2 设备
A. 大于24″圆形塔柱、桶槽及换热器;
B. 大于24″公称直径的管道;
C. 转动机械,如泵、汽轮机及鼓风机等;
D. 锥顶及圆顶储槽。
3.2 具有下面情况之一的设备和管道(包括管子、管件、阀门等)应
采用绝热措施:
3.2.1 外表面温度大于50℃以及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其外表面小于
或等于50℃的设备和管道。
3.2.2 流体凝固点高于环境温度的设备和管道。
3.2.3 需阻止或减少冷流体及载冷流体在生产与输送过程中的冷
损失或温度升高。
3.2.4 需阻止低温设备及管道外表面凝露。因外界温度影响而产
生冷凝液,从而腐蚀设备管道或影响工艺过程。
3.2.5 改善操作环境。
3.3 不保温的设备和管道的表面温度超过60℃,应在下列范围内设
置防烫伤绝热措施:
3.3.1 高出地面或工作平台2.1m内者;
3.3.2 离开操作平台0.75m以内者,
3.3.3 两相邻防烫伤绝热间隔在3.0m以内,应予连续设置。
3.4 下列设备和管道不应保温:
3.4.1 必须裸露的设备和管道;
3.4.2 需要散热的设备和管道;
3.4.3 直接通大气的排凝放空管道;
3.4.4 恒温型疏水阀前的管道;
3.4.5 要求及时发现泄漏的阀门、法兰等处。
3.5 绝热系统分类代号
H ---- 热保温
P ---- 人员保温
T ---- 蒸汽伴热保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