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升和毫升练习题
第一篇:小学数学四年级升和毫升练习题
升和毫升测试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高铁上可以带白酒吗 能带几瓶酒1升=()毫升
6000毫升=()升
5000亳升=()升
8000毫升=()升
9升=()毫升
2升=()毫升
二、在○里填上“﹥”、“﹤”或“=”(每题2分)
8500毫升 ○8升
1001毫升○999升
301毫升○3001毫升
7000毫升○7升
6000毫升○5升
13升○1300毫升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瓶娃哈哈有180升。„„„„„„„„„„„„„()
2、明明今天喝了400毫升牛奶。„„„„„„„„„„()
3、水瓶的容量比奶瓶的容量大。„„„„„„„„„„„()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4、1升水重1千克。„„„„„„„„„„„„„„„„()
5、用滴管滴100滴水大约是毫升。„„„„„„„„„„()
四、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计量比较少的液体,用()作单位,计量比较多的液体,用()作单位。
①升
②毫升
2、一瓶洗发水有750(),一瓶可乐有3()
①升
②毫升
3、一个纸杯可盛水200毫升,5个纸杯可盛水1()
①升
②毫升
4、甲容器可盛水3000毫升。乙容器可盛水3.1升。甲容器的容量比乙容器的容量()。
①大
②小
五、解决问题。
1、一瓶娃哈哈饮料200毫升,多少瓶娃哈哈正好1升?
2、食堂的王师傅把4升油平均装在8个油壶里,平均每个油壶装多少毫升?
3、甲容器可盛水200毫升,乙容器比甲容器多盛水50毫升,丙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2倍,丙容器可盛水多少毫升?
4、一瓶光明牛奶的容量是2升,明明每天喝了200毫升牛奶,喝了8天。这些牛奶喝完了吗?内地三级片名>什么是松糕鞋
5、甲、乙两个容器一共可盛900毫升水,已知甲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容量的8 倍,甲、乙两个容器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教案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
升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测中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升”和“毫升”以及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这部分内容在《大纲》版教材中都作为量与计量的内容并且安排在高年级学习“体积”之后,主要认识“容积”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本套教材把升和毫升的认识安排到四年级上学期,并且安排在第一单元,有以下两点思考:第一,现实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和这些单位有关的事物,如:一瓶饮料245mL、一袋牛奶250mL、一桶花生油5L等。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能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第二,把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一单元,一方面考虑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另外,主要考虑9月初,天气还很炎热,“玩水”是这个季节学生乐于做的事,通过“玩水”让学生了解杯子容量的意义,感受“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学生既高兴,也易于学习知识。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容积的意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2、通过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本单元共安排了2课时。
第1课时,认识“升”和“毫升”。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第一个数学活动,通过比较两个杯子哪个杯子装水多,使学生了解容量(容积)的概念。教材先出示了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空杯子,提出“哪个杯子装水多”的问题,同时通过书中同伴的交流介绍了两种方法:一是先把其中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中,然后根据第二个杯子水的情况,判断哪个杯子装水多。二是先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再分别倒进同样大的杯子里,观察、比较这两个杯子水面的高低,判断哪个杯子装水多。在“倒水”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兔博士的活告诉学生“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容量大。”教材的这些内容,不是教师教学的文本,
泊头市邮编而是课堂教学的指导和学生活动结果的预设。课堂活动中,教学千万不要介绍比较的方法,而要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在分组“玩水”的过程中,学会比较的方法。第二个数学活动,首先比较两杯饮料多少。教材出示了两个粗细不同、高度相同,而且装饮料的高度也一样的两个杯子。通过兔博士的话提出“说说看,可以怎样比较”的要求。同样通过两个同伴谈话的介绍,把这两个杯子的饮料分别倒入同样大的杯子里进行比较,用量杯和量筒可以测量饮料多少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认识量杯和量筒的内容。在认识了不同测量工具、知道了升和毫升及它们的字母表示后,教材设计了“把两个杯子中的饮料分别倒入量杯中”,让学生学习读量杯的刻度,了解饮料的多少。最后,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1题是直接读出量杯和量筒液体的多少,并填空;第2、3题都是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活动,其中第3题是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使两个杯子里的水变的同样多。教学活动中,用量杯和量筒测量饮料多少的方法,学生如果提不到,教师应作为参与者进行。另外,教师还可以课前准备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物品,让学生练习认读液体的净含量。本课在学生“玩水”时,提醒学生注意,节约用水,不要弄湿其它物品,并注意安全。
第2课,了解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教材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实验要求是:“在100毫升的量
哪个牌子的牛奶好筒装入100毫升水,倒入1000毫升的的量杯中„„”,问题是“几次才能倒够1000毫升的水?”。这里要特别注意,不是装满100毫升或1000毫的量杯或量筒(装满就多了),而是装入100毫升的水和到够1000毫升。在学生实验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1000毫升也叫1升,从而得出1升=1000毫升或1L=1000 mL的关系式。最后,教材设计了现实生活中与升和毫升有关的问题。第二单元 除法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及连乘的基础上安排的。是本套教材最后一次安排整数除法的单元。主要内容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和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简单应用问题。按照《课标》要求,小学结段只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除法。因为中学也不再学习整数除法运算,实际上也就是说关于整数除法的笔算,学生就学到这为止。这一要求比《大纲》降低了不少的难度,删去了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和四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三位数及难度较大的商中间、末尾有0的复杂计算。从教材安排来看,《大纲》版教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都安排在三年级下册,一般需要24课时(口算
3、笔算
19、整理2课时)课时左右。《课标》教材安排了12课时,时间比《大纲》版教材晚安排一个学期,且又降低了计算的难度,这对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根据本套教材的整体设计,同级混合运算(加和减、乘和除)都结合有关计算单元安排。所以,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应用问题也都安排在本单元。另外,结合单元内容安排了探索乐园,单元最后设计了参观植物园的综合应用。
本单元教材的设计思路:一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二是通过多种方式呈现现实的问题情境;三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小学阶段数学计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说它是重点,首先是因为这是学生最后一次学习整数除法笔算,并且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基本上包括了多位数除法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生只要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就具有了自主进行知识迁移,探索多位数除法笔算方法的基础和学习经验。所以,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掌握笔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在交流、讨论的活动中,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建构过程,理解算理,形成除法笔算的一般思想方法。说它是难点,主要是因为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比,除的过程中由于首次试商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调商等,不但计
算枯燥复杂,而且难于理解容易出现计算错误。所以教材坚持“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的原则,教材首先选择了学生都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淡化计算的枯燥无趣,同时,把“估算”、“估计商是几位数”贯穿在整个单元计算学习中,一方面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利用估算的结果解决竖式计算中商的书写位置等难点,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挖掘教材中的信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灵活解决问题,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计算方法,积累学习计算方法的经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