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
县级行政区全域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象山县为例
李泽锋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大学职教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摘 要:本文分析了象山县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归纳了象山县全域旅游的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海”风“渔”俗的旅游特;旅游
资源提升空间大。同时也提出了象山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劣势:景区资源开发不足;旅游景区丰度不够。最后提出象山县发展全域旅
游的路径,主要有:形成旅游吸引的广覆盖;提升重点景区建设;推进乡村旅游;注重产业融合。
无法设置默认打印机关键词:全域旅游;象山县;产业融合;旅游发展
0 引言
全域旅游从2013年开始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2016年国家旅游局出台政策,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各地开始重视并积极开展全域旅游。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名单中,象山县作为宁波仅有的2个县区之一,入围该名单。现今,象山县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旅游人数不断攀升,旅游综合收入不断增长,各景区持续火爆。2015年累计接待游客1782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6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和12.3%。这为象山县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做大象山旅游,打造象山全域旅游优势提出更高要求。
1 研究现状述评
全域旅游的研究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现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全域旅游的理论研究。李金早(2016)指出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厉新建(2013)认为全域旅游要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等角度推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1]。魏小安(2015)提出全域旅游发展中心,即A+B+C,A是吸引中心、B是利润中心、C是文化中心[2]。(2)区域性的全域旅游发展研究。吕俊芳(2013)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例,提出要发展“全域旅游”,加速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步伐。曾祥辉(2015)等建议永定县全域旅游发展布局要从全域旅游的管理机制、产品体系、市场营销和服务等4个方面入手[3]。王懿(2016)以太仓市为例,认为通过全域
旅游,实现旅游与促农增收、激活消费、文化传承相结合,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同步提升,使太仓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旅游目的 地[4]。(3)全域旅游的实现方式及效果研究。李君轶,高慧君(2016)认为智慧旅游是全域旅游的重要支点。智慧旅游可以实现旅游链条上的资源整合,为游客提供一个全域化的旅游环境[5]。何方永(2016)以全域旅游视野下的旅游效率为切入点,运用DEA方法评价十大藏族自治州的旅游效率,指出造成综合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效率不足[6]。薛兵旺(2016)认为全域旅游可以运用在精准扶贫上,其探讨了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旅游业特有的带动效应,发展旅游业带动贫困的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尽快脱贫[7]。整体上全域旅游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的文献为象山县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2 象山县全域旅游的发展现状
名牌家纺2015年,象山县全年接待游客1782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162.8亿元,景区门票收入2.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7%、11.4%和9.51%。年末有国家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海钓竞赛基地1个,国际自驾车露营基地2个,市级以上休闲基地15个,市级以上农家乐特村16个,旅行社19家。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象山现今有良好的旅游发展态势,2015年光旅游景区门票收入达到宁波地区的22.07%,宁波所属区县中比例最高的。旅游接待人数占宁波地区总数的9.87%,在宁波所属区县中排名第三。此外,象山的客房平均房价也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国庆节高速路免费几天
浙江宁波旅游表1 象山县主要旅游发展指标情况
项目
实际量增长率(%)
宁波象山宁波象山旅游景区门票收入(千元)92987920526616.829.51入境旅游者(人次)157522413123212.7425.09客房平均出租率(%)52.0934.150.37-18.55客房平均房价(元/间天)348.34427.27 2.4513.24旅游景区接待人数(人次)97755452965570419.92 3.23
数据来源:宁波市旅游局
回顾象山旅游数据,与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国
基金项目: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青年项目(ZWX16058);浙江省社科联项目(2017B04)
女子凌晨在大雁塔景区拍裸体写真经济研究
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所列的标准对比,反映象山全域旅游现今发展的状况。2015年,象山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02亿元,比上年增长7.5%,而旅游经济总收入为162.8亿元,旅游业
的收入占象山全年GDP的39.7%,大大超过了考核指标中“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5%以上”的要求。2015年,象山现有常住人口为54万人次,而全年接待游客1782万人次,接待游客数为常住人口的33倍,也大大超过了“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10倍以上”的要求。象山现拥有松兰山旅游度假区、象山影视城、石浦中国渔村、渔港古城等一系列主打产品,游客覆盖面广。所以发展全域旅游,象山现在已有良好的全域旅游基础,在很多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的标准。
3 象山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及劣势
3.1 象山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
象山三面环海,北有象山港,南有石浦港,东是浩瀚的东海,仅西面一部份与宁海县相连,属于半岛地形。靠海临山,使得象山的空气质量极佳,每立方厘米大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47万个,完全达到国家度假区一级标准。象山于2016年成为环保部公布的“国家生态县(市、区)”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象山有亲近自然、处处休闲的好基础,能大大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
(二)有鲜明的旅游特:“海”风“渔”俗
象山面临大海,“靠海吃海”的历史传承仍旧得到很好的保留。大海为象山人民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资源,
大海的变化无常又让人们获取这些资源充满风险,使人们对大海胸怀敬畏,渔民每年祭海,开渔谢洋,从传统的三月三踏沙滩,到当今的开渔节,无不同渔有关,2008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象山命名为“中国渔文化之乡”。大海养育了象山人民,也刻画了象山的“海”风“渔”俗。
(三)旅游资源待开发和提升空间大
象山县海岸线长800多公里,岛礁608个,是宁波市唯一拥有山、海、岛、崖、滩、物、景的滨海旅游资源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根据宁波市对旅游资源的调查,象山县旅游资源单体较大的就有350多项,从旅游产品种类数量构成上看,文化休闲类有106项,占30.29%;康娱游憩类有128项,占36.57%;自然游憩类有65项,占18.57%;专项休闲类有51项,占14.7%。旅游资源开发等级上看,85%的在3级以上,这说明象山旅游产品储量丰富,旅游资源开发空间较大,这为象山县全域旅游的开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3.2 象山发展全域旅游的劣势
(一)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象山有着丰富旅游资源,但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却还处于较弱的水平。很多旅游景区没有开发或者少有开发,缺少配套的旅游设施,纵使资源很好也被沦为普通的礁石、海湾。有资源,无游客,只使得全域旅游变成无源之水,难以真正的落地。因此,对于象山全域旅游发展,应该把盘活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如交通、码头、酒店设施等,让游客到象山都能处处感受和体验海的风情。
(二)象山县景区丰度不够
象山的旅游景区总体上看也不够尖,比较平,即使是县内的重点景区,景区丰度不够。这样对游客的吸引力就减少,尤其是对远方的游客,这就造成象山旅游的客源地范围比较小,直接影响客流量。把象山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乡镇旅游,放到与周边地区去比较(例如宁波市范围、浙江省范围),比较优势也不大。象山县的空气质量很好,但周边的宁海、奉化、三门也不差,舟山、丽水甚至还比象山还好,即使是宁波虽然空气比象山差,但在全国来看,总体上还是可以的。因此,象山缺少比较优势,旅游产品就拉不开距离,在旅游市场上就会面临比较激烈的竞争。
4 象山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径
通过对以上象山全域旅游优势和不足的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先提出几条象山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径。
4.1 形成旅游吸引的广覆盖
全域旅游的发展,需要改变现在景点旅游的发展模式,要破除景点景区内外的壁垒,使得游客在象山县域内都能够体验到旅游休闲带来的享受。因此,在象山县范围内需要形成更多的旅游吸引,做到旅游吸引的广覆盖、旅游服务的全方位。通过旅游吸引的广覆盖,能够使游客切切实实的感受到走到哪
里都是景,走到哪里都有传统景区的服务享受。形成旅游资源的广覆盖能够使象山全域旅游更好的发展基础,象山应结合已有的松兰山、影视城、石浦渔港等景区景点,进一步开发旅游新产品。同时,对于现有的未开发的景点进行大力开发,如涂茨镇的乱礁洋、东陈乡的红岩景区(改称情侣湾)、高糖岛乡的花岙岛、墙头镇的西沪港、西周镇的蒙顶山,都是自然条件好,值得开发或开发不够的区域,潜力很大。
4.2 继续提升重点景区建设
重点景区在提升知名度、吸引客源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是游客是否选择来此地旅游的关键要素。在同等情况下,游客会优先现在知名度高的、开发完善
经济研究
的旅游景区。因此,重点景区往往是一个地区提升旅
游形象、聚集游客的关键要素。就象山而言,现阶段象山拥有一些相对特殊的旅游景区,如象山影视城、石浦渔港等,而其他景区没有突出的优势,知名度很低。所以,象山应该继续打造好重点景区,在象山县景区的丰度和深度上同时入手,加强重点景区的建设,走重点景区带动周边中小景区之路,最终形成全方面、综合性的全域旅游发展态势。此外,做好重点景区还能起到示范作用,为周边中小
景区的发展树立标杆,在有限的条件下,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这样的条件下,全域旅游才能有较好的支撑。4.3 推进乡村旅游
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是象山发展全域旅游的应有之意。没有乡村旅游的发展,就很难称之为全域旅游。通过推进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切实的做到全域旅游,让游客感受到象山县的方方面面,同时也能让乡村居民切实的感受到全域旅游所带来的好处。如海南省的琼海市开展全域旅游比较早,现在已经有七成乡村完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率先打造出13个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风情小镇,500多公里的漫步绿道把村镇串联成片,逐步形成全域式旅游景区,2015年旅游收入49.8亿元,比五年前增300%。4.4 注重产业融合
紧紧围绕产业融合发展象山县的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既有传统旅游的属性更有其时代的特征,产业间的高度融合就是最重要的特征,是同传统“景区
旅游”最大区别。通过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使旅
游业深入到县域经济的各方面,一方面为县域经济的提升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游客全方位的感受到象山全域旅游给他们带来的便利。象山全域旅游的发展应结合产业融合的道路,如旅游+新型城镇化,发展象山特旅游城镇,使象山渔文化小镇与旅游紧密结合;旅游+新型工业化,发展象山海洋旅游的设备设施开发、销售、租用、运营等,从旅游业入手,培育工业制造的新方向;旅游+农业现代
化,发展象山乡村旅游,使旅游和休闲农业相结合,拓展旅游区域及旅游项目内容,真正做好全域旅游为全民共享。此外,还有旅游+新型养老,旅游+健康养生,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研学(教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旅游+购物,旅游+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这些为发展象山旅游特化提供丰富的内容。
参考文献:[1]厉新建,张凌云,崔莉. 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 人文地理,2013(03):130-134. [2]魏小安. 促进全域旅游发展[N]. 中国旅游报,2015-12-07C02.[3]曾祥辉,郑耀星. 全域旅游视角下永定县旅游发展探讨[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86-91. [4]王懿. 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发展研究—以太仓市为例[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6(9):1-2.[5]李君轶, 高慧君. 信息化视角下的全域旅游[J]. 旅游学刊, 2016(9).[6]何方永. 全域旅游视角下十大藏族自治州旅游效率研究[J]. 重
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1):49-53.[7]薛兵旺. 关于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业精准扶贫的深层次考量—以黄陂老区生态旅游区建设为例[J].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6, 30(2).
作者简介:李泽锋(1990-),男,汉族,浙江诸暨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全域旅游、宗教旅游。
关于河北省铁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京津冀
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的研究
陈 娜,毕晓峰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 要:职业教育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建设内容也得到了相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产业发展,教育先
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的交流合作随着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逐步进入实质化操作阶段。河北教育尤其是铁路高等职业教育有望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关键词:铁路;高等职业教育;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座谈会,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京津冀三个地区的协同发展。听取汇报后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三地协同发展重点打造新的、面向未来的首都经济圈,有助于推进
区域发展相关体制机制的创新,有助于完善城市布局以及形态的探索,有助于为优化开发区域树立发展示范以及样板。三地协同发展还可以有效地促进人
本论文为河北省教育厅立项课题,课题名称:河北省铁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适合亚洲人的精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