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
编辑
曹刿,即曹沬(mèi),一作曹翙。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目 录
1基本信息
2人物简介
3文章解读
交通事故精神赔偿1 申请破产3.1文言原文
1 3.2翻译:
1 3.3注释:
1 3.4解读:
4角分析
1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曹刿(guì)(又作曹沬,音mèi)
曹刿像[1]
性别:男
所属年代:春秋时期 相关事件:长勺之战
相关人物:管仲、齐桓公
双方兵力:齐国:30万,鲁国史记 刺客列传:3万
双方统帅:齐国:高傒、鲍叔牙、公子雍,参谋:隰朋。鲁国:鲁庄公、公子偃、仲庆父,参谋:曹刿
2人物简介
曹刿是周文王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主政大夫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高傒、鲍叔牙、公子雍率大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闻听齐大军压境,鲁庄公和臣大惊失,不知所措。这时,一
直隐居梁甫山的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谋划策。
庄公问曹刿:“齐强鲁弱,我们能打胜吗?”曹刿反问:“国君感到自己为百姓办了哪些好事,能使百姓和您同心同德去战胜敌人吗?”庄公说:“寡人虽 尽责不够,不过还是时时想到百姓。吃穿不敢独享,常常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说:“这很好,但只靠施这些小恩小惠,百姓还不会真心实意跟国君去作战的。” 庄公说:“祭神用的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神说实话。”曹刿说:“但是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你 的。”庄公又说:“寡人还能时刻想到百姓疾苦,凡重要诉讼案件(即为小大之狱,不论是多大的事都亲自考察),都亲自考察,不因自己所爱而滥赏,不
因自己所恶而加刑,一定按实情作出处理。”曹刿高兴地说:“好!真能做到这样,我们就可以和齐国一决雌雄了。”鹿的寓意和象征
庄公进一步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战胜齐国呢?”曹刿说:“打仗要根据战场的千变万化随机处置,决不能事先凭空决定采用什么固定的战法。我愿和陛下一同率军前去作战,根据实际情况谋划。”庄公认为曹刿讲得有理,遂同曹刿一起带领大军迎敌。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摆开了阵势(参见长勺之战)。齐主将鲍叔牙因一路进军顺利,有轻敌之心,首先下令击鼓进军。齐军呐喊着向鲁军阵地冲来。庄公见状,也欲击鼓迎战。曹刿连忙制止,并要庄公传令全军严守阵地,不得乱动和喧哗,擅自出战者斩。鲁军纹丝不动,齐军冲不破阵势,只好退了回去。鲍叔牙又下令第二次击鼓进攻,齐军重振精神,再次向鲁军阵地冲来,鲁阵仍岿然不动,齐军又一次退了回去。鲍叔牙见鲁军两次不出动,以为是怯阵,下令第三次击鼓进攻。这时,曹刿果断地告诉庄公击鼓冲锋。随着鼓声,鲁阵中杀声骤起,士兵们像猛虎出笼般冲杀过去,其势如迅雷不及掩耳。齐军被杀得七零八落,丢盔卸甲,狼狈溃逃,公子雍也被鲁庄公一箭射死。庄公见齐军败退,欲下令立即追击。曹刿忙说:“别急。”他仔细察看了齐军逃走的车辙,又登上战车前横木向齐军逃跑方向瞭望了一阵,方要庄公下令全力追击。鲁军追杀了30余里,斩杀、俘虏了许多齐军,缴获辎重
无数,全胜而回。
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 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而我军正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庄公又问:“为 什么齐军逃走了,你不让马上追赶呢?”曹刿说:“大国之间交锋,虚虚实实,齐军虽退,也要特别提防有诈。我察看后击。”庄公十分佩服,说:“你是真正的军事家啊!”立即拜曹刿为大夫,并把女儿曹姬嫁给曹刿。鲁庄公三十年(前664),曹刿作乱,被鲁庄公之子公子般平叛,曹刿被赶到莒国,在莒国病死。[1]
3文章解读
文言原文
附:《曹刿论战》选自《左传》鲁庄公十年
十年春,齐师伐我①。公将战(2),曹刿请见(3)。其乡人曰(4):“肉食者谋之⑤,又何间焉(6)?”刿曰: “肉食者鄙(7),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
专也(8),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10),必以信(11)。”对曰:“小信未孚(12),神弗福⑥也。”公曰:“小大之狱 (13), 虽不能察,必以情(14)。”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15),战于长勺(16)。公将鼓之(17),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18)。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19),登轼而望之(20),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21),再而衰(22),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23),故逐之。”
翻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乡亲们说:“当权者自会谋划此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长长的头发黑黑的眼睛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们)
分给身边的人。”(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可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要对神说实话。”(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能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是对百姓)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了。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您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如今)不行。”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胜利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说:“作战,是要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打仗胜了他们。那些(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车轮的痕迹混乱,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注释:
①我:指鲁国。作者站在鲁国立场记事,所以书中“我”即指鲁国。 ②公:指鲁庄公。(3)曹刿(gui):鲁国大夫。④乡:春秋时 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一乡。⑤肉食者:当权者。指做大官的人,当时大夫以上的官每天可以吃肉。⑥福:动词,赐福,保佑。(6)间(jian):参与。(7) 鄙:浅陋,无知,指见识短浅。(8) 专:独自专有,独占。(9)牺牲:祭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10)加:虚报夸大 (11)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12)孚:信任。(13)狱:诉讼案件。(14)情:情理。(15)乘:乘战车。(16)长勺:鲁国地名。(17)鼓:击鼓进军。(18)败绩:大败。(19)辙:车轮经过留下的印迹。(20)轼:车前供乘者扶手的横木。(21)作气:鼓足勇气,振作士气。(22)再:第二次。(23)靡([mí]):倒下。
解读:
可以把曹刿称为优秀的军事家。他之所以取胜的原因,不是靠猛打猛冲,而是靠了谋略、智慧,这一点尤其让人称道。战争当中,一个优秀的谋略家,抵得上成千上万的将士。他虽然没有将士的勇猛,没有将士的勇力,没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却能凭借智慧,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取大。
智慧如 同水,水是无形的,看似柔弱,但是它在无形、柔弱之中积聚了看不见的力量,遇到险阻可以绕道而行,聚积起来的 力量达到一定程度,便可以汇成冲决一切障碍的潮流。难怪孔子要说:“智者乐水。”它们在外表和特征上十分相似:以无形克服有形,以流转变化回避强敌,以柔 弱战胜阳刚。
中国传统中对水的偏爱,铸成了传统智慧在阴、阳的抗衡中注重以柔克刚的阴性特征。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文化现象。传统的智者,谋略家,甚至可能连操刀舞剑的力量都没有,却能运筹帷幄,在几十万大军的交锋之中,扮演着导演的角,指点沙场,调兵遣将。可以说,一场战争中的灵魂,正是那些文弱雅致的谋略家,是他们彼此间智慧的较量,在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另一个有趣之处是,传统的军事谋略家不是凭借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经验来指挥作战,而是靠读书识理来完成自己使命的。看上去他们似乎因为没有亲身打过仗而缺乏实战经验,然而他们从读书识理中积累起来的智慧,足以使他们从力量对比、人心向背、心理状态、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等天、地、人方面的因素,来把握、预测、决定整个战争的进程。这一点在崇尚实战经验的西方军事家看来,是匪夷所思的,而在我们看来却是十分自然的。
中国历史上的无数次战争都在证明着,成功的战例是文人们智慧的杰作。他们精心导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戏,然后让担当剧中角的将士去演出。
4角分析
《史记·刺客列传》载:“曹沬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沬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沬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沬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曹刿和曹沬是否为同一人?为此,大多史料沿袭旧说,语焉不详。李零先生的文章——《为什么说曹刿和曹沬是同一人——为读者释疑,兼谈兵法与刺客的关系》(此文曾在《读书》2004年第9期刊载)则认为两者实为同一人。
《左传》中“曹刿”这一人物共出现两次:一是庄公十年春“长勺之战”,一是庄公二十三年“曹刿谏庄公如齐观社”。
《左传》叙长勺之战前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据此可以断定,此时曹刿的身份不是“肉食者”。按《左传·昭公四年》:“食肉之禄”,杜预注:“食肉之禄,谓在朝廷治其职事,就官食者也。”孔颖达疏:“在官治事,官皆给事,大夫以上,食乃有肉,故鲁人谓曹刿曰,肉食者谋之。”(关于“肉食者”的问题,具体参见“中国经济史论坛”发布的李根蟠先生的《“肉食者”解》一文)按照春秋时期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奴隶等社会阶层分类,以及曹刿有晋见鲁君的资格并为之出谋划策等情况来看,曹刿当时的身份应该属于“士”阶层。在“长勺之战”后,曹刿取得鲁庄公信任,可能被任以大夫以上官位,之后才可能有庄公二十三年谏庄公“如齐观社”事。
《史记·刺客列传》载:“曹沬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沬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之后,叙曹刿在“柯地之盟”劫持齐桓公光驱读不出光盘。
根据行文逻辑,“三败北”当在“柯地之盟”(庄公十三年)前。“春秋三传”中所有鲁隐公元年至庄公十三年齐鲁两国的战事资料,共有五次,分别发生在桓公十年冬、桓公十三年春、
桓公十七年夏、庄公九年秋、庄公十年春;又通过《史记》发现庄公十三年还有一次(“柯地之盟”前发生)。其中鲁国战败的有四次:桓公十年、桓公十七年、庄公九年、庄公十三年。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在庄公十年“长勺之战”前鲁国至少两次“败北”(并割地与齐),也就是说,假如曹刿即曹沬是同一人,那么,在“长勺之战”前,曹沬就已经是“将”。由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并无专门之“将”,而是由各诸侯国的“卿”在战时临时“将”兵,而“卿”为“肉食者”。这显然与曹刿所言“肉食者鄙”的事实抵牾。
再者,两人的性格反差太大,一为足智多谋、沉稳持重、重礼知义的政治家、军事家(“曹刿论战”、“谏庄公如齐观社”),一为好勇尚力、大胆莽撞的猛将、刺客,性格上的巨大反差很难让人接受二人合而为一的说法。根据《左传》对曹刿在军事“论战”和政治上劝谏庄公“如齐观社”这两件事情上看,曹刿显然不是靠《史记》中说的“以勇力”取信于鲁庄公,他靠的是政治远见和军事韬略。
《左传》叙事中,一人异名而称的情况并不避讳,而曹刿在《左传》中两次出现,也并无“曹沬”之异名,更没有提到曹刿劫持齐桓公这一轰轰烈烈的壮举;《史记》只载曹沬劫持齐桓公一事,却不记载“长勺之战”这个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这恐怕不是以两书分别
突出了同一人的不同性格特点来解释得通的。由此,我们只能认为,《左传》作者与司马迁并不认为曹刿、曹沬为一人。
李零认为曹刿和曹沬为同一人,主要依据是:1、训诂学中“刿”、“沬”、“翱”等字发音相近(或“同音通假”),可以通假;2、前人著述中记“劫持齐桓公”一事,有分别记作“曹刿”、“曹沬”、“曹翱”者;3、如今出土的上博楚简(李零所说的《曹沬之阵》)中有庄公谋臣“散蔑”者,劝谏庄公勤俭,又与鲁庄公谈论军事,并且“沬”、“蔑”、“刿”字音近通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