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在课前搜集材料的基础上,一个课时完成(可能需要60分钟)。
2、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充分展示直观、形象、高效学习的特点。
3、本课采用教学三步法:创设情境      知识积累和探究    写作拓展。这三步,每一步不可忽缺,前两步是积累,后一步是运用。第一步,创设情境。从“黄河的历史”导入,引到“黄河的文化”层面上来,通过检查学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情况,再把学生带到一个想象和创造的情境:展望“黄河的未来”。第二步,知识积累和探究。采用网络平台互动比赛的形式,以达到
积累知识,拓展视野的目的。第三步,写作拓展。采用网络平台互动写作的形式,以“黄河的未来”为话题,设定情境,进行片段写作训练,最大限度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体会“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关系。保护黄河的公益广告
导入语:自古以来,赞颂黄河的诗文举不胜举,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做一次黄河的历史、黄河文化、黄河的现状的巡礼,来捡拾沉淀的黄河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来追溯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
检查收集和整理情况,并播放几组动画:第一篇章 溯源篇: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的历史。第二篇章 奔腾篇: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黄河的文化。第三篇章 忧患篇:拯救母亲河 ——黄河的未来。(创造一种学生求知探索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知识探究  (采用网络平台互动交流、比赛的形式,测评同学们对有关黄河的了解程度 ,包括对黄河的历史、黄河的文化、黄河的未来的认知和展望。)
说明:对以下问题,同学们在网络平台的互动地带中表达自己的意见。
1、以最快的速度说出带“黄河”的词语(包括一般成语、俗语、谚语)十个。
  (请参阅国风网络平台资料系统“景·自然天象·河” 词语类)
2、以最快的速度背出有关带“黄河”字词的诗句。
  (请参阅国风网络平台资料系统“景·自然天象·河”诗句类)
3、谁能唱一首或几句关于“黄河”的歌?
参考答案:《黄河大合唱》:《黄河颂》《黄水谣》《黄河船夫曲》《黄河怨》《怒吼吧,黄河》《保卫黄河》等。
4、你能举出黄河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的名称吗?(三个即可)
参考答案:(1)旧石器文化:陕西的大荔沙苑遗址、山西的沁水下川遗址。(2)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3)青铜器文化:商城文化、殷墟文化、岐山文化。
5、你知道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了哪些都城吗? (至少说出三个。)
参考答案: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咸阳、西汉定都长安(今××市)东汉定都洛阳、魏晋均定都洛阳、隋唐均定都长安、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
6、你能说出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的名称吗?(三个名称即可,但要说一个具体的故事。)
参考答案:大禹治水的传说、黄帝的传说、姜太公钓鱼的故事、郑国渠的故事等。
7、你知道“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参考答案:在撤退延安时说的。
8、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三个来吗?
    参考答案:牧野之战、崤山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等。
9、你知道黄河干流有多长、流域面积有多大吗?
    参考答案:全长5464公里,面积79.6万平方公里,流经九个省区(包括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10、有人说:黄种人就因为黄河而得名。你说对吗?
    此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1、你知道黄河容易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吗?
    参考答案:上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使下游河床逐渐抬高,甚至高于农田、乡村、城市,一有大水,必然泛滥成灾。
12、你知道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吗?
    参考答案:是人类对水资源的用量超过其自然的限度,及人类的需求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剧烈的反映。
13、你最想对黄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答案不求一律。
14、你为黄河最愿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答案不求一律。
15、请你为改造黄河献一计。
    答案不求一律。
反义词成语大全
(三)写作拓展  (采用网络平台互动写作的形式,以“黄河”为话题,进行片段写作训练)
    中心话题:面对黄河的过去和现在,展望黄河的未来,写一段文字(可以抒情和描写,也可以记叙和议论。)话题是:“我心中的黄河”,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喜欢写诗歌的也可以。
说明:同学们在国风网络平台互动地带“今年中秋节高速公路免费吗?文章推荐”中发表。(先在屏幕上展示几个片段并作简评)
(四)教学反思  (老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既可以当堂以小结的形式进行反思,也可以课后专门总结。)
 
                                            二00四年三月十五日
综合性学习活动课
        ——黄河之歌
教学设计
                        ××市育才中学东校区语文科  刘蕾
前言:
郑朱莉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头上。
具体说来,课本是惟一的信息源,教师是惟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惟一的信息交流场所。
在全球都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语文教学的这种封闭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综合性的学习,必然要进入我们的视野,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
足球加时赛算不算全场比分这次课程改革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
这堂课便是顺应课改趋势而做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活动目标
①热爱祖国河山,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中的。
浦东游泳馆②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
③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⑤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黄河的语言、文化、历史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成果展示,加深自己对黄河及其文化的了解。
活动设想
①寻求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的协作。
②化整为零,课内外结合安排活动。
课前准备
①四个小组分工合作,小组长分配任务。
一人负责搜集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古今诗词,一人负责搜集黄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黄河断流、水污染现状的资料。
②美术课学习广告设计,制作保护黄河的公益广告。
③要求四人小组搜集资料并与老师合作设计成果展示方案。
 
活动过程:
搜集资料
    学生获取资料的途径可以有:利用课余时间咨询相关科目老师、翻阅历史地理课本、上图书馆、上网等。搜集资料时间为期一周,一周后将资料交给老师检查摸底。
设计成果展示方案
    学生设计,学生主持活动,学生展示,教师退居幕后指导。
成果展示要求溶诗话、广告、佳作于一体,突出探询黄河的语言文化积淀和倡导环保意识两大中心内容。
成果展示
    ①学生展示有关黄河的诗话,教师主要在体现活动的语文特点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品味评析诗话。
    ②设计保护黄河的公益广告,突出语文学科特,要求广告词巧妙、生动、有创意。
    ③综合写作。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对于黄河的方方面面有一定的了解,积累素材的过程已经完成。写作关键在于如何选定话题角度,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