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花辙典型歌曲《绒花》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歌唱发声器官等知识。
(2)了解“发花辙”韵母类别、发声要领。
二月二的祝福语(3)了解《绒花》歌曲背景,学习分析歌曲曲式结构、歌曲风格等常识。
2.技能目标
(1)通过朗诵和演唱训练,掌握“发花辙”韵母发声要领,并运用在“发花辙”歌曲演唱中。
(2)学习急吸缓呼技巧,体会用呼吸支撑歌唱的状态。
(3)学习真假声结合发声技巧,使歌声流畅、连贯、柔和。
3.情感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体验歌曲主题揭示的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精神,并将它渗透于学习和生活之中。
(2)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外学习中,观看课程网站提供电影《小花》视频,体会歌曲揭示的共产党员为国为民不惜流血的大无畏精神,感受正能量。
二、学习载体
1.“a”母音词语、儿歌朗诵
1318102.典型歌曲《绒花》
3.课后拓展歌曲《枉凝眉》、《打电话》
三、学习内容
(一)发花辙语音
1.发花辙韵母类别教师歌曲
此辙含韵母三个:a(啊)、ia(呀)、ua(哇)。其特点是一音到底,口形始终不变,无韵尾,截气收声。口腔形状属于横形,开口呼,在十三辙中占主体地位,是歌唱的基本口形。
韵母 a ia ua
双唇出声ba pa ma
唇齿出声fa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舌尖出声da ta na la
舌根出声ga gua ka kua ha hua
舌前出声jia qia xia
翘舌出声zha zhua cha sha shua对折剪纸
舌齿出声za ca sua
2.咬字发声要领一起来逛御花园
(1)“a”是一个单元音的韵母,它可自成音节“啊”,在发单元音时把嘴张大,将舌头轻轻抵住下齿背,舌与唇所构成的共鸣器官的状态自始至终不变。
(2)唱“ia”时舌位很快地由前高元音“i”降低到“a”的位置,唱ua时,舌的位置由后元音“u”变成“a”的位置,但必须有“i、u”音的彩过程,否则易造成字音不正声音不动听。
(3)“ia、ua”两个韵母。都是带韵头的复韵母。“i、u”都是做为介母音出现的,不能延长,发音较短,民族唱法要求宽音竖唱,窄音宽唱以保持统一的音质和声音的圆润。此辙属横行,为宽音,要竖唱。
3.词语、儿歌朗读训练
(1)词语朗读
爸爸妈妈爬跨沙发耷拉打架塌下哪怕扒拉
嘎巴咔嚓华夏差价恰恰发芽价码炸塌抓啥
耍诈呱嗒哈达大话
(2)儿歌朗读
小蝌蚪儿小尾巴,游来游去妈妈,
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来了我来啦!
~~来了一只大青蛙。
——中国民谣《小蝌蚪妈妈》
我的小白马,它陪我走天涯,
我扬起我的小皮鞭,一路驾驾驾。
跑过大草原,远处有座山,
我牵着我的小白马,慢慢往上爬。
翻过那座山,我坐在山脚下,
牵我的白马喝喝水,继续上路吧。
有时快快奔,有时慢慢走,
哦啦啦啦啦……
——陈蓉《我的小白马》练习要求:课外按照a母音发声状态正确朗读,注意咬字、吐字准确;设计幼儿音乐游戏,在边朗诵边游戏中,提高速度感、节奏感。
(二)歌唱知识之二
1.歌唱发声器官
歌唱发声器官:包括喉头与声带。喉上通咽喉,下通气管,为呼吸与发声的重要器官。声带是发声振动的源头,发音时声带向中线移动,声门闭合,肺内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而产生声波,称基因,再经咽、喉、口、鼻等共鸣作用发出悦耳的声音。
图3 歌唱发声器官:喉头
图4 歌唱发声器官:声带
2.歌唱时的喉头
歌唱时需要“打开喉咙”,即在下巴放松的基础上将喉头向下稳定于一合适的部位并松开喉咙,同时上口盖抬起打开颌关节,上口盖呈拱形,使口腔的空间增大。微笑着“打哈欠”状态可以让我们充分体会到口腔打开、喉头下降、喉咙松开的“打开喉咙”状态。
(三)发花辙歌曲
1.练声曲
1=e1-a1 2/4
要求:带着微笑、半打呵欠状态,吸好气息,打开喉头,用准确的母音(a、ya、ua)连贯地演唱练声曲。
2.教学歌曲:《绒花》
马勒大地之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