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规模奶牛养殖的成本效益及生产效率研究
不同规模奶牛养殖的成本效益及生产效率研究
张曼玉;李彤;刘希
【摘 要】发动机零部件追求奶牛养殖效益的最大化,对促进我国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比不同规模奶牛养殖的成本收益状况,借助成本收益法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实证方法,研究不同规模下我国奶牛养殖效益及生产效率问题.结果表明,4种饲养规模全要素生产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中规模、大规模、小规模、散户,且随着时间变化,规模化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较快,规模化养殖的比较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是我国奶牛养殖的重点发展方向.
【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5(042)023
【总页数】7页(P232-238)
【关键词】奶牛养殖;成本收益;DEA模型
【作 者】张曼玉;李彤;刘希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326.3
近年来,我国奶业发展步速较快,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加工能力明显提高,奶类产品持续增长,乳品消费稳步提高,奶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民增收、丰富城乡市场、优化农业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1]。
2013年下半年“奶荒”出现,全国生鲜乳价格连续38周持续增长,从2013年5月第3周的3.44元/kg一直到2014年2月第1周的4.27元/kg。但2014年2月之后,生鲜乳价格开始了为期10个月的下跌,2014年12月生鲜乳价格已跌至3.82元/kg,2015年生鲜乳价格并没有回弹,2015年7月22日,农业部监测10各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41元/kg。生鲜乳价格的持续下跌导致我国多地相继出现倒奶、杀牛现象[2]。生鲜乳价格一路下跌的同时奶牛养殖成本却不断上涨,养殖效益的下滑挫伤了养殖主体的积极性。本文通过分析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成本收益及生产效率变动情况,为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提出对策建议。
起步停车技巧
1.1 主要成本项目分析
“三聚氰胺”事件后,企业拒收散户奶,奶农丧失交奶渠道,奶牛散养所占比重越来越小。随着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推进,规模化奶牛养殖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奶牛养殖业按农户散养和规模饲养来进行成本收益核算,散户饲养规模为1~10头,规模化养殖分为小规模(11~50头)、中规模(51~500头)、大规模(500头以上)[3]。不同规模单头奶牛的成本收益情况分析见表1[4]。
由表1可知,养殖成本最大的是大规模,比散户平均高出47%,比小规模高出近50%,比中规模高出约20%。总体来看,奶牛养殖成本与规模呈正相关,规模越大,成本费用越高。2008—2013年间,奶牛养殖成本上涨较快,不同规模奶牛养殖的总成本涨幅在25%~31%之间,总成本上涨幅度最大的是小规模,其次是大规模、中规模、散户。
物质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构成了奶牛养殖的生产成本,无论是散养还是规模化养殖,物质与服务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接近90%,是奶牛养殖成本中的主体部分。物质与服务费用中的饲料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约为68%,饲料价格的走势直接决定着养殖成本的高低。2008年初玉米价格为1.5元/kg,豆粕价格为2.5元/kg,到2013年底分别升至2.41、4.43元/kg,
玉米和豆粕价格的增长幅度分别高达60%、77%,玉米、豆粕价格的上涨使饲料的多次提价成为必然。2008—2013年,精饲料价格上涨幅度超过50%,饲料价格的快速上涨直接导致奶牛养殖成本的攀升。
不同饲养规模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约为12%,比重趋于稳定,且相差不大。固定资产投入随养殖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中、大规模固定资产折旧额较大,且增幅超过20%,散户与小规模养殖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较少,散户养殖固定资产折旧增幅也很小,约为8%。说明养殖规模越大,养殖主体的运作规范化、专业化程度高,投入的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更多,固定资产折旧总额自然较大。
2008—2010年,散户、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养殖的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分别为13%、11%、12%、9%,2011—2013年,比重分别为19%、16%、14%、10%。劳动力价格上涨使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地位愈加重要,逐渐成为压缩利润空间的重要因素,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随规模的扩大而减少。由于规模化养殖的养殖专业化、机械化程度高,雇工费用及家庭用工折价总和最少,大规模饲养具有节约劳动力的优势[5]。
1.2 收益分析
1.2.1 生鲜乳收购价格 由表1可知,2011—2013年生鲜乳平均收购价格比2008—2010年的均价上涨了30%,说明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势头较好,前景看好。生鲜乳收购价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鲜乳的质量与安全问题,规模越大,原料奶生产越趋于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生鲜乳质量更有保障,收购价格一般较高,散户、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养殖的收购价格分别上涨0.93、0.79、0.86、0.88元,散户上涨最大,大规模养殖的收购价格与中小规模价格差距逐渐拉大。分析其原因:第一,“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奶牛养殖逐渐步入正轨,散户养殖奶牛数量少,产量低,灵活性、可控性较强,将生鲜乳售于附近居民,价格略高,因此散养的价格上涨最大。第二,小、中、大3种规模化养殖相比,规模越大,奶牛养殖的标准化、专业化程度越高,饲养管理愈趋于规范、科学,生鲜乳品质越好,乳品企业为保证奶源质量与安全愿意出高价购买。第三,规模越大,奶牛养殖主体的组织化程度越高,不易成为乳企转嫁风险的对象,收益更有保证。
母亲节礼物送什么好?
1.2.2 奶牛单产水平 同一饲养规模奶牛单产的年变化不大,单产水平趋于稳定,大规模奶牛养殖的单产水平最高,比中规模高出13%左右,比小规模和散养高出20%,中、小规模与散户养殖之间单产水平差别不大,大规模养殖主体在生鲜乳产量上占优势地位。相对于其他奶业发达国家,我国奶牛单产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2012年以列奶牛平均单产为11.
58 t/头·年,韩国为9.90 t/头·年,美国为9.84 t/头·年,我国奶牛单产水平亟待提高。
1.2.3 单头奶牛的净利润 2008—2013年,奶牛养殖的利润空间逐年增加,2013年达到顶峰,前3年大规模奶牛养殖的平均净利润最大,后3年散养的平均净利润最大,散养的净利润增长幅度为64%,小、中、大规模分别增长了35.2%、55%、38%。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大规模养殖下,价格和单产的微弱优势无法完全弥补其巨大的成本开支,导致单头奶牛的净利润并非最高。大规模养殖没有表现出规模养殖的经济效益,说明当前我国规模化奶牛养殖的标准化、集约化程度低,规模优势没有完全显现[6]。
耳机没有声音1.3 成本收益指标分析低保工作总结
戏曲行当生旦净末丑中的末由表2可知,总体来看,产值成本率随养殖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反映大规模养殖主体为取得生鲜乳付出的成本代价最大,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较差。规模越大,产值利润率和成本利润率越小,大规模奶牛养殖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最小,大规模奶牛养殖的实际盈利能力弱于其他饲养规模。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优质优价体现不充分;二是养殖规模越大,对成本的调控能力越弱。规模化养殖相对于散户养殖拥有更高的饲料报酬率和粮食报酬率,说明规模化奶牛养殖的饲料利用效率较好,但与散户的差别甚微,规模化养殖的饲养水平
有待提高[7]。
1.4 奶牛养殖的风险评价指标分析
由表1、表3及《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汇编》整理得出,总体上看,各要素对利润的敏感系数随规模的增大而增加,即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风险的增加,无论何种规模,单价、变动成本、产量都是其获取收益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提单产、优品质才是增效益的根本途径[8]。
2.1 DEA模型
美国运筹学家Charns和Cooper于1978年提出了基于相对效率的分析方法,即DEA方法,根据样本数据,对生产决策单元的产出与投入计算生产的相对有效性。DEA是评价效率最有效的非参数方法,使用较多的是DEA模型CCR、BCC、成本效率以及Malmquist指数等[9]。
2.2 数据说明
数据来源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汇编》(2009—2014年),基于此数据对我国不同规模及省际间的奶牛养殖进行生产效率的测算。奶牛养殖过程中的总产值作为产出指标,投入指标有3项,分别是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总产值包括原料奶产值以及牛犊、淘汰牛等副产品产值,物质与服务费用主要包括饲料费用和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人工费用包括家庭用工折价和雇工费用,土地成本指租赁土地的费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