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4:北京工商大学2013年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提交材料样式
工商管理专业(辅修)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北京工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前身为北京商学院于1980年建立的“商业企业管理”专业,1993年更名为“企业管理”专业,同时新设立“国际企业管理”专业,1999年两个专业合并成“工商管理"专业;相应的研究生专业为“企业管理",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9年获批为独立的硕士点。本专业是原国内贸易部部级重点专业,2002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2003年开始招收第二学士学位,2006年开办双语班和双学位班。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4人,硕士生导师17人,博士生导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10余位教师具有国外访学或进修经历,“北京现代服务业产业网络构建与企业竞争优势提升研究”团队为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
工商管理专业方向本专业依托北京工商大学商科优势,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操作技能,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和工商企业经
营管理需要,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复合性、职业化经营管理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工商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也可在政府与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或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够从事独立创业的相关工作,或继续深造,在国内外攻读硕士、硕博连读学位。
学生经过本专业学习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热爱祖国,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备现代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3.系统掌握现代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
4.掌握国家经济和工商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国际工商管理的规则与惯例;
5.具备一定的组织领导或独立从事对工商企业或组织进行诊断、分析、策划和决策的基本能力;
6.掌握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分析和加工处理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7.具备国际视野、创新思维、人际沟通和书面文字表达的基本能力;
8.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和至少一门外语的基本能力。
三、学分学时
理工类、文法艺术类专业学生修满40学分、经管类专业(不含本学科门类)学生修满34学分方准予毕业。
第一课堂的课程教学为36学分(理工类、文法艺术类专业)或30学分(经管类专业,不含本学科门类),选修课学分占课程教学总学分的比例为0%.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之比为:。
四、学制学位
修业年限:二年
授予学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五、指导性教学计划进度表
本辅修专业编制面向理工类、文法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方案A)和面向经管类专业(不含本学科门类)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方案B)。
ﻬ
(一)工商管理专业(辅修)指导性教学计划进度表(方案A)
说明:
文法艺术类专业学生辅修本专业,必须先行选修完成微积分(上)、微积分(下)数学类课程,适用经管类辅修专业面向理工类、文法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方案A).
(二)工商管理专业(辅修)指导性教学计划进度表(方案B)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