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支出会计核算,所有问题一网打尽【最新最全,看一篇足矣】_百度文 ...
研发支出会计核算,所有问题一网打尽【最新最全,看一篇足矣】
最新最全,分别从未规范使用会计科目、未区分研发阶段核算、未对研发支出分项目核算、研发项目分摊比例存在问题、会计凭证相关附件不齐全,这5个最常见的问题入手,提出问题,然后提出规范化的思路,强烈推荐,一篇足矣。
一:未规范使用会计科目
常见不规范点:实务中研发支出核算,会计科目不规范使用主要表现为:研发支出科目下未设置“费用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两个二级科目。直接采用研发支出-相关费用处理模式。此处理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且不便于管理与核算研发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处理。
规范思路:
研发支出科目下设“费用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两个二级科目,在二级科目下根据支出项目设置折旧费、租赁费、材料费、化验费、动力费、合作费、差旅费、会议费,知识产权费、劳务费、咨询费、管理费、薪资费、无形资产摊销、其他费用等三级明细科目。
研发过程中发生的需费用化的支出均需先通过“研发支出/费用性支出”科目归集,已经资本化的支出后期证明不再满足资本化条件或年度评审后调整转出的,应先转入“研发支出/费用性支出”科目,月末统一将“研发支出/费用性支出”科目归集金额全部转入“管理费用—科研费”科目。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资本性支出”科目对应项目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资本性支出)。
二:未区分研发阶段核算
常见不规范点: 其实造成文章中第一点不规范现象,背后是对于研发支出的阶段没有具体的认识和管理手段。实务中常见的是,多数企业为了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和政府补助等申请资料,后续进行的人为的调整和包装。还有部分公司对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政策的披露照搬会计准则的原则性规定,未根据自身行业和研发项目特征进行个性化披露,无法让报表使用者了解公司研发流程及其主要阶段的特点和区分标准,从而也无法合理判断公司开发支出资本化是否恰当。
规范思路: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第七条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以上是会计准则的规定,那么具体涉及到企业管理。各研发项目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合理划分为不同的研发阶段,各研发阶段一经确定,一般不再更改。各研发阶段应能够明确指定为研究阶段或开发阶段。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等进行的有计划的调查等,如前期的调查、设计与论证等,这一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在这一阶段不会形成阶段性成果。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中,以取得新的技术或产品,如品种培育、临床试验等。开发阶段对项目的开发具有针对性,形成新技术和新成品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较大。
三:未对研发支出分项目核算
常见不规范点:一般的企业核算研发支出都是这么做会计处理的:借:研发支出--XX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原材料等,或者借:研发支出-资本性/费用性支出-XX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原材料等。两种处理都是属于不规范的会计处理,都没有进行项目核算,关于项目核算有系统的话,可以在系统中增加核算纬度,把项目增加上去。手工账务处理的话建议借:研发支出-资本性/费用性支出-XX费用(XX项目)贷: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原材料等关于这一点实务中普遍存在,此问题背后的原因一个是会计处理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企业日常管理的问题。
规范思路:
1:会计核算规范
(一)在研究阶段相关会计处理
1)研发费用
借:研发支出/费用性支出/××费用(××项目)
贷:银行存款
2):研发材料领用
借:研发支出/费用性支出/材料费(××项目)
贷:原材料
(二)在开发阶段相关会计处理:
1)研发费用
借:研发支出/资本性支出/××费用(××项目)
贷:银行存款
2)研发材料领用
借:研发支出/资本性支出/材料费(××项目)
贷:原材料
研发支出科目
(三)计提分摊处理
1)、计提相关经费(工资/提成/奖金等)
借:研发支出/费用性支出/××费用(××项目)(该项目属于研究阶段)
研发支出/资本性支出/××费用(××项目)(该项目属于开发阶段)
贷:应付职工薪酬等
2)、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借:研发支出/费用性支出/××费用(××项目)(该项目属于研究阶段)
研发支出/资本性支出/××费用(××项目)(该项目属于开发阶段)
贷: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四)结转处理
1):  结转管理费用的情形
借:管理费用/科研费(××项目)
贷:研发支出/费用性支出/××费用(××项目) (研究阶段、无法划分阶段、不再满足资本化条件或年度评审后调整)
2):结转研究阶段、无法划分阶段或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等支出
借:研发支出/费用性支出/××费用(××项目)(后期证明不再满足资本化条件或年度评审后调整转入)
贷:研发支出/资本性支出/××费用(××项目) (后期证明不再满足资本化条件或年度评审后调整转出)
3):  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性支出/XX费用/(XX项目)
2:管理规范
管理方面规范主要是从企业制度层面,然后根据制度制定对应的表单管控起来。实务中研发支出核算不精细除了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之外,更多的企业对于研发支出的日常管理没有精细化。企业研发支出必须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并匹配对应的表单以及考核指标。只有这样会计人员最后出来的研发支出核算才是符合规定的。
比如涉及研发领料这块,实务中不少企业没有研发领料管理制度,研发部门领料都是计入研发支出一个大框里面,然后需要审计或者申请各类补助时,会计人员开始发挥“创造性”,。更有甚者为了提高相关申请补助标准,干脆对于公司划分不清楚的物料都计入研发支出材料中。实际上真正要管控好研发支出项目领料的问题,更多的是需要从管理上下手。研发人员领料必须根据项目领料,表单设置必须区分具体项目。对于多个项目领用的材料,研发部门必须做好相关记录,以便会计人员日后核算有具体分摊依据。
关于企业研发活动管理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完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