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茶饮行业分析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中国茶树、利用中国茶叶和栽培中国茶树的国家,中国也是世界茶道的宗主国。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基础。数千年来,中国人不仅发现茶叶,发明了闻名世界的制茶方法,更将饮茶融入到民族精神内核。中国消费者对茶情有独钟,尽管咖啡消费近年在中国增长迅速,中国每年茶叶的市场规模始终远大于咖啡。
现制茶饮行业最早可追溯至1987年,“春水堂”发明的珍珠奶茶被视为现制茶饮起源。随后现制茶饮品牌不断涌现,从逐步扩张至中国大陆市场。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需求日益强烈,新式茶饮产品随之诞生,现制茶饮行业呈现传统奶茶与新式茶饮门店并行高速发展的局面。
一、现制茶饮行业发展历程:低价走向高品质,高端新式茶饮成为趋势。
奶茶连锁品牌发展至今,现制茶饮行业已经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低价阶段(1990-1995年):茶饮粉末调制时代。20世纪90年代初,珍珠奶茶从进
入中国大陆市场,开启了中国大陆茶饮行业的发展之路。该阶段的茶饮产品多以奶茶粉末冲水勾兑而成,不含茶也不含奶,加入已加工的传统配料,以人员现场手工操作为主。店铺一般设立在街边,面积较小,在3-5平方米之间,几乎没有统一的装修,点单与交付场景多以消费者亲临店铺为主。
发展阶段(1996-2015年):传统连锁茶饮时代。这一阶段,奶茶开始使用以茶末、茶渣或普通茶叶制作的基底茶,并用奶精粉勾兑制作。在后期,鲜奶开始被加入到奶茶制作中,并出现了全新形态和口感的奶盖茶。这一阶段以街头连锁店铺为主,消费场景以消费者亲临店铺或利用外部平台为主。
竞争阶段(2016年至今):新式茶饮时代。这一阶段茶饮店铺使用天然原料,基于优质茶叶的萃取液,加入新鲜水果或鲜奶进行调味。按照制作方式的不同,高端新式茶饮可分为奶茶、水果茶、奶盖茶和纯茶等,目前市场上主要以水果茶和奶盖茶为主。店铺一般设立在优质大型商圈,强调现代化、个性化的装修风格。消费场景除了消费者亲临店铺或是利用外部平台外,部分品牌还搭建自己的平台。从产品售价来看,新式茶饮均价在20元以上,聚焦高端市场。
与传统茶饮相比,高端新式茶饮更强调使用天然优质的原材料进行制作,重视产品品质,讲究产品的外观与包装,注重线上线下全消费场景的打造,利用数字化运营提质增效,并致力于塑造和传递品牌文化。
二、现制茶饮行业市场规模:门店增速减缓竞争格局稳定,高端市场带动市场规模增速。
中国现制茶饮门店数量由2015年约19万家增至2019年约50万家,年复合增长率为38.1%。但受疫情影响,截至2020年6月底,中国现制茶饮门店数量约为48万家,较年初减少2万家。从门店分布来看,现阶段中国现制茶饮品牌的线下门店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未来二三线城市的发展空间巨大。
据数据测算,2015年现制茶饮行业市场规模为231亿元,2020年已达到666亿元,2015-2020年CAGR为23.6%。预计未来五年我国现制茶饮行业市场将保持25.9%的年均复合增速,2025年现制茶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110亿元。
若以平均售价为标准,可以将茶饮市场分为高端(20元以上)/中端(10-20元)/低端(10元以下)三个档次市场。按照消费额测算,高端现制茶饮20-25年复合增速约32%,分别高出中端、低端市场4/12个百分点。
根据数据测算,2015年高端新式茶饮行业市场规模为8亿元,2020年则达到129亿元,2015-2020年CAGR为75.8%。随着消费升级以及新式茶饮的加速推广,高端市场的增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预计未来五年我国高端新式茶饮的增速将继续超过行业平均增速,高端市场规模占比将由2020年的19%提升至2025年的25%。
三、现制茶饮行业产业链:上游原料多样,中游注重研发,下游直营为主。
现制茶饮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供应环节,这一环节提供制作茶饮需要的农副产品,包括茶叶、水果、乳制品等。现制茶饮的品质主要取决于茶基底,因此制作茶基底的茶叶是新式茶饮的核心。
中游环节是茶饮的设计、制作、包装过程,各茶饮品牌在产品设计、生产设备以及外观包装上都十分注重研发,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更迭速度快。新式茶饮的诞生与流行,带动了茶叶消费。近年来我国茶叶消费量稳步上升,2019年我国茶叶消费量超过了200万吨,产量及消费量同比增速分别为6.8%/6.0%,消费量增速自2016年起逐步进入上升通道。
下游是茶饮流通环节,分为线下门店、线上外送两种销售渠道。由于高端新式茶饮注重品
质以及服务质量,各品牌主要以直营方式运营。直营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统一经营管理和开发,在人才培养、产品开发推广、数据化管理等方面具有整体优势。中低端新式茶饮品牌单店投资、门店面积较少,能够适应低线城市消费能力与客流量,通过加盟推广模式可以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并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
四、现制茶饮行业竞争格局
1、高中低市场增长驱动力各异
目前现制茶饮行业出现的新式茶饮品牌众多,在战略布局、店铺选址、经营模式、产品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以产品价格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高中低三大类别,通过比较新式茶饮高中低三大市场主要品牌的人均消费、门店数量、经营模式与核心品类,现制茶饮行业未来增长的驱动因素各异:
高端市场:
资本驱动型新式茶饮品牌。以喜茶、奈雪的茶和乐乐茶为代表,品牌定位高端,强调产品品质和顾客消费体验。门店布局以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中心为主,门店规模较大成本较
高,且均实行直营模式,客单价超过20元。2015年起,新式茶饮行业升温,大部分新式茶饮品牌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逐。品牌搭载资本支持,擅长产品与业务模式的创新。
高端新式茶饮发展速度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当前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新式茶饮品牌尽管增速可观,但对比国内咖啡龙头星巴克,门店数量与渗透率依然存在广阔空间。高端市场以直营模式为主,基本不接受外部加盟,一方面体现了企业对质量把控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高端市场较高的门店利润率。从奈雪的茶经营数据可以发现,新开店对整体收入规模的影响远大于同店,龙头在资本助力下正加速布局一二线城市,因此拓店增速是当前阶段最核心的驱动因素。
中端市场:
区域性新式茶饮品牌。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茶颜悦、沪上阿姨、古茗等。品牌门店集中布局在部分二三线城市,且风格往往带有发迹地的地方特。客单价平均在20元以下。区域品牌进行全国性扩张的关键在于产品和服务标准化、供应链管理以及选址等方面能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