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飘_中郝思嘉的人物形象对现代女性的启发
大 众 文 艺大
381.人物背景
作者米切尔从小向父亲了解到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从女
范伟喜剧电影性的角度看待这场战争,她随着郝思嘉好像一起经历那段历史,一起去经历那人生困苦厄难。即使是一个男性也不会那么容易能承受的永久伤痛,而作者却让一个豆蔻少女去担当,似乎有点残忍。在那样的年代,作者大胆的超越传统,突破女性的枷锁,凸显女性女权的朦胧思想的端倪。这一切都是那个时代所不能接受的,作者却做到了,郝思嘉也做到了。这不由使人佩服。郝思嘉让很多人为她痴狂,即使从一个女性角度看待她,她也是那么迷人,甚至具有连女人都难以抗拒的魅力。那同为女性,会得到怎样的思考呢?那就是性格坚韧不拔和现代女性少有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对爱情的执着。
2.性格分析
2.1 积极进取精神
在那个风云突变的乱世中,一次次备受打击和创伤之后,郝思嘉不气馁,不留恋以前豪华高雅舒适的生活,能够坚强的站起来,放下小的架子下地犁地摘棉花,不惜让自己娇贵的双手长满老茧,为了让住在塔拉庄园的人不再挨饿,不得不站起来。
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
“上帝啊,请相信我!北方佬毁坏的是物质,它灭不了的是我们的精神,我一定要坚持下去,我不能再挨饿,不能让我的家人再挨饿,哪怕让我去偷,去抢,去杀人!请上帝为我作证!”
她在塔拉庄园红的土地上汲取了坚强的意志,如她父亲郝嘉乐所说,这个世界上,只有土地才能长久与日月同在。这股强大的力量加之她固有的爱尔兰血统潜在的反叛思想,使她我行我素,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想,不在乎道德的束缚,为了达到目的公开在亚特兰大和摧毁他们家园的北方佬做生意,而毫不在意作为丈夫的弗兰克会无地自容。虽然郝思嘉是自私的,但她的自私不仅仅建立在为己的基础之上,她为了很多人,为了塔拉庄园十几张要吃饭的嘴,为了她爱的人和爱人的妻儿,为了佩蒂姑妈,为了远房的姨妈们,甚至还包括塔拉以前的黑人,郝思嘉的自私眷顾了很多人,在无数次困难面前,她也曾失望过,抱怨过,但从未放弃。 郝思嘉的一切性格就是为了成就她永不服输的品质。就像方丹老太太所说的,她像荞麦,风一吹,就低头,就弯腰,吹过之后,又挺起腰杆,继续更好的接受阳光的沐浴。郝思嘉始终有勇气站起来,高昂着头,接受风雨的洗礼。而支撑她这么做的只是一个坚定而倔强的信仰——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在灾难困厄面前她是个英雄, 因为她永远有摧不垮的意志,不怕吃苦,不怕流汗,永不放弃,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不顾一切。这就是郝思嘉坚韧不拔和现代女性少有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就是作为现代女性应该具备的品质;这就是我们剖析发掘的闪光点。
2.2 对爱情的执着精神
在爱情方面,郝思嘉的经历让每位认识她的人感到同情和唏嘘,不知道应该庆贺她最终到她的真爱白瑞德,还是为她执着的追求维希礼不值。这或许就不重要,爱或许是盲目的,但对爱的执着追求,郝思嘉是让人油然的产生敬佩之心。
神庙中有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而郝思嘉恰恰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正如小说中写道:
She had never understood either of the men she had loved and so she had lost them both. Now, she had a fumbling knowledge that, had she never understood Asheley, she would never have loved him; had she never understood Rhette, she would never lose him. She wondered forlornly if she had ever really understood anyone in the world.
而郝思嘉对维希礼的爱,是支撑她一直努力下去的曙光;是冲破她梦境中黑暗梦魇的希望,虽然她对维希礼的爱或许是错的,这是错的吗?即便是错,那又怎样呢?谁没有年轻过?谁又没有幻想过单纯的童话爱情呢?何况维希礼是那这样的绅士,与南方种植园里草率粗俗的小伙们完全不一样的高雅。在热恋的时候,谁一眼就看出眼中的他(她)是不是适合自己?郝思嘉爱得执着,爱得反叛,爱的近乎疯狂,甚至赌气嫁给媚兰(维希礼的妻子)的弟弟,直到小说的最后时候——媚兰去世,她担心的仍旧只有维希礼,其他人好像在她眼里微不足道。为了信守对维希礼的许诺,为了实现对爱情的承诺,
她不顾战争的无情和残酷,在亚特兰大成为一片战火的时候,照顾她的情敌——媚兰,一个即将分娩的孕妇。她把历尽千辛万苦来的食物送给媚兰吃;把家里唯一的一双鞋子给媚兰穿,而自己则饿着肚子光着脚。为什么郝思嘉会这样执着呢?这决不是一个自私狭隘的女人所能达到的境界,这不是一个具有一般爱情观的女人能做到的,只有她——郝思嘉。
然而另一面,郝思嘉也深深的爱着白瑞德。
郝思嘉对白瑞德的爱则是她抛弃世俗的眼光,是她狂野内心的写照。当白瑞德偷听到郝思嘉和维希礼对话的那一刻,就爱上了这个自信又狂妄的女孩,就知道了他们是一路人:当他们在义卖会上领舞时,那个画面实在是太合拍了,他们的拥吻,也太默契了。他们都是不被周遭所尊重的人,都是投机商和为钱是举的人。她对白瑞德的爱是来自于内心,遗憾的是,她自己却没有发现。这种情感像一河浅浅的小溪,静静的流淌,偶尔在河底的深处泛出对白瑞德的爱意,而这一次次地被她对维希礼的执着爱情所压抑,直到失去白瑞德。正如原文中所写:
She had lived for years with Rhett, slept with him, eaten with him, quarreled with him and borne his child and yet, she did not know him. The man who had carried her up the dark stairs was a stranger of whose existence she had not dreamed. And now, though she tried to make herself hate him, tried to be indignant, she could not.
如果郝思嘉愿意,也就不会失去白瑞德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爱情天使的恶作剧,让郝思嘉和白瑞德纠缠在一起。他们又都是善良的人,不露声的做着一些牺牲,他们的灵魂是天生彼此契合的,只不过郝思嘉眼里只有维希礼,她偶尔看看白瑞德,也只是为了征服和利用。她对白瑞德的爱仍然停留在心底深处,没有完全爆发出来。或许永远也不能爆发出来。
郝思嘉对爱情的执着甚至到了无可就药的地步,在两个男人面前她完全体现出不同的性格表象:在维希礼面前,她可以是一
《飘》中郝思嘉的人物形象对现代女性的启发
刘巧婵
(西安培华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  陕西  西安 710125)
摘要:郝思嘉是外国文学长廊中灿烂丰满的形象之一,她是一个在美国南北战争的大背景之下生活的平凡女性,但她是一个棱角分明,个性复杂的人物;她有很多值得发掘和剖析的性格。本文仅从郝思嘉的积极进取和对爱情的执着两个方面发掘郝思嘉人性中最光辉的闪光点,或许对现代女性有所启发。
关键词:《飘》;郝思嘉;剖析;女性
文艺评论
大 众 文 艺
39
贺岁片与传统相声的发展其实有诸多相似之处,春节联欢晚会年年有相声,但一年比一年无趣,郭德纲居然凭一己之力挽回相声发展的颓势,同样,冯小刚的电影也准确地把握住时代脉搏,在作品中打开一个个包袱,引领观众进入他创造的传奇故事,打消人们对于中国本土电影发展前景的忧虑,在这个意义上,《非诚勿扰》树立了新的典范。
一、剩男与怨女
一直以来,能否把握时代精神,不仅是衡量政治家素质的标准,而且也成为一个导演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时代精神就像气候一样,总是不断变化,只有引领时尚的人才能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冯小刚便是其中的翘楚,因此,可以说冯小刚的电影是对准城市、感悟城市、表现城市的,都市镜像是冯小刚电影的鲜明标志。1
影片的开头十分特别,“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和谐”的开幕词,简直就是“二十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的翻版。可以说,这部影片秉承冯小刚的一贯风格,能把握时代的脉动。也许,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问,
二十一世纪哪种和谐最贵?答案中显然应该包括婚姻和谐与爱情和谐。
从冯小刚非贺岁片《一声叹息》开始,再到2003年的《手机》,冯小刚意识到,婚外情一直以来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津津乐道的焦点,二奶话题仍然是这个时代最具卖点的情爱题材。于是,征婚中出现了同性恋、女墓地推销员、二奶、云南边地的苗族女孩儿、有失忆症的妇女、新丧偶的寡妇、未婚先孕的台商千金小、股票女郎等等陪衬角。在几个应征对象出现时,没有多余的交代,让观众还没来得及对同性之恋作更多思考之余,还没来得及从英文的浸润中清醒时,就淹没在墓地女推销员的四川话里了,几个场面转换迅速,情节跳跃性大,让人对接下来神情落寞的空中小舒淇更是加以注意。葛优和舒淇的一番对话特别有意思,酒过三巡,互诉衷肠,感人至深,把影片的气氛从一开头弥漫的喜剧味道,又拉回到真实世界中来。基于这个剧情要求,冯小刚选择了舒淇,舒淇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即使她站在拥挤的人中,仍然会流露出一种寂寞的神情。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曾经做过艳星、现在风光无限的舒淇,正是合适人选。
二、电影语言的黑幽默
把真实的婚介生活搬上荧幕,并不一定好笑,电影语言的这
一转换过程必须具有游戏性质。荷兰文化史学家赫伊津哈在他那本著名的《游戏的人》中指出,游戏乃诗歌与生俱来的特性,游戏与音乐之间的联系也是如此。2进入二十一世纪,电影无疑是继音乐、文
学、绘画、雕塑、建筑以后最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作为幻觉游戏的性质也是不言自明的。
在影片的开头,一个高科技的剪刀石头布机器的发明,给秦奋的相亲打下了坚实的家底,才让葛优扮演的秦奋买别墅、去日本、住酒店等行动变得合情合理,不过,这个以200万英镑卖给范伟的专利,在幽默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当代的暴富人,以及他们理想化的人生。
在葛优的手指在手提电脑上来回讲述着一个平凡人的婚姻要求时,我们可以相信,这段简短的台词融合了这个时代漫天的征婚启示的精华,不管是真诚的还是虚假的,配合一段缠绵的英文歌曲,接下来同性恋的出现,让观众直接感受气氛急转直下,从此,剧情的喜剧彩逐渐显现。再加上男同性恋的一句“皮肤真好”,简直让观众立刻想起了鸡皮疙瘩,幽默中夹带着一丝肉麻。后来,葛优与心怀鬼胎的台商小的一席话,开始还在“沦陷”与“解放”二词的政治立场争论,随后立刻就转到未婚先孕的话题,颇有一点黑幽默的味道,显得自然中又透着几分滑稽。
在《非诚勿扰》中,一些平常的生活话语经过艺术加工,却展现出非凡的幽默力量。比如舒淇与葛优一开始的对白:“你知道什么叫一见钟情吗?”,“我一见你就挺钟情的”。再如股票女郎关于婚姻的一些话,也颇有杨百万以股票论家人的风采,短线、长线的比喻选择男友,既不把人当人看,也是当下的社会现实,观众在开怀之余,也深深认同这类现象的普遍性,更加深了观众对整部作品的认同度。再如冯小刚对舒淇说的另一句经典台词:“你不是情人眼里的西施,你放仇人眼里都是西施。”我们还注意
到,舒淇在要求葛优陪同前往日本时说,“能陪我去一趟北海道吗?心是从那里开始的,我想在那里结束”这句台词,也似乎演化自《青芥刑警》中的著名台词“从哪里开始,从哪里结束。”,赋予二人爱情转折性的意义。
三、诚心的渐近
用心和身体爱着情夫的空中小,在现实的逼迫下,不得已先让自己的人与心分离,抱着随意的态度参加了与葛优的见面,
诚心造就的《非诚勿扰》
涂显镜1  贺 忠2
(1.贵阳学院教育系  2.贵阳学院中文系  贵州  贵阳  550003)
摘要:冯小刚的这部贺岁片,秉承他的一贯风格,关注社会上婚姻和谐的焦点题材,着眼于现代婚姻与情爱中的无奈,描绘婚介中各式各样爱情取向的男女,展现人物在互相开放心灵的过程中,破碎的心逐渐弥合的过程。这部影片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在于,用平实的电影语言准确把握时代的脉动,选材针对的受众人比较广,诚实描绘了剩男与怨女之间的爱情,忧郁感伤的氛围中却包含着幽默的元素。关键词:冯小刚;黑幽默;爱情;婚姻
个强者,她可以提供保护;在白瑞德面前,她又是一个弱者,她需要保护,需要抉择。我们不必苛求郝思嘉,每一个人的心中难道就没有一个维希礼和白瑞德吗?
3.结论
《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坚强、自信、执着、美丽,对生活充满激情,尽管人们对郝思嘉的性格褒贬不一,但在各种厄难面前,虽然她退缩过,抱怨过,但她没有放弃,永远给人一种积极向上阳光的一面,坚信那句不老的座右铭:TOMORROW IS ANOTHER DAY。这足以让人为之震撼,让人动容,让人倾倒。在爱情方面郝思嘉执着的爱着维希礼,心底又有一个白瑞德。作为女性我能深深理解郝思嘉的爱情理想;理解郝思嘉的爱情轨迹,郝思嘉敢爱敢恨,义无反顾执着的想她所想,爱她所爱。这不就
是现代平凡女性一辈子所追求的吗?这不就是她可爱可怜的地方吗?这不就是郝思嘉闪光的地方吗?这不是现代女性应该具有的品质吗?我们没有权力指责什么,有的只是同为女性的理解和骄傲。参考文献
[1]米切尔.韩仰熙等译.飘[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2]Margaret Mitchell. Gone with the wind[M]. Pan Books Ltd. 1974.[3]王一川.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米切尔.李献民译.飘[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5]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文艺评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