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赵本山小品中语音修辞手段的妙用
浅谈赵本山小品中语音修辞手段的妙用
作者:李巧兰
来源:《电影评介》2012年第10
        [摘要] 范伟喜剧电影在赵本山出演的许多小品中,充分运用了同韵相协、同音多解、语音飞白、节奏突变、方音土语等多种语音修辞手段,凸显其滑稽幽默的喜剧效果,形成赵本山小品朗朗上口、错位的诙谐、雅俗共赏等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 赵本山小品语音修辞 艺术魅力
        小品是当今舞台上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文艺形式。它不仅是表演的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在各类小品中,赵本山的小品非常具有代表性。综观他的小品,除演员表演技艺外,小品语言也是构成赵氏小品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小品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其中语音修辞手段的运用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赵本山的许多小品中,都充分运用了同韵相协、同音多解、语音飞白、节奏突变、方音土语等多种语音修辞手段,凸显了其滑稽幽默的喜剧效果,给观众带来美的艺术享受,这也是赵本山小品在近二十年来常盛不衰,形成了稳定风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同韵相协,朗朗上口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1](P157)可见韵律美在语义表达中的重要作用,也是提高表达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要想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意义,就离不开语音的配合,和谐优美的语言韵律,听起来悦耳动听,给人以美感,声音的美妙同押韵有着密切的关系。
        赵本山出演的小品正是利用汉语语音的特点, 形成了大量平仄相对,音节单双交替的上口段子,这些段子利用语音上的同韵相押形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段子,让观众感受到赵本山小品特有的韵律感,来渲染气氛、强调主题、增添语言的艺术情趣,使小品语言极具音乐性,而且这些上口段子不只注重形式,而是和内容相协调,使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增强了语音修辞的内涵,而且乐音化的语音形式与其所负载的丰富内涵,使得喜剧小品的语言远远高于生活中的插科打诨,使之区别于滑稽搞笑而充满哲理,蕴涵深意。”[2]例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