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0-12-5作者简介:李俊(1994~),云南民族大学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亚非语言文学
中缅两国比邻而居,两国务实合作前景乐观。中国长期保持缅甸第一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国地位。受鼓舞于国家发展战略,众多
中资企业纷纷“顺势而为”
,期待在缅甸这片热土上“大展宏图”,但一些企业在投资、推进项
目过程中,由于主观或客观因素受到种种阻碍,导致项目陷入难以解决的困境,最终不得不撤回国内。X 公司炼厂项目即一典型案例。2010年进驻缅甸开始筹备工作,最初拟与缅甸联邦经济控股有限公司(Myanmar Economic Holdings Limit-ed )、HTOO 集团(HTOO Group Of Companies )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合资建设,之后由于缅甸国内政策变化,时任能源部(缅甸石化公司)加入变成四方合作,最后历经重重波折,2018年陷入不明朗状况。
一、在缅投资风险分析
(一
)社会文化风险中国人自古讲究“言必信,行必果”“一诺
千金”。一般不轻易出言许诺,做不到就会委婉
或直接拒绝,但如果答应了,则一言九鼎,说话算话。而缅甸人大多天性和善,与人沟通交流时一般不好意思当面拒绝别人的请求,会笑脸应承,但是过后并不一定会去做,就算去做了能否按时完成、做的好否则又另当别论。
在X 公司项目进展过程中,与缅方合作伙伴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上上下下的人员打交道时,也
免不了遭遇类似的“挫折”
。例如,某些互相已经知悉的文件需要请缅方合作伙伴盖公章,打电话沟通时爽快答应,你按约定时间赶过去了却没给你及时办理,而是才开始着手处理,反复询问确认、层层请示上级等等,让你坐在会客室耐心等候,时常一等就等到了下班时间,一天便只做成了一件事情。当然并非不给你办理,只是并不讲究效率。诸如此类的事情日积月累便拖慢了项目报批进度。
关于效率问题,笔者认为这或许和缅甸是尊
佛教为国教的国家,人民笃信佛教,心态比较平
试析中资企业在缅投资风险及应对策略
——
—以X 公司炼厂项目为例李俊(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中缅两国山水相连,“胞波”情谊源远流长。随着我国“全面对外开放”“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的落实推进,以及缅甸民选政府为求经济发展实施经济改革、加大对外开放等,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赴缅投资。但由于中资企业对缅国情、风俗文化认识不深,缅甸国内政治局势不稳等因素,中资企业在缅投资不可避免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本文拟以中国X 公司炼厂项目发展情况为例,试析该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为欲赴缅、在缅投资的中资企业项目开展提供一
些参考,以便更好的助力于我国的发展战略,助力中缅两国务实合作、互利共赢。
【关键词
】中资企业;投资风险;试析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1-007-05
2021年第1期第30卷No1.2021vol.30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和、随遇而安、容易满足有关,办事态度较为散漫、节奏普遍偏慢。即使X公司雇用的缅籍员工如果因为自身效率问题需要加班,或是由于工作进度安排其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加班,在X公司会遵守当地劳动法规定合理支付加班工资的前提下,大部分缅籍员工却不为所动,比起多挣钱他们更愿意休息,在节假日去拜佛、参加佛事活动等。“有钱能使鬼推磨”多数时候在缅甸职场中并不适用。
此外,缅籍职工相对于中国职工更乐于享受生活,不喜下班时间仍被工作占用,也并不乐意为工作劳累过度导致健康受损。而中国员工则表现出事业心较强,时常在没有加班工资的情况下,也接受领导指派任务熬夜加班。这或许就是中国一种职场竞争文化,职场人通过压缩休息时间以求换来事业上的成功。
(二)政治政策风险
X公司高层在2009年便开始入访缅甸与意向合作方高层接触。2010年11月7日,缅甸迎来了20年来首次多党制大选,时任军政府表示这是朝着民主迈出的重要一步。2011年3月30日吴登盛总统上任,缅甸正式由军政府转型为民选政府,这是缅甸实施一系列政治、经济等领域改革的重要转折点。吴登盛政府在经济方面上的改革虽然稍稍温和,但却很务实。鼓励出口、改善民生、实行统一汇率制。积极修改《外国投资法》,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刺激经济发展。X公司审时度势于2010年开始入驻
缅甸奔走筹谋,进行该项目前期考察准备工作。
2011年5月吴登盛总统访华,并且宣布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年4月某炼厂项目合作三方就在两国领导见证下签订了谅解备忘录(MOU)。
可就在同年9月,吴登盛政府单方面宣布在其任期内搁置中缅密松水电站项目建设。此后12年6月中缅合资项目莱比塘铜矿遭到民众抗议,项目施工被迫暂停。中资企业接二连三受挫,使得所有在缅大中小资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X公司的炼厂项目推进也不例外,须更加小心翼翼去应对来自官方和民间的挑战。一方面不得不较之前更加关注政府、民间时事动态;一方面继续积极推进项目进程。从2010年进入缅甸筹建项目开始,合作三方历经近5年,基本上完成了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价报告。
然而,2014年8月14日,缅甸投资委员会(The Myanmar Investment Commission,以下简称MIC)颁布了49号公告(编号49/2014),公告中明确规定“在缅甸投资建设石化项目必须与能源部合作”。此公告一出,项目推进又遇困境。由于此前三方合资主体早已向中国政府申请项目建设许可,并且也就是颁布49号公告时间前后,该项目正式获得主管中国对外合作部门之一的国家发改委的建设批准。而这份批准所上交审批的所有文件均是三方合作、三方签署版本,虽然是获得国内发改委支持的项目,但在缅合法开工建设炼油厂的前提须取得两国政府的批复,49号公告一出,按照规定向时任MIC申请
立项就必须请能源部参与合作,即使获得MIC许可,两国许可的投资主体有异亦是个棘手的难题。原计划在取得国内批复之后下一步着手上报MIC申请投资建设许可立项而后注册合资公司就会相对顺利,而此时由于合资主体不符合缅甸政府颁布的49号公告,原定计划只能推迟。
当时报批项目相关工作经常需与时任能源部下属计划司等对接、联络,因此能源部对该项目并不陌生,在三方申请能源部加入时,不久后也得到了同意的批复,因此新的合资主体四方开始了漫长的投资主体文件内容的谈判、讨论。
2015年大选在即,X公司恐又生变,担心政府更迭难以保证政策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企业遭受重大损失风险会加大。如果本届政府批不下来,那么下届政府上台形势如何也未可知。大选虽于2015年11月8日举行,但政府各部门忙于大选相关筹备工作,让原本就不高的政府功能运作率变得更低。这无疑也拖慢了报批效率。
在新政府正式履职之前的2016年3月底,该项目终于获得了缅甸投资委员会的投资许可。
2016年4月1日新政府正式履职,标志着半个多世纪的缅甸军政府统治结束。为了保证政府职能正常运转,工作不断档不脱节,民盟政府并没有大批换掉各个政府系统部门的办事人员,这点于项目继续推进有利。但此前搁置的中缅两国政府批文出现的投资主体差异问题终于无法避开,解决该问题异常艰难。项目历经两届政府、在民盟政府任期内推进之路依然漫长而艰难。
李俊:试析中资企业在缅投资风险及应对策略
2017年已过四分之一之时,政府突然发布公告将原规定泼水节法定节假日10天改为5天,令已做好一年工作计划的在缅企业也被迫随之调整,缅甸人民纷纷抗议,民怨沸腾。不过一周左右政府转而又发布公告称听取民意,法定假日虽改为5天但雇主与员工可以以协商调休等方式泼水节休息10天(次年起严格按照5天休假),政府如此朝令夕改的作风亦让X公司感到项目推进之路如履薄冰。
(三)缅甸合作方合作态度问题
X公司在与缅方合作伙伴共同推进项目报批过程中,虽是最大股东处于主导地位,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使在之前三方合作时某次会议经过商讨已明确分工某方在什么时间节点完成某一部分的报批任务,但常常是需要X公司不断跟进,督促、配合,否则根本无法按约完成。例如,申请某一政府部门的审批意见是缅方公司的任务,但勤勉奔走于该政府办公室的却是X公司的员工。
此外,缅方伙伴不太重视契约精神。X公司在缅方伙伴面前常常处于谈判劣势,在关于项目合资协议的条款问题上,经常是上次会谈四方已经达成的一致意见,却在下一次的谈判中被缅方合作伙伴全部推翻,而反之,中方却要慎之又慎,因为中方没有反悔机会,实在令人费解。因此谈判周期被拉长,项目报批进度进展缓慢。
就在上述大选之际,X公司急于促成四方合资主体文件的顺利签订并取得时任缅甸投资委员会的投资许可的紧要关头,缅方合作伙伴不知出于何种考量,并非共同解决问题攻克难关的态度,反而“一致对外”,迫使X公司勉为其难签下了含有若干“不平等条约”的合资主体文件。最终虽然获得MIC的投资许可,但也埋下众多隐患。
作为某央企子公司的X公司一开始战略定位极高,志在世界500强,公司董事长更是将“企业家应该具有时代使命感,为天下大同,中华复兴,人民幸福”①作为自己的使命,始终将公司发展与国家战略高度统一,在为国家、民族的事业奋斗的同时达成自身的发展。在国家“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X公司力图要为国家能源领域走向一带一路热点地区贡献力量。
然而相对于该公司的综合实力而言,上述的
宏伟愿景显得“假大空”。该司于2009年达到中国500强规模,2012年就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85名。2013年该企业营业额超过一千亿人民币,跻身世界500强公司行列。但2018年财新网曝出,该企业原来是通过虚构贸易背景做大流水,并得利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用虚假贸易从银行套现融资,走了捷径之故。事实上该司已于2014年7月底资金链断裂,停止偿还银行利息,2017年被国家审计署发现存在巨额债务及虚构贸易背景套现等问题。试问,一个浮夸不实、内部千疮百孔的企业如何能够担负起时代使命?如此想来,前面所述缅合作方的不合作态度或许是因为获知了相关讯息。
二、应对策略
(一)充分了解、尊重当地社会人文
“一带一路”建设要求各国不仅在合作事项上要彼此信任,更需要在情感和心理上的理解与共鸣,在文化上的交流和共通②。
X公司的经验告诉我们文化差异非常磨炼、考验中资企业的耐心。因此,国家层面应积极发挥政府、非政府组织的协同作用,培育我们正确的义利观和责任观,另外须促进企业层面之间的文化交流,改变缅甸对中资企业的认知偏见,增进互信、企业文化理念和职场文化理念认同。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家,我们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及信仰,不能以在国内的办事逻辑去要求缅合作方或是本公司雇佣的缅籍职工,要在尊重他们的佛教文化基础上同他们沟通达成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默契或是约定。例如雇佣缅籍员工时,一定要参照缅甸劳动法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劳动合同,关于工作职责、工作时间、节假日规定等等方面尽可能细化,以防日后产生纠纷时无据可循。此外,在共同工作中,中方员工调动缅籍员工积极性的同时,要注意规范言行,克服文化障碍进行有效沟通以达成共识、提升工作效率。缅中办事逻辑二合一,才能更好的助推事业前进。
(二)制定全方面投资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要充分了解中外政府提供的海外投资信息,降低投资策略失误的可能性。在开展项目前要做好全方面的风险评估,设立好风险防范及转移机制,以降低企业投资损失。据悉,缅甸签订了12个双边投资协定③,其中就有2003年与中李俊:试析中资企业在缅投资风险及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成汉平宁威.国家利益论视角下的中缅关系———民盟执政时期中缅合作的给予与挑战[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0(01).
[2]李晨阳,孟姿君,罗圣荣.“一带一路”框架下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主要内容、面临挑战与推进路径[J].南亚研究,2019(4).[3]张晓君[缅甸]Thin Thin Oo.缅甸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研究[J].学术论坛,2019(5).
[4]林诗婷.缅甸媒体对中国在缅投资项目与中缅关系的评述摘编[J].南洋资料译丛,2015(1).
国签订的促进和保护投资的政府间协议,缅甸是东盟成员国,还签订了东盟投资协定。因此双边投资协定及东盟全面投资协定所规定的争端解决机制等也适用于缅甸。与缅方合作共同开展项目投资时合资协议可在此基础上在风险规避内容中将条款明确化、细致化。
中资企业应妥善良好地处理与缅甸政府有关部门、地方及民众的关系,主动关心缅甸的政局走向和变
化,关注缅甸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和缅甸与各国关系的变化。熟悉与企业有关部门和相关地方政府的职能分工,了解政府相关政策的最新走势和计划的执行能力。把握好与有关部门和官员交往的技巧和尺度,同时也要注意判断所获信息的真伪及可靠程度。切忌“走高不走低”,不能只和上层政府部门、官员打交道,还要关心民意,积极主动向民众宣传所投资项目情况,公开透明,让当地百姓了解、接受。
上述案例中,我们得到经验,在东道主国做项目要保持政治政策动态警惕性,要通过报纸等渠道实时关注政策法律法规变化,以便及时做好应对措施。X 司的教训即很多棘手事件并未得到妥善处置,而是只顾眼前地解决了“燃眉之急”
,给后续工作的推进埋下了“定时”
,所以才会“一波才平,一波又起”
,麻烦事情接二连三。到别国投资建设项目必须遵循东道国相关法律法规,但东道国颁布的某些政策和法律法规却是投资项目的壁垒,迫使中企不得不步步为营。因
此,中资企业应从长远考虑,做好布局,走稳当下每一步的同时应当为下一步做好谋划,不应急功近利。
(三)审慎选择投资领域及合作伙伴在选择项目进行投资前,企业应该对自身的情况有一个清醒的认
知和定位,“力能则进,否
则退,量力而行”。入驻缅甸做项目也是如此,做好实地考察的同时也要做好自身实力审察,选取与自身实力匹配的领域项目投资,脚踏实地,不应好高骛远。同时对于缅甸意向合作方要做好背景调查,除了综合实力,还须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渠道调查,充分了解他们与外资合作项目情况。X 公司虽是选择了当时具有军方背景的缅甸经济控股有限公司和财力雄厚的HTOO 集团作为合作伙伴,共同与时任能源部合作,但X 公司实力事实上与其他三方并不匹配,才会被牵着鼻子走。且X 公司偏重于打造声势,采取虚假手段谋取利益,对自身定位过高,不务实,因而不只是项目推进,企业前途也是极其堪忧。
结语
2020年是中缅建交70周年,习主席将2020年首访定为缅甸暗藏深意。“中缅经济走廊”倡议在2017年11月19日由中国官方首次正式向缅方提出建设,这是中国政府在以往“六大经济走廊”之外最近第二次提出与单个国家建立经济走廊。2018年9月9日,中缅双方正式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根据共建中缅经济走廊的计划,下一步我国还将在该地区投资兴建公路、铁路等大型交通项目,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在缅甸生根结果④。乘着国家战略的快车,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中企到缅投资、开展商贸合作。笔者水平有限,仅能针对X 公司炼厂项目遇到的几个风险问题进行简单评述,但实际上域外大国贼心不死围堵
捣鬼、缅甸国内民族武装问题解决不善等其他因素仍然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中企在缅事业推进。但我们要坚信,有国家做后盾,有中缅两国政府的共同支持,务实合作的前景依然乐观。
李俊:试析中资企业在缅投资风险及应对策略
(上接16页)参考文献
[1]茅盾,神话研究[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3.
[2]苏M.H.鲍特文尼克、M.A.科甘编著,黄鸿森、温乃铮译:神话辞典[M],商务印书馆1985.268.[3]岩峰,王松,刀保尧,傣族文学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77,80,87.[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208.[5]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9.
[6]王宪昭,中国神话母题W 编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40.[7]赵世林,伍琼华,傣族文化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1.[8]岩峰.傣族新年与农耕神话[A].民族文学研究集刊[C],第三辑.[9]岩温扁译,巴塔麻嘎捧尚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4.[10]艾菊红.傣族水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注释:
①卡俄斯,意为“原初裂缝,世界的开始”
小项目投资,
是希腊神话中的原始神。②约扎拿:傣语,古时的长度单位,人眼所能看到的距离为一约扎拿。③“顾”是傣族神话中星神的名字。
④“京”是吃;“宛”是太阳;“顾京宛”的意思,即“顾神吃太阳”。⑤巴阿嫩:神鱼的名字。
[5]李晨阳,张添.缅甸政治转型与吴登盛政府对话政策调整[J].东南亚研究,2018(02).[6]陈丽颖,蔡佳禾.国家间互信形成与维持的理论探索[J].南京社会科学,2016(4).[7]米涛,沈美兰.在缅中资企业劳资问题研究——
—以莱比塘铜矿项目为例[N].红河学院学报,2019(5).
[8]李梦雅,郭子健,王雪峰,熊韶辉:追寻大同大理大爱[J].当代劳模,2013(06).[9]季天琴,于宁.百亿坏账千亿虚假贸易央企子公司广东振戎黑洞有多大[N].财新周刊,2018-
10-29(42).
[10]缅甸批准中企建炼油厂日媒:对日企是晴天霹雳[N].缅甸中文网,2016-4-11.
注释:
①李梦雅,郭子健,王雪峰,熊韶辉:追寻大同大理大爱[J].当代劳模,2013年06期,第26页.
②陈丽颖,蔡佳禾.国家间互信形成与维持的理论探索[J].南京社会科学,2016(4):第72-78页.
③张晓君,[缅甸]Thin Thin Oo.缅甸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研究[J].学术论坛,2019年第5期:第101页.
④成汉平,宁威.国家利益论视角下的中缅关系——
—民盟执政时期中缅合作的给予与挑战[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0年01期:第105页.
李俊:试析中资企业在缅投资风险及应对策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