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当老师教书育人 育英才立德树人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当老师教书育人 育英才立德树人
他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传道授业的师长,虚怀若谷的益友。他视学问为伴侣、教学为乐趣、操守为根本,不仅在科学的世界里探求真谛,更以淡泊名利的襟怀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位学者的人格本质。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机械学院的刘献礼老师。
——题记
31年的教学生涯,刘献礼由青春年少变成两鬓斑白,从前的他怀揣青春梦想走向三尺讲台,而今岁月荏苒,他把青春献给了教育事业,他把汗水洒向教育的沃土,他用自己的无私奉献诠释了“当好一名教师”和“当一名好教师”,践行了一名教师对教书育人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第一,把握侧重点,着力抓好本科生、研究生不同体教学
首先,他认为,本科生教学要注重抓基本、打基础,标准一定要严格。90年代中期开始,在
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时候,学校要求每个学生翻译1篇外资料。通常,一般的学生仅仅是做了翻译、打印出、附上原就算交差了,而他要求的是学生不仅能翻译、会翻译,还要反复多次和同学探讨其中的技术内容,最后再按照外原刊的格式进行译的排版,达到外杂志原刊的板式效果。在他看,这样做至少有3个好处:一是让学生对技术献的翻译得到了锻炼,对这是技术工作者的一个基本训练;二是通过此环节的训练,学到了专业性的知识,掌握了国外的技术现状;三是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在可能的条下,将事情做到“人有我优”、甚至是极致的程度。(在他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的十几年中,本科生这样翻译了大量的方向专一精选资料,这些成果不仅促成了他们的成长,而且为团队的科研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价值,起到了教学支持科研的效果)。他说,当一个老师就是要同时做好“教书”和“育人”,不仅要传输知识、教会方法,还在于传递精神。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时,在本科教学方面,他利用我校科研特,通过与号称“中国刀具第一镇”的江苏常州西夏墅镇政府多次联系,争取到他们在理工大学设立刀具创新奖学金。这项奖励不仅使得近百名本科生获得资助,也使他们在专业的学习方面,尤其是对刀具技术、对学校的科研优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促使更多的学生希望报考本校研究生,这是科研反哺教学的效果。
其次,他认为研究生教学要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全方位培育人才。目前,他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教学过程中,他根据目前的研究生就业形势和需求,尽量让他们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注重技术技能的培养,尤其是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他提出了研究生在读期间按“十个一”的要求努力,即参加一个科研项目、撰写一篇学术论、做一个结构设计、申报1项专利、做一次报告、参加一次学术会议、了解一项实用技术等等,使他们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得到各种能力训练,最大限度地充实自己,为将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团队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无论是在论专利的撰写申报,还是研究生奖学金的评选,还是在毕业就业方面都呈现了明显的优势。比如,10级硕士黄久超同学,虽然是二表B考上的硕士,但是他不仅有实干精神,更有创新意识,想干事、能吃苦;他提出了一个数控加工轨迹优化的思路,需要几个人配合,刘老师便全面为他创造条,让他选择人员牵头成立一个小组、集中攻关,最终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想法,还带动了一批同学投入进,为完成学校承担的重大专项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他学习刻苦努力,读硕士期间,独立撰写并发表了4篇学术论,申报了2项专利,在首次研究生奖学金评选过程中他在学院排名第一,在只针对98、211院校的研究生就业双选会上,他通过霸王面试,直接被录取到上海某航天企业,工资待遇为同期入职中最高;由于
他在研究生期间训练全面,到单位后马上牵头承担了企业的技术攻关题,为此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赞誉,为我校赢得了口碑;由他带领的小组成员毕业时都发表了学术论,并且顺利到了理想的工作。像这样例子还有,09级博士何耿煌,由于其素质全面、能力突出,在刀具研发方面创新方面尤其明显,被厦门某刀具合资公司副总校交流时发现发现,然后马上回去拉公司老总专程校说服动员,最后将他引进到公司工作,由于他的业务能力突出,公司将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还专门配备了外籍专家进行协助,他在校期间曾获得了首届研究生博士组奖学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无一不体现了刘老师在培养精英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通过20年的研究生指导工作实践,刘老师深深体会到,导师不仅是学生人生轨迹的引导者,更应该是他们实现人生梦想的助力者。
第二,准关键点,加强当代学生青年个性化教育引导
教师的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不能一把尺子、一个模子、一套方案培养学生,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善于发现学生潜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习创新的热情,他认为如此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比如,有的学生擅长理论研究,就让他多分析仿真方面的内容,有的同学实际动手能力强,喜欢操作机床,就
让他做些实验性的工作,组织策划能力强的就让他们带组,有强烈学习欲望的就推荐他们到98名牌大学、到国外学习深造。这些年,刘老师向哈工大等重点高校推荐了近10名博士研究生,有的还留校做了老师,向国外推荐了2名博士生访学,现回1人;学校每年都请本行业国际知名公司的技术总管校亲自上、带领学生到合作企业实习调研工作、让学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等等,为研究生的成长提供了重要帮助,有较多数量的学生获得了奖学金,有的还获得了省级优秀硕士论;从刘老师团队毕业的博士,优秀教师材料90%以上都拿到了不同方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研究打开了一扇窗,学校刀具技术的品牌效应正逐渐形成。
第三,选好结合点,充分发挥学术团队化的重要作用
办大学,不仅要有大楼,还要有大师,更要有大气,这个大气就是一个学校的学术化氛围。李校长提出的“崇尚学术,崇敬学者,诚实为人,踏实做事”的“双实双崇”理念,已经逐渐成为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特化;在此基础上,也提出打造“工之道、实为本、新为上”的团队化,大力弘扬务实和创新的精神。在他看,“工程科学必须要以求真务实为准则、以创新发展为目标,不断实现新人才的培养、新知识的发现、新技术的突破和新产品的应用”。由
于学校每年承担科研项目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团队规模也越越大,现有教师近3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近10人,在新的条下,如何进行教学与科研、怎样抓好研究生培养,是刘老师正在研究的新题,“团队模式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已经获得省级研究生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的资助,他的原则是每名学生都要培养合格(类似工程教育国际认证标准),一个都不能少,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为此,在学生培养模式和体制上进行改进,依托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立了公共的学习研究的环境条,在管理方面,制定团队大会报告、讲座、题组组会等制度,在指导方面,采取导师教师把关,依托项目由项目负责老师具体指导,团队教师集体定期节点检查、答辩交叉分组等方式,团队还编写了研究生素质读本,除了把学生在读期间的必读技术书籍列入外,更多的是素质教育读物和学习研究方法。在团队中,我们强调踏实、诚实的精神品质,尽管团队承担着一些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但是大家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去完成。去年,针对现在教学中计划缺少“金属切削原理”这门必备的专业基础程知识,他专门聘请教师为学生授,并组织所有博士、硕士参加笔试,由他亲自面试,目的就是让研究生将专业知识打牢,要踏实起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