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体育教学形式对护理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研室 蒋红英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要,中等卫生学校培养的护理专业人才日渐增多。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医疗一线卫生工作,这个工作涉及到健康保健、术后康复、社区卫生、婴幼儿护理等学科领域,面对的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健康状况的人。如果护理人员能根据服务对象开出“运动处方”, 指导人们进行健康锻炼、术后恢复以及肥胖减脂等一系列体育运动,将对她们的工作十分有益。因此,我们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根据护理专业学生从业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将来从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一、护理专业学生从业的特点
1.面向基层。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其中很大一部分人要面向基层,比如乡村卫生院、社区保健服务站等。这些地方人口相对集中,生活水平较低,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较差,疾病发生率较高。因此,从事基层卫生工作的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服务平民的思想意识和健康的体魄。
2.直接服务于患者。在基层,护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做打针护理的工作,而且要针对服务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健康咨询或根据服务对象开出“运动处方”,去指导他们科学地进行康复锻炼,特别是对一些慢性疾病患者、中老年病人,他们更需要得到专业、科学的指导。
3.医院活动形式多样。医院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和医院工作的需要,会开展很多社会活动,如下乡义诊、免费体检、健康咨询、联谊活动、庆祝节日( 如护士节)以及开展职工的体育文化活动等,护理专业毕业的学生都是这些活动的主力军。
从以上这些特点可以看出,护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是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结合这些特点,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多样化体育教学形式对高护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
1.立足传统体育教学,加强对学生身心健康能力的培养。护理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以及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以适应从业的需要。为了培养这些素质,
首先要立足传统的体育教学。传统的体育教学因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时数,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互动,确保了学生对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健身与育心”。“健身”就是通过对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掌握科学地锻炼身体的方法,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育心”则是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具有锻炼意志、体验成功、陶冶情趣的心理体验。通过传统的体育教学,使学生了解最新体育动态、掌握科学健身方法、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高自身运动能力、体验竞赛成功乐趣等等,为将来从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利用课外活动形式,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体育课由于受课时与内容的限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很多的学生产生“吃不饱”的感觉。如使这些学生被动、消极地适应《大纲》的要求,学生的体育才智、运动能力难以充分发挥。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形式, 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1)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发挥体育干部的作用,依靠他们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如为有运动特长的同学组织兴趣小组、为运动能力较差的同学组织锻炼小组,并进行小组间的竞赛活动。体育干部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参加者,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个性,养他们指挥、运用、团结、协作的综合能力。
(2)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成立的锻炼学习小组、兴趣小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培养其竞争能力。锻炼学习组以宿舍为单位建立,每小组选举一位有运动特长的同学为组长,带领小组依据《锻炼计划》进行锻炼。这样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得到“小老师”的帮助,促进他们锻炼的自觉性、积极性,同时使他们的运动能力也逐渐增强;兴趣小组则是将具有某些运动特长的同学组织起来,使他们在特长项目的练习中更好地体现个性,迅速提高运动成绩。通过各种竞赛与表演,让他们体现现代人具有的求胜、不甘落后、超越自我的能动机制,使他们“自我发展”的心理特征表现得更为强烈和完善,增强其上进心,发展和形成开拓精神,培养勇于拼搏、顽强果断、自立自强的团队协作等现代社会应具有的素质,克服和消除存在的怕苦、怕累、安于现状、怠惰、自卑等不良心理品质,使综合能力大大提高。(3)课外体育活动中,结合学生从业的特点搞好专题讲座,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结合护理业学生已有的医学知识,开设穴位按摩锻炼法、肥胖症锻炼法气功锻炼法、开“运动处方”要领等专题知识讲座,是十分有效的体育教育途径。这些讲座,除体育教师自己主讲外,还可请有多年从事针灸、按摩经验的医学教师主讲。通过有关减肥的讲座,不仅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肥胖及发生的原因和减肥的方法,而让学生学会结合已有的医学与体育知识,运用按摩、气功、锻炼等手段,给
肥胖者以科学的减肥指导; 通过有关“运动处方”的讲座,讲授如何根据服务对象开出“运动处方”,使学生了解开运动处方要依据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及运动频率四大要素,还要掌握运动处方与锻炼心理效应的关系,才能使运动达到最佳效果,为患者更好地服务。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 使学生吸取新知识的渠道更加开阔, 由于与护理专业知识和未来从业特点相结合, 使学生学习更具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了综合运用医学与体育知识的能力。
高护专业3.结合专业特点教学,提高学生运用体育知识的能力。在护理专业的体育教学中,要依据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方向,结合专业特点,提高学生运用体育知识的能力。(1)可以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结合学生所掌握的医学知识,教授适合他们学习、记忆的徒手体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与协调性。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创编各种简单易行的保健操。如编排适合婴幼儿锻炼的保健操, 为婴幼儿成人后动作的协调性、锻炼的趣味性打下基础; 编排适合慢性疾病患者和骨折病人锻炼的康复操, 配合医药达到病人身体康复;编排产后妇女恢复操,减轻因怀孕和分娩后带来的身体肥胖、体重增加,特别是分娩后造成的腹部肌肉松弛、骨盆松动、腰肌无力等症状,纠正因分娩后造成的圆韧带松弛和盆底肌肉松弛造成的子宫后倾,避免腰部疼痛或使疼痛减轻。(2)医院是社会的组成
部分,在医院开展的多样化社会活动( 如联谊、庆祝节日及日常职工体育文化活动中,护理业学生常常是主力军、组织者 甚至是教练。为此,在课外体育活动教学中,需要讲习适于医院开展的球类项目(如篮球、排球、乒乓球)的裁判知识,了解项目的组织、规则;还需要开设体育舞蹈学习班,让学生了解此类项目的特点、作用, 教授基本动作与表演技巧,使学生了解此类活动的礼仪与规范,高学生气质与修养。诸如此类的教学活动都会为学生今后从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更好地参与医院的工作和活动,为提高自身价值做好充分的准备。
通过对学生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使学生对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并为所学专业与体育知识相互融合到了切入点, 为将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