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护专业组织胚胎学双语课案例教学法探索
高职教育
高职英护专业组织胚胎学双语课案例教学法探索
Pr actice of Bilingual Case Method in Teaching Histoembr yology for Students Major ing in Nur sing (English reinforced)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高护专业
王冶 周郦楠 张晔 张晖 邓芷华
作者单位:110101 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王冶 周郦楠 张晔 张晖 邓芷华)
  【摘要】 在组织胚胎学英-汉双语课教学中辅之以案例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
识,使学生认识到组织胚胎学与临床医疗护理实践的密切关系,也为学生创造了听、说、读、写、译专业英
语的教学环境。本文概述了组织胚胎学双语课案例教学的条件、步骤及意义。
  【关键词】 高职英护专业;组织胚胎学双语课;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法】 R321.1 G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1358(2007)03-227-02
  高职护理(简称高护)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既懂得医学临床护理基本知识,又能熟练应对临床护理工作(处置药物、辅助手术、操作仪器、监护患者等)的实用型人才。我院从2002年开始设立英语护理专业(简称英护专业或英护班)。该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医学基础课(共8门课)的过程中,要接受英-汉双语课的培训。医用人体组织胚胎学(简称组胚)即是这样一门双语课,它要使学生掌握或熟悉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微细结构及简要功能以及胚胎发生与发育的基本知识。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组织胚胎学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基本内容似乎并不具有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趣味性。况且,学生在入学之前既不懂得医学知识,也没有学过医学英语。这些都使组胚双语课的教学具有较大难度。为了顺利开展组胚双语课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引入了案例(病例)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组胚双语课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
1.1 编印CBS双语教学手册 CBS的英语全称是Case-based Study,汉译即为案例学习法。CBS双语教学手册是组胚双语课案例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相当于组胚双语教材的精华本,又包含有近二十个典型的医学案例。我们在编写该手册时,兼顾了2个方面,即用英语高度概括组织胚胎学知识和精选与组胚知识有关的医学案例。编印及使用该手册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该手册以英、汉2种文字写成,分为上下2册,其中英语内容约占5%。手册包括3方面内容组织学与胚胎学英语基本词汇,共约65个(英汉对照)。各章节内容的概要及一些相关的临床知识。这部分内容以英语为主,遇到学生不熟悉的专业词汇时,用圆括号加汉语做注释。案例及思考题。案例均与医学有关,以典型病例为主,共18个。每个案例均用汉语写成,而附在案例后的思考题则均用英语写出。组胚双语课开课时,每个英护班学生均得到一套CBS双语教学手册。
1.2 组胚双语课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
1.2.1 理论课教学 组胚双语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在于按照教材以英、汉2种语言把人体微细结构和功能以胚胎发育的知识教给学生。我们在理论课教学中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教材、板书、板图、教学挂图)与现代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和CBS教学手册)相结合的办法。为了保证学生听得懂,教师在理论课的讲授过程中,70%~75%的口语为汉语,其余为英语;而板书的60%~70%为英语。板书的英语多,既有引导作用,也有强制作用,推动学生接受并适应双语教学的课堂环境。同时,双语课对教师使用英语讲课的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应熟悉专业英语的词汇拼读、发音(音标)、词意和句型表达。
1.2.2 实验课与案例教学 组胚双语实验课要求教师尽量用双语指导学生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标本并验证理论课学到的知识。实验课的案例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将每个实验班(30人)分成5个小组,每小组6人。每次实验课前由教师指定一个小组预习CBS教学手册中与该次实验课内容相关的案例
及思考题,准备做案例讨论中心发言人。讨论案例时,可由6名中心发言人中的1人作主持人,主持具体的讨论分析过程,其余5人做中心发言,分析案例,带动其他小组的同学发言。学生在分析案例时,应尽量多使用英语,创造良好的双语氛围。实验课教师则帮助主持人维持场面和纪律,把握时间并作必要的分析解答,既要保证讨论场面生动、热烈,又要防止讨论分析因遇到某些技术问题或认识不足而中途停止。要尽量发动实验班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案例讨论结束时应由教师作出小结,一方面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对案例分析中的错误认识给予纠
227
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2007年第26卷第3期  Chinese M edical Digest Pediatrics,Jun.2007,Vol26,No.3
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