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错位的产生及概念
既然存在着文化差异,交际双方在进入对方文化时,就应该增加相互理解,增加移情,从对方立场感受其文化,设身处地的替对方着想,但这种理解移情也可能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例如我们知道在与美国人交往时要保持一定的体距,美国女孩也会被告知应该与中国好朋友勾肩搭背,亲密无间。但是当那个美国女孩以亲密的举动想要表示友好时。我们倒会觉得她可能是同性恋。这便是文化错位作用的结果。陈俊森在《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中把“文化错位”定义为: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互相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传递,接受,理解信息,从而产生出二次误解。
“错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为“离开原来的或应有位置”。我认为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只要交际中一方不再是单一的“我文化”组成便可认为其发生了文化错位。陈俊森定义的文化错位是从交际双方的整体情况来看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一方在与“他文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会实现其自身文化的错位。人本身是一个以自身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单一整体,这时却要受到“他文化”的影响,成为一个两种或多种文化的混合体。这时其文化身份是难以确定的。那么他在与人的交往中,就会以这种特殊身份出现,用多重文化来指导自己的交际,其结果可想而知。
例如当一名外语教师在招待他的客人时,他问客人要不要喝茶。客人有时会说“你别忙了”。这时他的思想就会受到两重文化的规约,对于要不要端茶进行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结果很可能是该端的没端,不该端的反而端了。当这两种规约就一件事情产生矛盾时,他便不知所措了。
这一补充是以交际一方为考察对象,这与陈先生的观点并不矛盾。从长远来看,跨文化交际的双方常从对方立场考虑或是偶然出现互易其位的现象,那各方都将面临被“他文化”所同化了的认知结构与原有文化的认知结构不一致这样的冲突,从而导致文化错位。
一、词汇中的“文化错位”现象
1)颜词在英汉对译中的错位
词义都具有概括性,颜词也不例外。汉语中“红”就包含了无数种有细微差别的颜。“大红、粉红、橘红、品红、肉红、水红、桃红、腥红、血红、嫣红”等几十种颜都属于红的范围。不同语言间的颜词有各自不同的颜意义,因此在英汉对译中有时就不一定有完全对应的等值词。如black tea(红茶,汉语不叫“黑茶”),可是红糖却是brown sugar(而不是r
ed sugar,化学上叫“黄糖”),brown bread(黑面包),black cloth(青布,不一定是“黑布”),purple wine(红葡萄酒,不是“紫酒”,blue films(黄电影不是蓝电影),green-eyed(眼红,不是眼发绿),而with red eyes则指眼睛哭得发红。
有时颜词除去该颜的含义之外,它与不同的词搭配便有不同的含义,而且有许多意思与该颜词毫无关系,在翻译时更应特别注意。如汉语中“黄”可引申出“嫩、小”等意思,因此就有了“黄花闺女”、“黄毛丫头”等等,而在英语中,指没有经验、知识浅薄时则用“green”来比喻。因此就有了a green hand(生手,易上当受骗的人),green goods(新鲜货),a green man(新来水手),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等等。汉语里“白手”是“一无所有”,而英语的white hand则有“pure”(纯洁)、或“unstained”(清白)之意。要说“白手起家”,只能用start from scratch或build up from nothing表示。而He has white hands绝不是说“他的手白”,而是指“他是清白无辜的”。
有时颜词除去该颜的含义之外,它与不同的词搭配便有不同的含义,而且有许多意思与该颜词毫无关系,在翻译时更应特别注意。如汉语中“黄”可引申出“嫩、小”等意思,因此就有了“黄花闺女”、“黄毛丫头”等等,而在英语中,指没有经验、知识浅薄时则用“green”来比喻。因此就有了a green hand(生手,易上当受骗的人),green goods(新鲜货),a green man(新来水手),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等等。汉语里“白手”是“一无所有”,而英语的white hand则有“pure”(纯洁)、或“unstained”(清白)之意。要说“白手起家”,只能用start from scratch或build up from nothing表示。而He has white hands绝不是说“他的手白”,而是指“他是清白无辜的”。
2) 动物的词在英汉对译中的错位
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亚洲四小龙”。而西方人对“dragon”却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所
以在英语中,“亚洲四小龙”被译成 four tigers。而如果把一个woman叫做dragon,意思则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 英语中lion是百兽之王,是“勇敢、凶猛、威严”的象征,英国国王King Richard I由于勇敢过人,被称为the Lion-Heart。英国人以lion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The British Lion就是指英国。英语中有许多与lion有关的习语,如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like a key in a lion' hide(狐假虎威),译成汉语时,lion习惯上用“虎”代替,因为中国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用“虎”来表示勇敢、凶猛、威严。如:虎视眈眈、放虎归山、谈虎变、为虎添翼、猛虎下山等。peacock(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而peacock在英语中的意义基本上是否定的,表示one making a proud or arrogant display of himself(一个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它不强调孔雀美丽的一面,而强调骄傲的一面,英语中有the young peacock(年轻狂妄的家伙)、proud as a peacock等用法.还有形容胆子小,在中国说胆小如鼠,而在美国则说胆小如鸡;老黄牛在中国被喻为忠实的朋友,在美国牛却给人以笨拙和愚蠢的印象,他们夸人忠实可靠是用狗来做比喻的,可在中国说起带狗字的言语多半是在骂人。比如 dog在西方文化中象征 best friend of a man,所以有 Love me, love my dog的说法。 而在汉语文化中狗是奴仆,是低贱的追随者,故有“走狗”和“狗仗人势”之说。
3)数字词在英汉对译中的错位
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认为单数吉利,如:在表示更深程度时,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再加上“一”: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感谢、千恩万谢),have one thousand one things to do(日理万机)等;基督教文化的三位一体(the trinity)确定了“三”的神秘文化内涵,人们习惯于把事物存在的量或其发展过程一分为三,以图吉利。然而“十三”却被视为凶数,对其避之惟恐不及,楼房的第13层,常用“12A”代替,飞机、火车、剧院等没有第13排,每月的第13日都不宜进行庆典的喜庆活动. 与之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人们喜欢双数的偶合意义,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形容处世有方是“四平八稳,形容交通便利为“四通八达”,百事顺心为“六六大顺”,美不可言为“十全十美”.
二、节日和纪念日中的“文化错位”现象
节日和纪念日是国家和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就中美两国而言,既有相同的节日,又有不同的节日。在美国有情人节,而在中国则有七月七牛郎会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从古至今不知感动了多少有情人。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现在也庆祝情人节,至于庆祝的方式是否与美国相同,就要看对相关文化理解的程度而定。就拿愚人节来说,虽逐渐被中国人接纳,
可是对愚人节开玩笑只到中午十二点之前的规矩,并非人人皆知。过了中午还乐的人被认为是一个比被他取笑的人还笨的大傻瓜。同时,过圣诞节在中国民间似乎已经逐渐成为部分民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年的12月份,如何过圣诞节都频频出现在媒体和民众的日常言谈之中,从中旬开始,商业区就被圣诞老人和圣诞树等相关商品所占据,《平安夜》和《铃儿响叮当》等音乐开始在大街小巷响起,同学或朋友之间也争相传递写着“Merry Christmas”的贺卡。到了平安夜,圣诞节在中国的表演和西方国家一样达到了高潮,教堂和商业区中拥挤的人告诉我们,它对国人的吸引力似乎已经逐渐追上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与圣诞节一样流行于中国的洋节是情人节,而诸如万圣节之类的洋节近年来也有强力跟进的趋势,从而使洋节日渐流行成为当前中国一道不乏怪异的文化景观。在这种文化景观的背后,商家和媒体的推波助澜是很明显的,巨大的商业利益使他们不遗余力地发动一切力量来营造这些文化庆典的火热氛围。
三、传统思想中的“文化错位”现象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
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体利益之上的。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性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体利益之上。美国人崇尚个人自由,追求个人利益,信奉法律至上。曾有人做过一
个试验,让美国学生阅读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讲述的是一个中国古代故事,儿子在母亲病危之际,从腿上割下一块肉给母亲煮汤喝,所有的美国学生都读不懂这个故事,对儿子的行为迷惑不解,有的猜测他有工夫,能使肉汤治愈母亲的疾病,有的干脆认为儿子有自残的嗜好,就是没有一个学生认为这是儿子用特有的方式向母亲表示孝心。这种做法并非恰当,这个例子只能说明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如果不了解相应的文化,即使没有语言知识障
碍,也难以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思。 同样的,如果我们理解了这种文化的差异,就会对前段时间在美国发生的警察殴打中国留学生年迈父亲的不良行为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去定位、去思考。在美国,尊老道德准则的分量要低于法律。
四、传统医学中的“文化错位”现象
电影《刮痧》就是信息产生、传递及接受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对背部皮肤的刮擦,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被认为能舒通经脉、活血化瘀,从而可以起到一定的医疗效果。一个中国人不理解刮痧一词所传达的信息,但可以对比经脉、气等语言符号得到所包含的信息,但对于一个不懂中国文化的美国医生而言,刮擦背部皮肤被认为是破坏了表皮及表皮下的毛细血管,一旦引发细菌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脱离了中国的文化体系,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刮痧”、“针灸”、“阴阳”中国万圣夜是什么意思、“气”等词所包含的信息就发生了错位。,其所包含的信息也就无法用于传达。近日有媒体报道,新西兰药品安全局日前禁止了多种中国产中药制剂在该国药店的销售,原因是这些中药制剂含有马兜铃酸或处方药成分。专家认为,部分中药在国外遭禁也显现了东西方医学界在药理观念上的差异。“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砷,也就是,尽管它有剧毒,但是在中医中却可入药。要是你在一些西方国家使用它来治病,对方就
可以控告你谋杀了。所以我认为,媒体和公众没有必要对这件事大惊小怪,很多中药配方已经经过了上千年历史的检验,人们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五、思维方式中的“文化错位”现象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型的。他们考虑问题往往比较简单,解决问题和表达的方式也总是比较直接。如果你有一个什么想法,或者对于他们的行为有什么意见,旁敲侧击的提醒和含蓄的表达往往令他们难以领会。另外,西方民族重视形合,重视理性和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视意合,重视悟性和辩证思维。因此,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续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比如,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了然于胸。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看上去松散混乱,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比如,“打得就打,打不赢就跑,还怕没办法?”几个句子间无连接成分,好象大量动词杂沓堆上,句间关系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来,但句子的意思却把他们联系起来了。再比如:汉语说“我想明天不会下雨”,英语中要说:“I don't think it will rain tomorrow.”而不能说:“I think it won't rain tomorrow.”
六、习俗文化中的“文化错位”现象
习俗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所形成的习惯和风俗。如果仔细对比一下中西两种文化中有关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例子,我们就不难看出它们的差别。 中国人的婚礼一定要穿大红,丧礼则是从头到脚的白,大喜与大悲洋溢其间。热闹与悲伤的气氛充斥在婚礼的锣鼓与丧礼的唢呐声中。西方人婚礼穿白婚纱,以示纯洁高贵。丧礼一定要穿黑体现庄严肃穆。安静是两者都不可或缺的。比如,英语“The lady went up the aisle with one man and came back with another.”一句,意为“这位女士同一个男人走了礼坛,却同另一个男人走回来。”它蕴含着西方文化中的婚礼习俗,即新娘由父亲带着走上婚礼的神坛,然后交给新郎。如若不懂西方这种婚礼习俗,就无法理解,还真以为这位新娘片刻换了郎君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