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5~7月,长江流域梅雨期多次出现持续性暴雨,形成全流域性特大洪水。仅安徽境内三个月内就有48天暴雨,有24天暴雨面积≥10个县市。其中7月4~11日连续8天暴雨面积≥6市县,范围最广的7月11日有37个县市暴雨,暴雨中心大别山区吴店的日雨量达422.6毫米。全省洪水泛滥,长江超警戒水位100余天。全省受灾人口1500万,受灾农田304.9万公顷,粮食减产39亿公斤,死亡2873人。1969年6月24日至7月19日的26天时间内,≥10个县市面积的暴雨日数高达13天,其中7月14~17日连续4天暴雨面积≥15个县市,并有特大暴雨。7月14日岳西、庐江、桐城日雨量超过300毫米,岳西县7月3~17日15天雨量1130.1毫米,导致大别山区、沿江江南山洪暴发,造成巨大损失,淹农田达66.7万多公顷。1991年汛期江淮地区特大洪涝,5月18日至7月13日梅雨期暴雨不断,其中6月29日至7月12日连续14天中就有13天暴雨。全省14个大水库全部超汛限水位,其中7个出现建库以来最高水位,沿淮22个行蓄洪区先后启用15个,666.7公顷以上大圩溃破66个。全年粮食减产109亿公斤,受灾人口4314.7万,死亡921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75.3亿元。1999年梅雨期仅面积超过20个县市以上的暴雨日就有8次。江南6月22~30日连续9天暴雨。6月27日、6月29日和6月30日每天的暴雨面积都超过30个县市,形成特大山洪、洪涝。受灾人口高达4019万,死亡172人,受灾面积369.5万公顷,成灾246.3万公顷,倒塌房屋27万间,减产粮食95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233亿元。
1954年本年汛期出现全省性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洪水泛滥,灾情极重。5~9月,除东北部9个县2级偏涝外,全省其余61个县均达1级大涝。黄山、金寨前畈和临泉县的总雨量分别为3060、2347和1483毫米。
6月4日,江南和江淮之间入梅,7月31日出梅,梅雨期长达57天之久,而梅雨量又特大,出现百年来未有的大水。5~7月降水总量:江淮之间和芜湖地区900~1300毫米,大别山区、安庆、池州和歙县等地区一般均有1300~2000毫米,吴店等6站超过了2000毫米,黄山达2824毫米,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1~2倍,很多地区均超过了历史上同期最大降雨量,庐江、芜湖、安庆、岳西、池州、屯溪、黄山(光明顶)、黄山区(太平,下同)、祁门等地已超过常年年降雨量。另外,在此期间暴雨多,雨量集中。例如,7月,暴雨日数普遍在3天以上,霍山、吴店、前畈等地达8~9天,7月11日,吴店日降水量达422.6毫米。7月份降水总量:吴店、前畈分别达1265毫米和1260毫米,超过当地常年年雨量的50%以上。由于降水持久猛烈,致使江河水位猛涨,安庆、芜湖长江水位均超过历史最高水位(1931年)。不但水位特别高,而且持续时间也特别长,安庆、芜湖长江水位在警戒水位以上的时间有100多天。
沿淮、淮北7月初进入雨季,8月下旬结束,持续时间近2个月,其雨季之长,雨量之大,也是百年未有。7~8月降水总量一般均在600~1000毫米,宿州等地达1100毫米之多,比常年同期偏多1~2.5倍,其降水量之多,也是有气象记载以来的最大值。特别是7月份连降暴雨,其量之大,雨势之猛,为百年所罕见。7月份,日降水量大于50毫米的日数普遍在3天以上,宿州、阜阳多达6~7天。临泉、宿州7月份降水量分别达1075毫米、961毫米,均超过常年年降水量。淮河干流各地也相继出现了最高水位,正阳关和蚌埠等地的最高
水位均超过历史上最高水位1米以上。
1954年,长江、淮河流域出现的特大洪水,其程度比历史上最严重的1931年更为猛烈。大部分地区堤岸溃决,积水成涝,农田被淹,工农业生产受到最严重的损失。以凤台县钱甸地区洪水泛滥时的情景为例,就足以证明洪水的猛烈程度。某村有一棵大树,树上竟攀登28人等待救援。一个老太婆爬在屋顶上,一浪打来,将房子打倒连人卷去。据有关部门统计:受灾人口达1500万,受灾田地达304.9万公顷,减产粮食39亿公斤,倒塌房屋310万间,损失耕牛约20万头。粮食损失也相当严重,仅凤台一县就损失450亿公斤。虽然这次洪水比1931年更为猛烈,但是由于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组织广大人民众进行抗灾斗争,所以损失要比1931年小得多。据凤阳县记载,1931年水灾,北淝河下游,北自固镇,南至淮河,人烟断绝。又据中国救灾史记载:六安县饿毙数千人,逃亡数百家,饿殍载道。
1991年汛期5~9月,全省除南、北端为正常偏旱外,淮北和沿江、江南共有太和(883毫米)东至(1179毫米)等20个县为2级偏涝,而从沿淮到沿江之间的凤台(1233毫米)、岳西(1661毫米)、巢湖(1471毫米)、石台(1439毫米)等42个县均达到1级大涝的程度。
江淮之间为特大洪涝年。
1991年,由于大气环流的异常,出现一个有实测降水纪录以来典型的江淮间特大洪涝年,暴雨、洪涝的主轴线从湖北汉口经安徽巢湖到江苏东台一带。安徽特大洪涝的特点是:春雨足,汛雨早,雨势猛,
雨量大,梅雨期长,雨区集中,因而造成特别严重的灾害。这一年,西北太平洋到我国近邻海域及中、东印度洋的海面温度均为正距平,西北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增强到了近40年来的次大值,从而导致东亚季风、印度季风和澳大利亚越赤道气流均强而稳定,从我国西南、华南经江淮地区到对马海峡一带,从地面至500百帕各层均形成和维持着一支强劲的中、低空西南急流,源源不断地将丰沛的水汽输送到江淮地区。同时和其他特大洪涝年一样,极涡和西风带经向环流偏强,并同时形成了乌拉尔和鄂海阻塞高压,使冷空气得以不断从阿尔泰以东进入我国河套和江淮地区,触发并维持着江淮地区的暴雨带。
1991年,安徽的特大洪涝,从总体上看,超过1931年和1956年的严重程度,但尚不及1954年。1931年安徽主要受上游客水的危害大,1956年汛期的降水时段分布则不太集中,只有1954年的多项雨涝和灾害指标超过1991年。1991年,全省70个县的平均年雨量达到了1652.0毫米,仅次于1954年的1789.8毫米,全省年雨量最大的站点为岳西的2256毫米,亦仅次于1954年绩溪的2971.6毫米。全省从沿淮到沿江有48个县达1级大涝的程度,还有19个县达2级偏涝,平均为1.37级涝。从特大洪涝出现的汛期(5~9月)降雨量来看,1991年汛期,全省70个县站的平均降雨量达1118.3毫米,也仅次于1954年。汛期最大雨量站亦为江淮间的岳西站,达1661毫米,全省从沿淮到沿江一带汛期降水量也有42个县达到了一级大涝的程度,另外,淮北和江南还有20个县达2级偏涝,平均为1.53级涝。再从安徽各地汛期最大降雨量来看,1991年,沿淮到沿江东部一带,2022年入梅出梅时间表
有16个站创历史记录,超过了1954年同期。从水情分析,1991年,沿淮湖泊及一些支流、巢湖周围和滁河流域的最高水位超过了1954年,创历史最高。
1991年,全省各月降雨量除10、11月外,大部分都偏多。汛期前的1~4月份,除北部地区明显偏少外,全省各地月雨量几乎均连续偏多,平均达448毫米,比1954年同期还多88.5毫米,春雨连绵,致使江、河、湖、库底水充足。进入汛期后,由于5月18日便入梅,梅雨期比常年偏早了29天,为1949年以来之最早,同时又延迟至7月13日才出梅,梅雨期长达56天,仅略短于1954年的57天,因此增强了整个汛期的洪涝灾害。主汛期间,强降水天气过程相对集中出现在5月18~26日、6月2~16日和6月29日至7月13日三段较短的时间内(期间全省从南到北先后出现了29个暴雨日)。特别是在后两段时间,由于产生“季风流管”效应,使暴雨带得以长期停滞在狭长的江淮地区,因而造成了本地区特大的洪涝灾害。许多地方从1小时到数天的时段降水强度都打破了历史记录,江淮之间的大暴雨日数达10天,覆盖10个县市以上的大暴雨次数达5次,最大一次大暴雨覆盖的县、市数达19个,均超过了1954年同期。主汛期间,全省出现多次24小时雨量超过200毫米的特大暴雨,主要有:5月24~25日亳州的223毫米,6月15~16日池州的210毫米,30日巢湖18个小时降的206毫米,7月2日黄山光明顶的213毫米,6日黄山站的256毫米,同日五河县的213毫米,9日金寨南溪的238毫米,10日庐江的228毫米和岳西黄尾河的296毫米等。整个汛期间,从沿淮到江南有49个县降雨量大于1000毫米,其中,江淮地区南部有4个县超过了1500毫米,江淮之间的29个县平均降雨量达1267毫米,超过了1954年汛期。特
别是从6月29日至7月13日的第3个暴雨集中时段,江淮地区发生一次罕见的、自有近代气象记录以来时段最长、强度最大、灾情最重的连续性暴雨到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在14个连续暴雨日中,出现了7天大暴雨,3天特大暴雨,共出现了176个站次暴雨日,53个站次大暴雨日,和5个站次的特大暴雨日,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