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希区柯克式悬疑及对中国惊险电影悬疑发展的影响
浅谈希区柯克式悬疑及对中国惊险电影悬疑发展的影响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作为享誉世界的优秀的类型片的导演,他的电影拍摄技巧和制造悬疑的能力,成为后世导演竞相模仿和重复的对象。他善于且成功地捕捉到了观众们的心理,并且将多学科交融用于自己的电影创作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我们学习希区柯克式悬疑,以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为参照系,以希区柯克惊险电影的创作方法为经验,出一些对中国惊险电影发展的前进道路有价值的帮助。当然,我们在借鉴希区柯克经验的基础上,也要开创出既与世界接轨又彰显本民族文化,有中国风格和特的电影作品,这样才能不断的开拓创新使电影事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希区柯克式悬疑释义
希区柯克在解释他的悬疑观时,曾说道:“在悬疑的一般状态下,必须要让观众清楚知道银幕上表现的东西。除此以外,别无悬疑。”根据他的理论,所谓的悬疑必须是假设以观众为主线,透过提供观众剧中角陷入危机的情节来发展,但是观众却无法得知这些角与危险是谁而造成、或是会再造成什么样的危险的这种紧张气氛。但是为了达到能令人印象深刻和感情印象,又必须让身处其中的无辜者不会受到伤害,于是男女角之间的互动,都呈现在观
众面前,唯剧中的男女主角彼此都毫不知情,这种声东击西的游戏手法,却是让后人回味无穷的戏剧张力,他的多部片子都成了经典的代表。在影片《电话谋杀案》中,男主人公汤姆将杀死妻子的计划告诉了杀手,这时观众清清楚楚的知道了女主人公所处危险处境,这时观众就产生了焦虑和期待的心理——悬疑产生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希区柯克的悬疑观里阐释了悬疑和惊奇的区别。在现代的导演中普遍将悬疑与惊奇混为一谈。这一看法同时也误导了观众。以为惊奇就可以制造出悬疑的效果,其实两者本就是两个范畴。
悬疑的制造是多个信号铺垫的结果,例如在悬疑发生之前,总是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和悬疑制造有关的事件信号。在影片《三十九级台阶》中,一个个出场人物的死去,给故事的发展留下了一系列的悬疑,主人公成为解开悬疑的关键人物。而在希区柯克看来惊奇不需要过多的铺垫,他只是人一霎那间的反应,根本算不上什么悬疑。这个区别在希区柯克一个著名的例子中被印证,他几乎每一次被采访时都在重复他的这个例子,可以说这个例子是希区柯克对悬疑最好的解释。有两个人走进一间屋子,他们坐在桌旁,进行谈话。在谈话的同时,桌子下面有一颗定时,片中的人物并不知道的存在。而此时观众已经知晓有一颗即将爆炸,这时,希区柯克正是运用了观众期待心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什么时候爆炸?”“那两个人会及时离开房间吗?”每当两个人中一个人说完一句话,
观众就会希望谈话结束,赶快离开房间。这样悬疑就产生了,这时表现的就是观众心理的一种胶着状态。
相反的如果此时的场景变成观众和剧中人都不知道桌子下面有个,而此时,突然爆炸,那么这时观众的情绪就转化为惊奇了,而不是悬疑。这就是惊奇和悬疑的差别。悬疑大师希区柯克最擅长的就是让观众知道主人公未知而观众知晓的事情,以及接下来要发生的一件件麻烦的事情,这些麻烦的事情足以使主人公置于危险之中,在观众的焦虑和彷徨的等待中,当事人经历着一次次的危险,而观众明知危险的发生却无法施以援手。一直期待着他能摆脱困境,从危险中逃脱出来。这一段的叙述是希区柯克惯用的制造悬疑的方式。这段悬疑的制造看起来稀松平常,但是在惊险片这个舞台上,他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这种表现方法早在中世纪的戏剧就已经出现了。许多的电影导演都是借鉴了一些戏剧情节对电影进行了悬疑的设置。在著名的作家莎士比亚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曾经用过这样的悬疑制造方式。在此剧中,朱丽叶被自己的父母嫁给了指定的结婚对象,而罗密欧家由于和朱丽叶家有世仇,他们的爱情从开始就被冠以悲剧的彩。而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死亡,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悬疑设置在戏剧创作中成功的运用。朱丽叶服了假死药,观众已经知晓了这一点,而男主人公罗密欧却并不知情,在这种情况下,莎
翁制造了一场爱情悲剧,他让男主人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毒殉情,此时观众的焦虑心理被提升到了顶峰。当女主人公醒过来后,她看见自己的爱人已经为她殉情而死,她也做出了同样的举动。此时,受众在这种悬疑的设置下终于使自己的心理得到了解脱,虽然很悲伤,但悬疑的设置疑是成功的。这种让观众预先知道,而主人公不知情的悬疑,长久以来一直被许多的影视作品所应用,而且长久不衰,一直用到今天。悬疑的设置,无外乎就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手法,而这种技巧和手法是需要有很成熟的电影技巧和电影表现手法的导演才能完成的。一个导演的成功是多种因素集合的结果,为了弄清楚希区柯克电影成功的关键点,我们首先谈一下希区柯克的惊险电影。
二、对中国惊险电影的悬疑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我们研究希区柯克不只是因为希区柯克的悬疑对西方电影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力求要从其电影中发掘一些中国同类型电影缺少的要素。我们知道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但是由于中国电影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和西方电影的文化背景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从其诞生起就和西方电影的表现主题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中国由于受到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的影响,从诞生时起就已经深深扎根于现实主义的土壤之中。
所以类似于西方电影商业化中的各种类型片,一度在中国的电影发展中并没有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倾向。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存在像惊险电影或恐怖电影一类的影片,但是其发展与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的发展相比较来说而相对落后。
过去的国产惊险片一般有两种常见模式:一是很据中国当时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划分的地下斗争或侦察故事。二是指公安战线上的侦查员的故事。这些类型的惊险片在创作上主人公身陷险境,而悬疑制造的关键点总是涉及某些关乎机密之类的事情。像希区柯克这样的惊险电影制作大家在其创作惊险电影的过程中,从不墨守成规而是不断的勇于创新。但是在中国的惊险电影由于受到时代环境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其惊险电影的题材还仍然停留在一些政治题材类型的叙事情节上。这样中国的惊险电影的发展某种程度上走进了瓶颈。惊险电影要取得成功,不是说政治题材拍出来的电影就一定缺乏新意,关键是要准政治题材和惊险电影审美之间的平衡关系。例如:一部政治题材的惊险电影如果情节总围绕在一个具有正面的英雄形象的主人公是如何深入险境,最终克服万难完成任务的,这样的故事情节就给人以十分老套的感觉,缺乏创意。但是如果该类影片能从新的角度刻画出主人公立体的一面,并辅以曲折的情节设计,从情感上将观众拖入导演事先安排好的情绪氛围,那么该片可以说真正的从艺术审美到惊险模式塑造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曾几何时,我国的惊险片往往呈现给人题材扎堆,情节设计类型相似甚至雷同的印象。在惊险片的题材、立意、表现角度、悬疑创新上有所突破。成为一种期待和必然趋势。
纵观近来我国的惊险片,与世界高水平惊险电影相比较,其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我们以为,其原因无外乎是对惊险片导演的技巧掌握不够纯熟,对惊险片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还不够透彻,借鉴世界惊险电影的同时,中国文化特显现不突出等等。但我们欣喜地看到:章家瑞导演的电影《远雷》可以说是一部向希区柯克致敬的影片。在影片中导演借鉴了电影《精神病患者》的影像风格和手法,极力地追求影片的惊险、悬疑效果,模仿希区柯克从人性、道德和伦理的角度对人性进行批判,影片的思想深度可以说有了一定的提高,加之以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土壤为辅的传统,该片可以说是希区柯克电影模式借鉴较为成功的范例。而由张秉坚执导的电影《窒息》是一部将恐怖、惊险、悬疑融为一体的影片。在影片中导演利用了心理分析学的理论来对影片进行悬疑设置,此片利用了希区柯克的电影中的精神疾病的悬疑制造手段贯穿全片。该片可以说是中国惊险电影的一种新的尝试,可以这样说,中国惊险电影的发展还没有完全脱离模仿阶段,远没有达到自主创新的程度,因此中国惊险电影还需要在原有前人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发挥中国本土惊险电影的特,实现中西合璧,开拓出具有中国惊险电影的特点的创新之路。
作为电影悬疑大师的希区柯克,因其对电影叙事技巧的精妙安排和坚持不懈地对悬疑电影的创新,对世界也必然可以对中国同类导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希望中国的惊险电影在世界电影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时代能够开拓视野,与时俱进,展示中国电影文化独特魅力,拍出更多世界级精品来告慰电影大师希区柯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